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王慧 《职业圈》2007,(6S):125-125,98
不同的办学思想、办学定位、办学实力、办学特色和办学规模,决定了不同的外语学院具有不同的内涵。文章从以上角度出发,对“外语学院”的译文进行了精心收集、整理和分析,提高对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分析以往经典电影和近年来极受欢迎的英文片名的翻译案例,对比归化理论和异化理论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具体应用,提出了在电影片名翻译中应该遵循的四个原则,并试图找到一种符合中国人心理、文化接受能力和语言习得的翻译策略,从而探讨翻译理论和技巧在大众传播领域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郁文 《职业圈》2008,(6):111-113
文章通过分析以往经典电影和近年来极受欢迎的英文片名的翻译案例,对比归化理论和异化理论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具体应用,提出了在电影片名翻译中应该遵循的四个原则,并试图找到一种符合中国人心理、文化接受能力和语言习得的翻译策略,从而探讨翻译理论和技巧在大众传播领域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翻译是人类文化交流最悠久的活动之一,它从一开始就教行了非常重要的社会功能,徒人们的语际交往成为可能,译者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文章探讨了译者在文学翻译中的地位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慧 《职业圈》2007,(11):125-125
不同的办学思想、办学定位、办学实力、办学特色和办学规模,决定了不同的外语学院具有不同的内涵.文章从以上角度出发,对"外语学院"的译文进行了精心收集、整理和分析,提高对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李华 《文化学刊》2015,(1):227-229
本文从翻译意念、翻译理论、翻译成就和评价方面浅评鲁迅的翻译思想。鲁迅独特的翻译思想具有时代性和目的性,对引进西方文化和当时的语言改革实践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敌视我们,对我们进行经济和新闻化封锁,所以及时地将中国的声音传达到全世界成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外交件一般由外交部负责翻译,而政治和理论书籍的翻译和出版,则由国际新闻局的编撰处(外出版社的前身)负责。《共同纲领》、毛泽东的一些章和刘少奇的《论党》的英本都是新中国最早的译作。20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贵州省内的公示语日译案例逐渐增多,但其中仍存在着不少翻译错误。该文全面搜集了贵州省西江千户苗寨景区内的公示语汉日双语文本,依据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将其分为信息型、表情型、感染型3类,并总结分析各类文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各类公示语的日译策略。研究发现,信息型公示语为了直观传达主要信息,宜采用直译;表情型公示语重在传达意境,因富于修辞效果的汉语词句往往难以找到日语同义表达,故多用意译;感染型公示语要起到提醒、警示作用,应尽量转换为符合日语表达习惯及日本受众熟悉易懂的表述方式。该文期望为今后公示语的日译实践提供参考,提升公示语的信息传递效果。  相似文献   

9.
一切优秀的、得以传世的外国学作品都是那个民族的精神财富的一部分,我们把它翻译过来就能使我们的读也享有了这种财富。不记得哪位学说过“优秀的学是全人类的”,当然因为有语言障碍,就需要把它翻译过来。因此可以说学翻译是一项既重要又光荣的事业。几十年来,我国一代代的翻译家、翻译工作,都是沿着严复、林纾、鲁迅、瞿秋白等先驱开创的路,以自己的才智和创造性的劳动在学翻译这片园地上辛劳地耕耘着。  相似文献   

10.
翻译测试作为衡量教学翻译质量的手段,同时也是选拔翻译人才的重要工具.由于翻译测试的主观性很大,难以评估,翻译测试的研究少人问津.文章从翻译测试的结构效度入手,浅论翻译测试所应测试的翻译能力,以及通过命题形式和内容实现其结构效度.  相似文献   

11.
苗秀艳 《职业圈》2007,(5S):95-96
从翻译美学的角度讲,一个合格的译者若要具备必需的审美条件,就应该接受一定的审美教育。另一方面,汉、英民族不同的审美习惯反映在语言上表现为各自独特的表达方式,审美教育则有助于译者了解两种语言的审美习惯,在翻译过程中加强审美意识,从而译出优秀的作品,因此审美教育在大学翻译教学中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陈映苹  杨尚英 《职业圈》2007,(19):58-59
文章从英语习语的归化与异化翻译的角度分析了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产生的不同译文效果及翻译功能.  相似文献   

13.
江晓雯 《职业圈》2010,(8):254-255
翻译测试作为衡量教学翻译质量的手段.同时也是选拔翻译人才的重要工具。由于翻译测试的主观性很大。难以评估,翻译测试的研究少人问津。文章从翻译测试的结构效度入手。浅论翻译测试所应测试的翻译能力,以及通过命题形式和内容实现其结构效度。  相似文献   

14.
杨春泉 《职业圈》2007,(4S):96-98
语言风格的翻译是文学作品翻译的核心问题,并且是文学作品翻译成败的关键。文章从语言风格及其可译性谈起,并通过文学翻译的实例分析和探讨了语言风格的翻译对策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新闻翻译中,众多译者均遵循关联理论翻译观进行翻译工作。而网络新闻翻译与传统新闻翻译相比存在一定特殊性,要想证实关联理论是否也同样适用于网络新闻的翻译过程,就必须进行实际调查研究。基于此点,本文在概述关联理论翻译观的基础上,以20位网络新闻翻译者为访问调查对象,对关联理论在网络新闻翻译过程中的适用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的普及,汉语网络新词语随之不断出现,这也展现了新时代的魅力和色彩。网络新词语是指大多数伴随着网络现象而产生并跟随着网络迅速传播的一种新词语。网络新词语具有时效性、简洁性、新潮性、传播性等特点,网络新词语的维吾尔语翻译,不仅扩大了维吾尔语的词汇系统,使维吾尔语词汇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同时也丰富了维吾尔族人民的文化生活。该文主要分析了网络新词语的维吾尔语翻译方法,运用实例提出了网络新词语维吾尔语翻译的4种方法,并详细论述了翻译时使用的方法与技巧,以及网络新词语翻译时所遵循的原则,以提高新词语翻译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回顾往事,我在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点体会是:作为一个外事翻译工作,应该以国家的需要作为自己奋斗和拼搏的动力。国家需要什么,就去学什么、干什么,哪怕需要付出艰巨的劳动和克服种种困难,乃至做出牺牲,也在所不惜。通过出色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努力为维护国家的尊严和人民的利益做出贡献,这是最大的光荣和激励自己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8.
翻译标准是评价译作良莠的准绳,对翻译理论和实践有着积极指导的作用.要成为合格的译者,就必须熟悉翻译的标准.文章对中西方翻译标准的理论进行了综述并阐述了译者应具备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外宣工作中的翻译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基本上都是中译外,也就是把大量有关中国的各种信息由中翻译成外,通过图书、期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以及国际会议,对外发表和传播。这一特点决定了除去所有翻译工作都需要遵循的“信、达、雅”标准之外,外宣翻译更需要翻译工作熟知并运用“外宣三贴近”(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国内红色景点旅游热潮的兴起,吸引了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广西桂北地区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这使得外宣文本翻译成为一种重要的宣传手段。但由于中西文化发展背景不同及英汉语言差异的双重原因,桂北地区红色旅游文本翻译现存许多问题。该文以桂北地区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的红旅外宣翻译文本为例,首先对桂北地区红色旅游对外宣传翻译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其次分析桂北地区红色旅游文化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从规范性和精确度两个角度展开探究,以此提出相关对策及探索性解决方案,推进和提升桂北地区红色旅游对外宣传的效果,促进桂林红色旅游业的发展和红色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