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学生管理的新范式:整体网分析——基于一个案例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提出问题社会网络分析的分支——整体网分析,作为一种研究人际关系及其网络结构的最新范式,一出现遂成为当今显学,蔚为一时之盛,成为各学科研究的新领域。而我国在整体网的研究领域还很薄弱,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刘军的《法村社会支持网络—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2.
社会网络分析在许多研究领域开始用于网络社区中人际交流的研究,但目前的研究大多是基于手工数据收集和分析,只能进行静态网络结构的分析。JUNG提供了一种公共和可扩展的框架来实现数据的建模,分析和可视化展示并能够被绘制成图形或网络,可以用于社会网络分析、Web流量分析、图论的理论推导以及关系类型数据的数据挖掘等等。文章介绍了JUNG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利用JUNG在网络社区中实现自动化的社会网络分析和可视化。  相似文献   

3.
教师作为内嵌于学校社会网络中的个体,其行为受到社会关系、网络结构位置以及网络结构特性的影响与塑造。以北京市5所小学全体教师为对象,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学校教师的工作网络、咨询网络与情感网络进行分析发现:1)教师的工作与咨询关系更为密切,情感关系相对淡薄;2)校长处于三种社会网络的顶端,具有很高的正式与非正式权力,但是大部分校长较少对外寻求咨询与情感支持;3)中层领导在三种社会网络中处于"桥"的结构位置,具有重要的中介作用;4)校长与中层领导之间工作关系最为密切,其次是咨询关系,最后为情感关系,并且咨询与情感关系具有明显的等级性;5)三种社会网络中均存在着具有很高威望的普通教师,他们多数是有着丰富教学或班级管理经验的成熟教师;6)学校内部存在着规模、数量不等的非正式小群体,校长并非其内部成员,中层领导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对此,学校应该积极培养教师之间情感关系,促进教师进行良好的情感互动;加强校长权力监督机制建设,确保校长合理利用正式与非正式权力;重视核心教师的社会威望,发挥中层领导的桥梁作用;合理引导非正式小群体,避免资源垄断或权力冲突。  相似文献   

4.
企业文化是西方学术界和企业界对原有管理理论总结创新而形成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认知性社会资本,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企业的社会资本状况、社会网络关系型态、社会网络的内在结构、社会网络的结构洞因素等影响着企业文化的建设,社会网络分析是研究企业文化的一种新的范式与视角,通过发挥企业的社会资本优势、构建优势企业网络结构关系型态,重视凝聚子群分析和运用结构洞理论优化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5.
学生管理的新范式:整体网分析——基于一个案例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体网分析可以描述网络成员的整体性关系及他们的社会结构,是研究学生人际关系并据此对其进行关系管理的最新范式。本文从整体网的视角分析了某学校一个由62名学生组成的班级人际关系网络结构及在人际脉络节制下的个体特质与行为,以及男女生友伴网络及其日常行为模式的歧异性和友伴群体的重叠性等等,进而提出了对其进行管理的关系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看青少年的人际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社会网络分析的观点,全新阐释将青少年人际关系研究置入社会网络背景之下的深刻内涵。介绍了社会网络的研究背景,以及社会网络研究的相关概念;在研究方法上对比了常用的人际关系测量方法与最新发展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精要介绍了目前的青少年社会网络研究概况;运用新的研究方法初步探索了青少年的人际关系整体面貌,并探讨了今后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文献题录统计工具以及社会网络分析和文献分析方法,从宏观层面上分析可知,大学生人际关系网络研究领域有待拓展,可加强人际关系敏感、团体辅导和自我和谐等方面的研究;从微观层面上分析可知,在关于主流思想的相关研究中,应以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等为切入点,开展有关大学生人际关系网络的跨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8.
学校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所学校,只有和谐才能发展、不断创新,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那么,应当如何构建和谐校园呢?一、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一所学校,人际关系主要由领导和教师、教师和学生、教师与教师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构成。构建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校长是关键。校长要有高尚的情操,光明磊落,以德服人,要相信学校里的每一个人,在信任的基础上考虑学校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其实就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关系,所以校长要善于经营心灵,要用光明前景激发人心,用真情关怀温暖人心,用坦诚相待交换人心,用人格魅力臣服人心。…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认为,由于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共同活动,因而,彼此间必然产生并建立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其中,人际关系就是生产关系、政治关系等的反映。人际关系表现为人们相互认识、沟通、联系、理解等的一种动态过程。学校是人际关系突出明显的地方。因此,校长只有掌握协调人际关系的方法,才能使校长与教师处于和谐的人际关系中,从而利于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一般说来,校长和教师的人际关系多在校长自身用人、纳谏、奖惩、利益分配及生活等方面。那么,如何协调与教师的人际关系呢?1-校长要不断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提高政策水平,努…  相似文献   

10.
针对社会学方法论领域长期存在的整体主义方法论和个体主义方法论的对立,布尔迪厄提出了一种综合的社会学方法论.布尔迪认为社会学应以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利用"(场域)而把握"两头"(社会和个人).这种引入关系主义的研究方法,克服了由实在(社会和个人)取向的研究方法而导致的社会学中的一系列二元对立.布尔迪厄这一社会学方法论如今已成为人文社会领域内最具有影响力的方法论范式之一.  相似文献   

11.
This article reviews studies which apply a social network perspective to examine transfer of training. The theory behind social networks focuses on the interpersonal mechanisms and social structures that exist among interacting units such as people within an organization. A premise of this perspective is that individual’s behaviors and outcomes a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how that individual is tied into the larger web of social connections. With regard to transfer of training, the investigation of social networks as a perspective can build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how social support aids in transfer of training.Three groups of studies using a social network perspective are identified. A first group questions the role of the social network within the organisation for transfer of training. A second group of studies includes the network outside the organisation, hereby stretching the traditional idea of social support. A third group of studies sees the social network as an important outcome of itself. Through these studies, the potential value of the social network perspective for transfer of training research is identified and implications can be indicated.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provides background on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n innovative research paradigm that focuses on the importance of social networks. The article begins by giving background o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nd different methods used by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researchers. The article then examines how these methods can be used in the field of technical communication by focusing on how technical communicators form social networks and connect diverse audiences.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深度学习在教育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它被划分为三大维度:认知领域、人际领域和自我领域。已有的基于问卷、测试题和访谈等方式进行的学习效果分析,难以满足人们对于深度学习中的动态、过程和综合的分析需求。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社会认知网络特征(SENS)结合了社会网络分析(SNA)和认知网络分析(ENA)两种分析方法,能够很好地对深度学习的三个领域进行分析。通过对原有的SENS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了适合深度学习SENS方法的一般步骤,并对每个步骤进行详细的介绍;通过以两个典型案例展示如何利用SENS来促进深度学习,并将深度学习和在线协作数据分析相结合;提出了应用SENS的一些经验与建议,以期为今后研究深度学习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网络作为当代社会一种新型的沟通方式,它对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巨大,由于它的隐蔽性、包容性、便捷性等特征,不仅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搭建了一个全新的平台,显示了它的优越性,但同时,也由于网络的虚拟性、时空跨越性等特征,也对大学生的交往能力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本文在分析网络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正反影响的基础上,积极探讨在网络时代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及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5.
Educational networks constitute a new way of governance, which aims at collaborating on current challenges in the educational system. Such networks are based on the social relationships of their members, whereby trust is of particular relevance. In this article, we focus on this interpersonal trust within an educational network and take a first step towards an empirically grounded theory on dimensions of trust in a multi-organizational coalition. To that end, we analyze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a total of 21 actors of an exemplary educational network. The interviews were mainly focused on the interviewees’ network relationships. These relationships were analyzed by means of Grounded Theory using the data analysis software MAXQDA. Our analyses resulted in a theory of five dimensions of trust: (1) individual attitude, (2) time, (3) organizational and issue-specific proximity, (4) power, and (5) multiplexity. These dimensions represent an approximation of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rustful relations in educational networks and have to be verified in further – particularly representative – studies for their validity.  相似文献   

16.
社交网站是帮助用户建立社交关系的一种新型社交媒体,由于具有社交真实化、关系价值化、活动圈子化、传播病毒化、空间个性化等媒体特性,它目前成为了互联网上一个重要的知识扩散互联网。本文在对知识扩散概念理解,以及对知识扩散机制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基于社交网络和复杂网络的相关理论对社交网站中知识扩散的机制进行了分析,并从网络结构、人际关系、个体认知三个维度归纳和论证了影响社交网站中知识扩散的七个因素,分别是网络连结、网络形态、信任、合作、互惠、专业能力、价值观念,这对于基于社交网站媒介的知识传播和知识创新应用具有很好的指导,也为通过进一步量化研究社交网站的知识扩散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笔者系统梳理了乡村旅游、社会网络、组织公民行为和组织有效性的基本理论和研究进展,以社会网络这一关键而独特的分析视角和研究范式为切入点进行新的理论综合和统计测量。选取杭州市郊的龙坞茶村和山沟沟村作为研究对象,遵循"结构——行为——绩效"的分析逻辑,利用社会网络分析(SNA)方法和SPSS统计分析方法,剖析对比了两个案例地的社会网络状况,探讨社会网络对组织有效性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的网络结构特征将对乡村旅游地行动者的组织公民行为和乡村旅游组织的组织有效性产生显著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的普及,引起了整个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化。网络环境下的人际关系将对现实的人际关系赋予新的内涵。本文旨在分析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人际关系特点以及对现实人际关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弱嵌入性”命题强调人际网络对现代经济生活的意义,是新经济社会学的基石,也是一般社会学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但这个命题衍生的相关理论倾向于只从人际网络的角度理解经济生活,忽视了分工本身就是网络,而且既有献对这个命题的证明是不充分的。章借用现代分工理论关于分工网络的思想对“弱嵌入性”命题作了合理的转换。初步实现了对“业余性资源”的概念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分工网络与人际网络相互“嵌入”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