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先秦以來儒道兩家的心論傳統中,心即有經驗層的意識心與超越層的先天之心的區别,後者"精、氣、神、明"之特性與超越性智慧,是朱子心論的前理解背景。朱子之心具有經驗心與本然心兩個層面,學界多將朱子之心視爲形下之"氣"及知覺運用,此是就經驗心而言,也是朱子學之工夫實踐的著力點。然朱子心論的重點實爲氣之"靈",從形質構成、認知功能以及心識的生成結構來看,心都具有形而上下之間的特性,處於未受氣禀私欲遮蔽的經驗心之先,朱子稱爲"本然之體""心之全體"等。本然心具有超越性,是經驗心的真正根源,也是中和新説、心統性情等思想建構的理論基礎。  相似文献   

2.
龚自珍不仅是独步一时的大诗人,也是震烁古今的大思想家。他在《壬癸之际胎观第一》中说:"众人之宰,非道非极,自名曰我。"在《壬癸之际胎观第九》中又说:"群言之名‘我’也无算数,非圣人所名;圣何名?名之以不名。群言之名‘物’也无算数,非圣人所名;圣何名?名之曰‘我’。"将"我"视为万物之源,将"我"推到与  相似文献   

3.
牟宗三打破传统旧说,将宋明儒分为五峰蕺山、象山阳明、伊川朱子三系,所依据的标准是两个,即形著说和自律说。形著说强调以道体性体充实心体的客观性,自律说突出以心体加强道德理性的活动性。这两个标准包含着深刻的理论意义,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正吴与弼(1391-1469),字子傅,号康斋,江西抚州崇仁人,一生致学,是明初一位有着广泛影响力的理学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独特的学习方法和"崇仁学派",是明初南北两大儒之一的"南儒"。正如侯外庐先生评述道:"与薛瑄同时的吴与弼也是明代前期的朱学人物,所不同者,薛瑄偏向于下学,主道德实践;吴与弼侧重于‘寻向上功夫’或‘圣人之心精’。"(侯外庐等主编:《宋明理学史》,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30页)吴与弼自幼聪慧,  相似文献   

5.
钱穆先生在其生命的最后时刻,口述了《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一文,对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观念做了全新的阐释和高度的概括,谓"‘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惟到最近始澈悟此一观念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①此言一出,激起一片思想涟漪,反响热烈,应和者众。季羡林说:"一个像钱宾四先生这样的国学大师,在漫长的生命中,对这个命题最后达到的认识,实在是值得我们非常重视的。""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中有不少好东西,等待我们去研究,去探讨,去发扬光大,‘天人合一’就属於这个范畴。"②李慎之、蔡尚思、周汝昌等著名学者也纷纷做出回应,杜维明更是将这篇文章称作"证道书",与宋儒张载的《西铭》相媲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大陆学界相对沉寂,各种思想观念还处在一片  相似文献   

6.
正《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至今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论语》中有许多关于言与行的记载,涉及内容广泛,大至兴国安邦,小到个人交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儒家的语言观,从中也可窥探儒家在社会政治、伦理道德和为人处世等方面的思想。它所反映的言行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敏于行而讷于言。"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个观点是《论语》中最常见的关于言行关系的描述。《宪问》有:"子曰:‘邦有道,危言危  相似文献   

7.
孔子的思想以"仁"为核心,由此又阐发出许多道德观念,"信"就是其中之一。《论语·阳货》记:"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信"是与"恭"、"宽"、"敏"、"惠"相并列的仁德的表现,是孔子所强调的君子从修身到平治国家天下必须具备的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两个层次对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进行重新诠释,本体-工夫的层次包含知行本体、心上功夫与事上磨练三个方面内容,知行关系的层次包括真知笃行、知行并进与知易行难三个观点。在现代学术视野下,可阐发知行合一说在伦理道德、心理活动以及一般知识等不同领域的多维意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阳明知行合一说对道德自觉的高扬,对道德躬行的强调,对道德修养的坚持以及对崇高道德境界的追求来看,其堪称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之一。  相似文献   

9.
阳明学东传朝鲜半岛后,"亲民""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等学说,在朝鲜朝统一的特定历史时期中,遭到广泛攻击和辩斥。受廷臣排斥阳明学的影响,以燕行使臣为代表的朝鲜朝学者,多次就阳明学与中国学者展开辩论。他们虽不认同阳明学,却肯定了王阳明于心学以外的其他学术成就,呈现出一种纠缠、交错的思想状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阳明学在朝鲜半岛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正"明德慎罚"最早是由周公为代表的西周统治者提出的政治思想。学术界对《周易》古经"明德慎罚"观多有谈及,但是对于《易传》的"明德慎罚"观则研究较少,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一、《易传》"明德"与"慎罚"的关系"明德慎罚"直接被提出是在《尚书·康诰》中:"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一般说来,"所谓‘明德’,就是尚德,即对民众提倡德教,要求其要加强自我克制,实行德治;所谓‘慎罚’,就是对刑罚的  相似文献   

11.
《寻根》2017,(2)
正"花客"一词,古往今来,有多种诠释。有指赏花之人;有指代花行的经纪人;亦有如宋时姚宽《西溪丛语》中,将牡丹、梅花等三十种花分为"贵客""清客"等"三十客",以花喻友者。本文所谈之"花客",与以上皆有所不同,指的是那些在民国初年,活动于广大西北边塞地区,为偷种罂粟,而来往出入关口的种烟人。三季"花客"民国初期,内地花客入疆种烟,大体可依据罂粟播种的时令不同,而分为"春花""秋花"及"冬花"三个  相似文献   

12.
戴震伦理学的知性特征及其近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清代思想家,戴震在认识论上一方面接受了程朱理学中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另一方面又批评了朱子学中的冥心以求理的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路线.在伦理学领域,戴震批评了宋明儒者的理欲对立说,突出了人的道德基础物质性需求的合理性,同时又反对过份张扬人的物质欲望,提出了"欲而不私"的思想;他还对朱子哲学中自然与必然两个概念进行改造,将其变成一个重要的哲学观点--尽其自然而归于必然,使人的自然属性从属于社会法则的约束,同时,约束人的物质欲望的法则又体现出重视人的个性与人性发展的充分性,包含了对人性自由的肯定.  相似文献   

13.
对公盨铭“乃自作配鄉民”的考释,当联系西周“天配观”。西周“天配观”由“天立配”与“天所立者必‘配天’、‘配天命’”这互相密切联系的两方面内容构成。在对“自作配”的考释中,混淆了西周“天配观”密切相关而截然有别的两方面内容,是导致考释多歧义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一 《鹤林玉露》卷一六载:“胡澹庵上章荐诗人十人,朱文公与焉。文公不乐,誓不复作诗。迄不能不作也。尝同张宣公游南岳,唱酬至百馀篇,忽瞿然曰:‘吾二人得无荒于诗乎?’”这段佚事生动地写出了一位热爱文学的理学家对诗歌创作欲爱不能,欲罢不忍的矛盾心态。从纯粹的理学家立场来看,吟诗作文是有害于道德追求的。《二程遗书》记载程颐的言论:“问作文书道否?曰:害也。凡为文不专意则不工,若专意则志局于此,又安能与天地同其大也。《书》云‘玩物丧志。’为文亦玩物也。……古之学者惟务养情性,其它则不学。今为文者专务章句…  相似文献   

15.
正王阳明(1472—1529)依靠"心外无理"论述了"心之本体"的基本命题,并且在《传习录》中明确了心物关系。"心"在本体上的存在意义被揭示,其与物的辩证关系也就逐渐显现出来。理解王阳明的"心物之辨",是理解其将存在本体与现象世界联系起来的基本出发点。王阳明哲学对于心体的重建,使得"心即理"成为"心学"的基本命题。同时他论述了"心外无理",在对心和理的阐发之中,往往涉及到心物关系。在心之本体的强调下,事与物都成为"本心"  相似文献   

16.
朱熹生活时代的时文指的是为应试而写的文章。虽然朱熹年少时写过时文,并且以时文中举,但他对于时文的态度却是较为复杂的。朱熹经常批评时文,但他并没有以所有的时文为批评对象,也没有完全否定时文。朱熹的时文批评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批评语言文字上"太细腻,流于委靡""文字多是轻浮"的时文,而肯定豪壮有气魄的时文;批评思想内容"侮圣人之言"的时文和只在题目上合说廉、义,而不关自家身己些子事的人,而肯定说得"天地之性人为贵"义理的时文;批评时文坏了社会风气、士子精神。另外,朱熹也提出了"深资广取""隐括以至理""得义在内"的改良措施。值得一提的是,朱熹在论时文时,也对与之相关的科举制度提出了批评和改良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传统社会以农耕为主,因此对于时令气候格外重视。《逸周书·时训解》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节气,全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每候与一物候现象相对应,称为"候应"。这些"候应"大致又分为两类,一类为生物之属,如与禽鸟虫鱼相关者有"鸿雁来""寒蝉鸣"等,与草木花果相关者有"桃始华""萍始生"等;另一类为非生物之属,如"水始冰""雷乃发声"等,其中也不乏观察有误、凭空想象、牵强附会甚至荒诞不经者,如"腐草为萤""雀入大水为蛤"等。  相似文献   

18.
意大利学者艾柯明确提出应该为诠释设定某种界限的主张,即根据某种标准将某些诠释确定为“过度诠释“,但对“某种标准“却未作系统全面的探讨,对其间隐含的语言观也未予明确揭示。本文提出“过度诠释“的三个标准:一、是否以本文意图为诠释旨向;二、是否符合本文意义的整体运行机制;三、是否具有境遇关联性。该主张具有独特的语言观,即语言具有模糊性、终极意义的不可触摸性及社会历史性。  相似文献   

19.
“玉”字考     
正《说文解字》:"玉,象三玉之连,‘|’其贯也。"……许慎对"玉"字的解释是:像三块玉相连。沿袭至今的这个解释若是对三横一竖的篆书"玉"字,从字面形态上解释似乎还说得通;但要解释《说文》中提到的古文"玉"字,即带有对称两点的""字(图1:《金石字典》,中国书店2015年4月第1版),是说不通的。"玉"字构形起源及其衍生字形成的原字链的研究,于汉字文化乃至华夏  相似文献   

20.
《寻根》2016,(1)
正"吆喝"与"喓喝"吆喝,这里专讲食贩的叫卖声。古写作"喓喝",原是指虫叫的声音,春秋时期已见应用。如《诗·南召·草虫》:"草虫。"但""和"吆"在《说文》里都未曾收录。到了宋代,""仍是指虫声。如宋人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三十:"欧阳公云:‘予作《憎蝇赋》,蝇可憎矣,尤不堪蚊子自远喝来咬人也。’"宋代以后在文字上记载食贩的叫卖声较多。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天晓诸人入市":"更有御街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