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
  1.所研究问题概念的界定
  (1)所谓的农村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口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一起的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后,孩子留在了家中或父母早出晚归打临工而无法照顾的儿童。这些留守儿童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孩子有爷爷奶奶或亲照顾的留守儿童。二是父母早出晚归打临工而形成的留守儿童,三是外地学生,寄宿亲戚家的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2.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自己留守在家乡,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年龄在16岁以下的孩子。中国人民大学段成荣、周福林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推算,我国2000年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数量为2290.45万人左右,其中农村留守儿童有1981.24万人左右。留守儿童在一定时期内往往在心理上有不适应感,若得不到及时引导,严重还会导致他们心理畸形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如今的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农村留守儿童增多,父母教育的缺失给孩子的成长教育及社会建设带来了极大影响,也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长期外出务工而交由其他亲人照顾的一些孩子。在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大体上这些孩子都有着共同的特点:缺少父母的关爱、家庭教育不够、孩子的心理有一定的问题、学业成绩差等。语文  相似文献   

4.
留守儿童是近些年出现的一个新名词,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留守在家中由其他亲人照顾的。尚处于九年义务教育适龄阶段的孩子,他们的年龄大多在十六周岁以下。留守儿童的出现。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现象,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农民进城务工现象的最直接产物。正因为他们身份的特殊性,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已普遍受到社会关注,而处于该年龄阶段的孩子理应适时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所以学校自然成为了留守儿童教育的主要场所,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便成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留守儿童是近些年出现的一个新名词,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留守在家中由其他亲人照顾的,尚处于九年义务教育适龄阶段的孩子,他们的年龄大多在十六周岁以下。留守儿童的出现,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现象,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农民进城务工现象的最直接产物。正因为他们身份的特殊性,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已普遍受到社会关注,而处于该年龄阶段的孩子理应适时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所以学校自然成为了留守儿童教育的主要场所,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便成为关注的焦点。那么,留守儿童的现状又如何呢?为此,笔者选择了具有一定代表性…  相似文献   

6.
我校有位留守儿童名叫段德华,通过半学期的观察、家访、交谈等各种方式,笔者发现他身上的问题主要来源于以下几方面。一、不和谐的爱。父亲长期在外打工,家中只有爷爷一人照顾,爷爷看到段德华缺少父母的爱,想多给孩子一点爱,而爷爷过多的是对孩子的溺爱,缺少对孩子的严格管教,什么事都依着孩子,导致段德华不按时完成作业,经常说谎。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许多贫困山区的劳动力大规模地转移入城市。于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大批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将孩子留给家里的老一辈人照顾,孩子长期无法得到父母的陪伴与照顾,成为了留守儿童。农村大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目前被社会特别关注。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护工作,是每个乡村教师、贫困山区支教教师需要面对的问题。本文所讨论的内容是语文教师如何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与专业知识去关爱他们。  相似文献   

8.
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和城镇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地区农牧村年轻的父母大多出外打工,大半是老人和儿童留守在家。许多老人还要劳作,很少有闲暇专心照顾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使这些地区"留守儿童的"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使大批农村孩子成为了留守儿童。部分留守儿童从小任性、散漫,不听家长的话。在学校,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按时完成,课后喜欢追逐打闹等。笔者是怎样教育引导他们的呢?以下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11.
留守儿童一般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寄养在亲戚家或自我照顾而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未成年人。与非留守儿童相比,他们面临着亲情缺失、亲子教育匮乏与监护缺乏的三重困境,  相似文献   

12.
当前,很多农村父母为了改善生活纷纷外出务工,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是其他亲戚照顾看管,于是,留守儿童成了一种特殊的弱势群体。在农村学校,留守儿童所占的比例相当大,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成了备受学校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苏琦雄  覃桂林 《教师》2011,(24):124-124
当前,很多农村父母为了改善生活纷纷外出务工,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是其他亲戚照顾看管,于是,留守儿童成了一种特殊的弱势群体。在农村学校,留守儿童所占的比例相当大,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成了备受学校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苏炳艳 《学子》2013,(7):86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农村,大部分家长外出打工,农村留守儿童十分普遍。他们远离父母,与老人生活在一起。远在外地打工的父母只给留守在家的孩子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不能给孩子更多的照顾、关爱。孩子们由于长  相似文献   

15.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守儿童就是父母长期外出孩子留守在家由祖辈或亲友监护的年龄在16周岁以下的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是不容易发觉和影响深远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进行探析,试图改变留守儿童不容乐观的现状。  相似文献   

16.
《华章》2008,(2)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打工或经商而需要留守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年龄在十六岁以下的孩子,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流动的产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打工族"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不少中小学生的家长走南闯北寻找"钱途",却  相似文献   

17.
<正>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年龄在十六周岁以下的孩子。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一起生活。根据调查分析,现阶段中国有超过6000万留守儿童。随着城市化进度的进一步加快,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如何使留守儿童有一个正常、健康的心理,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留守儿童主要的心理问题1.性格内向,自我封闭  相似文献   

18.
城乡结合部留守儿童的存在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群体,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不得不将孩子留在原籍。由父母一方的祖辈进行照顾,而城乡结合部的留守儿童与农村的一般留守儿童有所区别,他们本身已经有了独有的特征,这就需要根据儿童本身所具有的心理特征而开展心理干预,本文先分析城乡结合部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现状,接着提出相应的干预策略,以此更好地促进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据统计,中国留守儿童人数有2000多万,由于他们远离父  相似文献   

20.
<正>留守儿童分为双方留守和单方留守,双方留守是指父母双方流动到其他地区打工或者干其他活,孩子留在家里,而单方留守是指父母其中一方长期外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通过调查,我发现我们班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数占班上学生总数的30%。通过与他们交谈和对他们的观察,我发现了留守儿童存在以下一些现象:一、留守儿童存在的教育问题(一)父母长期在外导致亲子分离这些学生之所以成为"留守儿童",就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双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