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鉴于史家对北魏秘书省语之不详,甚至有学者对北魏秘书省制度有错误认识,故本文通过对北魏内外秘书机构和北魏秘书省与北魏社会政治两方面的探讨,一方面纠正史家之误,另一方面可帮助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典籍机构在这个特殊社会环境中所处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郭伟玲 《图书馆学刊》2015,(1):122-124,130
两宋秘书省的馆舍位置因政治、文化、灾祸等多种因素曾多次改易。以时间为轴,从政治、机构、灾祸等方面分析了两宋秘书省的位置变动,并对各时期的秘书省的具体状况进行了初步勾勒。  相似文献   

3.
曹魏秘书寺作为当时主要的图书保存机构,在整理、保存图书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同时也是魏晋至隋唐秘书省发展史上的奠基阶段。曹魏秘书寺的职掌主要是图书保管与整理、保存文书档案、记录及整理名臣文章等。  相似文献   

4.
曹魏秘书寺作为当时主要的图书保存机构,在整理、保存图书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同时也是魏晋至隋唐秘书省发展史上的奠基阶段.曹魏秘书寺的职掌主要是图书保管与整理、保存文书档案、记录及整理名臣文章等.  相似文献   

5.
曹之 《图书与情报》2003,(5):25-27,50
秘书省是古代国家藏书的重要机构。本文论证了唐代令狐德棠、魏征、虞世南、颜师古、马怀素、陈希烈、刘太真等人在秘书省的任职情况。  相似文献   

6.
曹刚华 《图书馆杂志》2002,21(2):74-76,33
鉴于史家对北魏秘书省语之不详,甚至有学者对北魏秘书省制度有错误认识,故本文通过对北魏内外秘书机构和北魏秘书省与北魏社会政治两方面的探讨,一方面纠正史家之误,另一方面可帮助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曲籍机构在这个特殊社会环境中所处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郭伟玲 《兰台世界》2020,(4):141-144
唐代秘书省作为中央图籍机构,在前雕版印刷时代承担起部分国家出版职能,主要表现在图书发行、图书复制、出版管理等方面,本文通过梳理秘书省的出版史实,分析唐代国家出版管理观念的主要内容,以唐宋之际出版职能的转移、丰富、提升为落脚点,对比分析唐代秘书省出版职能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南朝秘书省作为国家专职编撰出版机构,其主导地位已经基本确立,但同时它朝着不必过问具体事务而居于国家编撰出版事业的“政务”机构方向发展,具体的编撰出版工作则由其所属的著作郎、著作佐郎等著作官员负责。只要将南朝秘书省、著作官与国家编撰出版的关系厘清,那么南朝时期在图书编纂、出版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南朝国家编撰出版机构的运作方式等情况。也就大致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9.
秘书监和我国古代图书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秘书监,作为一种中央官府藏书管理制度,在我国沿袭了1100余年,与我国古代图书事业的发展密切相关。“秘书监”一词,其含义有时是指官署机构的名称,也有时是指执掌这一机构的长官的名称;这个称谓的含义在各历史朝代并不完全一致,甚至在同一朝代也会有所不同。大体说来,东汉至南北朝时期比较混杂,有时秘书监既是官署之名又是长官之名,有时以秘书监为长官之名而以秘书省为官署之名,还有时称官署为秘书寺,或称长官为秘书令等;在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张富祥点校的《南宋馆阁录·续录》为据,对南宋秘书省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论述,详细阐述了秘书省馆藏档案、机构及职掌、档案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古文四声韵》是夏竦于北宋庆历四年(1044)完成的一本传抄古文字书,在出土文献及古文字研究蓬勃发展的今天,此书的价值日益彰显。然而,学界对此书的真正题名却存有争议,文章通过版本学、目录学以及文献学等知识,考证此书原名为《新集古文四声韵》,《古文四声韵》只是古今学者的一种习惯性简称。同时,文章也对前人未有涉及的定名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张恒  何世龙 《兰台世界》2020,(3):158-160
关于韵目代日法的发明者,目前有两种观点,一是洪钧论,二是盛宣怀论。洪钧论深不足信,一是有关洪钧的重要史料中没有关于韵目代日法的记载,二是韵目代日法问世时洪钧尚未接触电报业。盛宣怀论,目前尚无更直接更有力的证据支撑。据考证,韵目代日法的发明者很有可能是郑观应。  相似文献   

13.
傅斯年图书馆藏《四库馆进呈书籍底簿》(简称《进呈底簿》)是我们研究四库呈送书目的重要文献。由于原书藏在台湾,所以在四库学研究中很少有人用到这个本子,以致很多学者都不知道此本的存在。《进呈底簿》与《各省进呈书目》记载内容存在差异,此书基本保留各省呈送书目比较真实的面貌,虽然存在一些缺陷,但可以纠正《各省进呈书目》中的一些错误,补充其中的不足。这对研究四库呈送书目具有很高的价值。《进呈底簿》是目前所知存世最早的四库呈送书目,希望四库学者能够注意到此书。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党史专家兼藏书家胡绳藏书的来源、特色及归宿,充分展现了他对藏书无比眷恋的深厚感情。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三联生活周刊>"环保"报道为例,分析在媒介语境下中产阶层"环保"媒介话语的状况与特点,及其话语深处的实质内涵.  相似文献   

16.
《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宋高宗绍兴国子监曾有刻本,后又出现多种增补本。元明以后,有两种增补本以传抄的方式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17.
李日 《新闻界》2008,(4):191-192
金仲华主编的《永生》,继承和发扬了韬奋先生的办刊风格,引领进步舆论界,突出抗日救亡的时代主题,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王照年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21):134-133
介绍三馆迁入崇文院后,随着崇文院从一个依托馆阁藏书为主的文化服务部门发展成为职能更为丰富的文化管理机构,北宋以馆阁为核心的国家藏书制度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并出现宋人称道的“景徳之制”,也迎来北宋国家藏书“一盛于庆历”的实况。同时随着崇文院时期馆阁地位的日渐显赫,它已成为国家高层次文化活动的中心场所和天下士人向往的琼楼玉宇。尤其在北宋国家藏书制度发展的过程中,其自身发展中的一些特点也益加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为应对秦朝的焚书政策,山东民间展开了藏书活动。史书对这场藏书活动没有留下详细的记载,但从现有史料来看,有两次藏书活动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是济南伏生藏《尚书》的活动;二是孔宅的藏书活动。这场藏书活动使中国古代的儒学文献典籍得以流传下来,为汉初儒学的复兴保存了珍贵的"教材",也为汉初儒学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奠定了文献基础,在中国文献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孙宝琦是一个在汉冶萍公司发展历史中扮演重要角色和起过重要作用的人物。晚清时期,因具有相似的家庭环境和早期的人生经历,孙宝琦同盛宣怀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友谊,并十分关注汉冶萍的发展。辛亥革命后,汉冶萍的发展形势急剧恶化,面临中央政府的"国有"、地方官绅的"省有"及日本的合办等多重挑战。为维护汉冶萍的既得利益并使其能继续发展,孙宝琦以汉冶萍和轮船招商局为抓手,尽力调和盛宣怀与袁世凯之间尖锐的利益冲突。为此,孙宝琦还参与推动轮船招商局和汉冶萍所谓的"国有",获得袁政府的支持,消弭了地方官绅的攘夺。日本提出"二十一条"后,汉冶萍公司成为中日交涉的重大议题之一。在袁政府的部署下,孙宝琦卸任外交部长,专事折冲日本提出的中日合办问题,为接管汉冶萍作准备。1915年底,为谋取政府的资金支持,孙宝琦为汉冶萍公司牵线1200万元的通惠借款,最终因日本干预而流产。在担任公司近十年的董事长期间,孙宝琦虽政务缠身,无法深度参与汉冶萍公司的经营与管理,但在很多关键时期利用其特殊身份为稳定汉冶萍大局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