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个星期五的下午,学校已经放学。我清楚地记得一名小女孩的对话,因为她的话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我说:"明天就放假了,你开心吗?"她说:"我不开心。"我惊讶地问:"明天就可以休息了,为什么不开心?"她回答道:"因为我累。"我更加诧异地说道:"为什么累,明天你要做什么?"她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明天上午要写学校的作业,中午要去学英语,下午要去学舞蹈,一直跳,一直到天黑才能回家。"我跟这个一  相似文献   

2.
站在明天之前,思考今日教育的意义,是对儿童健康成长的期许;是以未来的高度思考今日的成长。翻开《上海教育》上海市小学课程与教学会议专刊,走进一个个校园的天空,用全部的精神投入进去,仔细阅读一所所学校的教育故事,我感悟到了学校站在明天之前为孩子构建丰富课程中的深厚智慧;看到了站在明天之前创新教学的锐意进取;看到了站在明天之前"减负增效"的可贵探索:看到了站在明天之前探究规律的孜孜以求。这些纷呈的案例共同指向一个目标:寻求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方式。当我们迎着每天的朝阳走进校园,带着孩子们向明日走去的时候,执著地坚守课堂,改进教学是学校和教师的不变的步伐。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那张"画满了圈圈的纸"从一代产品到三代产品,永远分析判断学生"哪些学会了,哪些没学会,哪些又是学生自己认为学会,其实没有学会",帮助听课教师、参加研修的教师更好地理解授课教师的真正教学意图。在一个个圈圈  相似文献   

3.
站在明天之前,思考今日教育的意义,是对儿童健康成长的期许;是以未来的高度思考今日的成长。翻开《上海教育》上海市小学课程与教学会议专刊,走进一个个校园的天空,用全部的精神投入进去,仔细阅读一所所学校的教育故事,我感悟到了学校站在明天之前为孩子构建丰富课程中的深厚智慧;看到了站在明天之前创新教学的锐意进取;看到了站在明天之前"减负增效"的可贵探索:看到了站在明天之前探究规律的孜孜以求。这些纷呈的案例共同指向一个目标:寻求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方式。当我们迎着每天的朝阳走进校园,带着孩子们向明日走去的时候,执著地坚守课堂,改进教学是学校和教师的不变的步伐。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那张"画满了圈圈的纸"从一代产品到三代产品,永远分析判断学生"哪些学会了,哪些没学会,哪些又是学生自己认为学会,其实没有学会",帮助听课教师、参加研修的教师更好地理解授课教师的真正教学意图。在一个个圈圈  相似文献   

4.
理念:学校不是教育的独行客在学校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场面,听到这样的对话:"老师,我的孩子全靠你们了。"是家长的信任还是家长面对教育的尴尬和沮丧?难道仅用老师的双手就能托起孩子的明天?这到底是教育的荣幸还是教育的悲哀?德国有位哲人这样说:"国家的明天与其说掌握在当权者手中,还不如说掌握在家长的手中。"学校的教育不应是教育的独行者。我  相似文献   

5.
珍惜今天把握明天宁波经贸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立项单位、国家重点职高,获宁波市文明单位,宁波市特色专业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性文明学校、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德育管理科研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生本德育,奠基做人。学校实行全员德育,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开展"活动导向"德育,精心打造学生"成人"、"成才"。作为宁波  相似文献   

6.
耿春华 《广西教育》2008,(13):31-31
孤儿是不幸的,他们过早地经历了人生的苦难;明天学校的孤儿是幸运的,他们在明天学校这个大家庭中得到了胜似亲生父母的呵护,在明天学校这个优美、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人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经过去;今天和你在一起,但也即将过去;明天我们共同创造……人生只有三天。"这段话是夏威夷某所学校一个班级的誓言,它警戒着我们:生命仅有三天。我们当然并非真的就是从昨天诞生,将在明天灭亡。可是,"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可他  相似文献   

8.
"教师成为领导者"是美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教师发展观。该观念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课程设置、学校管理等方面积极参与,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同时要求学校、同事之间相互协作,以保证教师领导能力的发挥。在培养教师领导力方面,建立了学校一社区一大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其中著名的有"明天学校的领导力"计划、"国家写作计划"等。  相似文献   

9.
<正>在我的桌上摆放着一个精致的小橘灯。那是我在科技节那天做成的。记得科技节的前一天,老师向我们宣布:"明天是学校举行的一年一度的科技节,请大家明天带着工具来学校进行制作自己的作品。"顿时,我们拍手叫好。于是第二天,我带着勺子、刀、橘子、一根蜡烛和一根火柴来到学校做小橘灯。我先用刀把橘子的顶端切下来,然后用勺子把里面的果实挖出来,我  相似文献   

10.
<正>盘山县胡家学校小学部依据魏书生民主科学的教育思想,确定了"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明天,一切为了发展"的教育理念。在教育管理中,胡家学校小学部以自主教育为特色,紧紧抓住"常规教育""养成教育""礼仪教育"的三大要件,从细微小事做起,理解了"  相似文献   

11.
清净校园梦     
我的清净校园梦简单而实在,相信也是很多一线教师的梦。总是梦想学校是一处世外桃源,不受外界影响和干扰,可总是事与愿违。那些检查者,今天是消防器材,明天是房屋大梁;今天是地震逃生,明天又是洪水自救。他们的到来既不定时、也不定点,美其名曰"抽查"。人家什么时间来,你就要  相似文献   

12.
《小读者》2008,(4)
据说,在美国夏威夷岛上的学校,每天上课前学生都要念这样一段格言:"一个人一生只有3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经过去,永不复返;今天已经和你在一起,但很快就会过去;明天就要到来,但也会消逝。抓紧时间吧,一生只有3天!"  相似文献   

13.
范敏 《中国教师》2008,(9):48-49
<正>所谓"专业发展学校"(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简称PDS)是由美国霍姆斯小组在1986年的报告《明天的教师》中提出的,旨在建立大学与基础教育学校之间伙伴关  相似文献   

14.
杨琼 《教书育人》2010,(7):74-75
校长,要为学校当前的教育服务,更要为学校、教师、学生的未来负责。一个做好眼前工作的校长是合格的校长,一个思考明天、谋划明天的校长才是优秀的校长。笔者认为,只有做好明天打算的校长,才有可能真正搞好今天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李江北 《广西教育》2008,(13):30-31
2000年8月28日,广西第一所孤儿学校——南宁市明天学校开学了。她是南宁市委、市政府为失去父母的孤儿重新营造的一个温馨的大家庭。作为明天学校的一名教师,我感到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16.
理念:学校不是教育的独行客 在学校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场面,听到这样的对话:"老师,我的孩子全靠你们了."是家长的信任还是家长面对教育的尴尬和沮丧?难道仅用老师的双手就能托起孩子的明天?这到底是教育的荣幸还是教育的悲哀?德国有位哲人这样说:"国家的明天与其说掌握在当权者手中,还不如说掌握在家长的手中."学校的教育不应是教育的独行者.我们尝试改变,力求突破,家访无疑是最直接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大爱育人、为了残疾学子尊严生活、体面工作等健康人格"进行深度剖析,诠释如何在以就业为导向及大爱育人理念下,创造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美好明天。  相似文献   

18.
小好问有些闷闷不乐地说:"明天学校体检,我最怕测视力啦。""测视力有什么好怕的"小粗心有些不明白。一旁的小灵通说:"你看他戴的眼镜,厚得跟玻璃瓶底差不多了。"  相似文献   

19.
故事接龙     
《同学少年》2008,(4):55-55
脚步声响起来现在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学校里黑漆漆的。如果不是明天又要考试,如果不是我把数学书忘在了课桌里,如果不是答应老爸这次一定"杀"进前十名,需要临阵再磨一下枪,我是怎么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到学校来的。  相似文献   

20.
百色学院附属中学创建于1978年,坐落于红七军缔造的右江革命热土上,现有教职工140人,教学班41个,学生2450多人。学校始终坚持"一切为了老区孩子的明天"的办学理念,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完善,配备一流,环境优雅,文化气息浓厚,为求知治学、教书育人之佳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