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一.我的体会从一个故事开始在非洲撒哈拉沙漠的深处有一片美丽的绿洲,这里的土著老百姓,几千年来从未走出过这片沙漠。他们尝试过无数遍,但就是走不出去。一位英国的冒险家很奇怪这种现象,因为他用了三天就从外面走了进来。为了解原因,他让土著人牵驼带粮,寻找道路,自己跟在后面观察。结果土著人走了15天又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这位冒险家明白了,土著人之所以走不出去是因为他们一走进沙漠就失去了方向,一直在原地打转。他告诉土著人,每天晚上朝着北斗星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2.
你有没有想过让自己的生活离开21世纪,与为你的生活带来便利的手机、电脑、信用卡统统说再见,回到一个生活条件只能达到100年前村庄的水准,过一段亲近自然的生活? “有一段时间我厌倦了半夜还要接手机、回邮件,害怕儿子在城市长大只认得汉堡不认得牛,所以我想和家人回到过去.”罗根·沃德说.  相似文献   

3.
如果真的能回到过去,回到你生活的那个年代,但愿我们之间没有距离。 读着流传千古的《将进酒》,仿佛置身于你生活的那个世界。“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主对月。”变了时间,变了世界,唯一不变的或许只有天上的明月。有人说,诗能反映人的生活境界。无法舞剑,无法饮酒,但读着你的诗,却能品出无尽的豪气与悲伤。  相似文献   

4.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这给思想品德教学指明了一个方向。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让现实生活走进思想品德课堂,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改变过去那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德育说教,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效益。  相似文献   

5.
《江苏教育》上曾刊登了一篇题为《让我们的灵魂赶上脚步》的卷首语,大意如下:一支考察队深入非洲腹地考察,请了当地的土著人做背夫和向导。时间紧,要赶路,这些土著人十分厉害,背着几十公斤的装备健步如飞。一连几天,考察队顺利前进,大家非常高兴。第四天早上,当考察队又要出发时,土著人却不走了——好说歹说,就是不愿出发。队员们很奇怪,这几天大家相处得很好啊!土著人头领解释说,按照他们的传统,如果连续三天赶路,第四天必须停下来休息一天——"以免我们的灵魂赶不上自己的脚步。"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辅导》2010,(16):43-44
英国《泰晤士报》网站2008年9月15日报道,英国科学家最近启动了一项计划,打算建立一个公共监控系统记录英国本土27种蚱蜢和蟋蟀的生活,以跟踪气候变化。科学家们曾使用此类监测系统跟踪"小丑"瓢虫的散播范围。"小丑"瓢虫是外来瓢虫,于2004年登陆英国,它比当  相似文献   

7.
德育教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才能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使学生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做到在现实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渗入人生的未来,以改变过去那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德育灌输。  相似文献   

8.
挺进青春     
初恋女友从广州打电话来叫我去做保险营销,说一个月收入至少有3000元。这对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诱惑。我渴望那种让人兴奋的生活,同时期望能挽回两年前的那份恋情。但我不敢贸然辞职,于是向单位请了半个月的事假,  相似文献   

9.
《小读者》2010,(12):48-49
近几年.全球气候变暖一直是各国科学家热议的话题。英国科学家宣称.如果人类不采取措施拯救地球.那么人类将面临自恐龙灭绝以来最大的“末日式劫难”。为了拯救多灾多难的地球。科学家们设想出了许多“怪招”.快来看看这些让人啧啧称奇的招数吧。  相似文献   

10.
意大利摄影师安东尼来到非洲东部埃塞俄比亚土著人居住区拍摄。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与那些土著人一起狩猎、捕鱼、采摘,同吃同睡,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那些土著人亲切地称他是:"我们的兄弟"。他们会将自己捕获到的猎物,割下一块肉,送给安东尼品尝。看到安东尼津津有味地吃着,他们会感到格外开心。其间,安东尼拍摄了大量非洲土著人的生活习俗照片,这些照片,成为他在非洲生活的真实情景的记录。  相似文献   

11.
阅读提示:由于本文提出的是假设性问题,所以文中出现了大量虚拟语气。对虚拟语气这种常见语法不清楚的同学可以多加留意,并查阅语法书,学习这种语气的用法。你仰慕历史上的哪些科学家?假如你有机会回到过去,你最想和谁见面?想向他们提什么问题呢?让我们来看看英国最优秀的科学家跟中的巨人是谁吧。苏珊·格林菲尔德,牛津大学药理学教授,英国皇家研究院院长:如果让我选和哪一位逝去多年的科学  相似文献   

12.
对人类来说,返老还童、长生不老是数千年来就存在的梦想.遗憾的是,人类至今没有发现返老还童的方法.然而,科学家对组成我们身体的细胞进行研究,发现人工调控这些细胞,可以让它们"返老还童".用科学的术语来说,可以让这些发育成熟的细胞重新回到胚胎时期,这个过程也称为"为细胞重新编程".两名分别来自英国和日本的科学家采用不同的办法,达到了相同的效果,因此共同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相似文献   

13.
"时间隧道"是否存在?人类是否可以穿越时空回到过去?南极上空的“时间之门”几年前,美英两国在南极洲进行科学考察的科学家们终于有了惊人发现。1995年1月27日,美国物理学家马瑞安·麦克林和同事们正在观察南极洲上空一些不断旋转的灰白色烟雾。最初,他们认为这只是普通的沙尘暴。但是这些灰白色的烟雾并没有随着时间的进程而改变形状,也没有移动。研究人员决定认真研究这种现象。他们发射了一个气像气球,气球上装备了测定风速、温度和大气湿度的仪器。然而,一经发射,这个气球就急速地上升,很快就消失了。研究人员利用拴在气球上的绳子收回…  相似文献   

14.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即生活化,目的就是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使学生所拥有的经验尽量丰富,在现代中不知不觉渗入未来,以改变过去那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德育灌输。那如何使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谢婧 《现代教学》2015,(5):74-76
说起英国,首先让我联想到的就是那里的下午茶,据说英国的茶艺也是在古代从我国流传过去的,但又融入了英国自身的特色。去年11月,我有幸参与了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前往大洋彼岸的这个国度工作生活一个月,让我可以比较深入地了解英国当地文化、小学教育,细细地品味"英国教育"这杯茶。在此,我就以"茶"为引,谈谈这次英国交流之行的所思所想。  相似文献   

16.
高效课堂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小学语文课堂效益更是复杂,有时候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我们回到过去,回到原点,细细回味我们过去的路,注重"一课一得",从有效开始,小学语文老师们才不辱文字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啊!  相似文献   

17.
地球龙骨     
时间旅行技术的规则 理查德·莱斯特供职于美国著名的史密森学会,是一名古生物学家.当神秘的格里芬提着一个冷藏罐出现在莱斯特的办公室时,莱斯特的世界彻底颠覆了,因为那个冷藏罐里是一个剑龙的头——不是头骨化石,而是真真正正、有血有肉的头. 原来,美国政府已经获得了时间旅行技术,并秘密安排科学家们前往远古时代进行各类科学考察.唯一的规则就是:不允许发生时间悖论.简单地说,你不能告诉昨天的你今天的彩票大奖号码是什么;也不能回到过去告诉一个科学家他将会做出什么样的重大发现.而格里芬的工作就是穿梭于时间长河之中,防止时间悖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是什么?在江苏苏州工业园区胜浦实验小学的老师们眼里,语文教学就是师生在文字中的旅行,那里有旖旎的风景。引领老师们踏上语文幸福旅程的,是一个个具体入微的小课题。这些教学随笔来自课堂,来自学生,带着原野上泥土的芬芳,带着草根青涩的气息。胜浦实验小学以撰写教学随笔推进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和提高,老师们已经习惯了那种且行且歌的教育生活。那种云卷云舒的散淡,让大家发现了用文字凝神课堂的情趣。做一个思考的行者,成为胜浦实小老师们不断的追求。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曾常常困惑于作文教学时的无计可施,困惑于学生们写作水平的低下,困惑于自己无法让学生爱上作文,那种无奈,那种茫然,曾令我寝食难安。为此,我也曾苦心钻研作文教法,但不知为何,不管我在课堂上如何费尽心思,却总是收效甚微,因此,有段时间我非常怕上作文课,怕和学生谈作文。没想到教学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却让我顿悟,要让学生爱上作文原来也很容易。  相似文献   

20.
历史学科的特点是过去性,想要时光倒流,回到过去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借助有效的情境再现。让学生体验感知历史,让学生的感官和思维进入历史中去,经历历史,获得自己现实的认识和感受。体验历史知识的过程,就是让历史走进学生的现实生活、精神生活、感官世界等中去,就是学生对历史的感受、内化、建构、表达的心理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