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平 《文教资料》2013,(2):149-150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本文从探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概念入手,试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分为品德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四个方面,着重论述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对幼儿提出适当的期望;趣味教育法;言传身教,以身作则;重视细节;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李洁 《考试周刊》2015,(13):194
<正>幼儿时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会让幼儿受益一生,不良的习惯会影响幼儿的一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促进幼儿智力、能力和身心健康等全面发展,而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通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幼儿园生涯养成的,因此,注重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十分重要的。我在工作中有侧重地从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入手,锻炼幼儿,使其有规可循,养成习惯。现就如何培养我班幼儿的正确书写姿势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3.
播下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生的确具有重要意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人具有较大的潜在能量。三到六岁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不仅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且会为幼儿的人生与成长助力。怎样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呢?其实这隐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一、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幼儿是能动发展的主体,幼儿发展是主动活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好的习惯比法律还正确,习惯是人生活中最大的引路人。拥有一个好习惯会让人受益一生,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因此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本文着重分析了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具体表现,并提出了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幼儿行为习惯对幼儿的健康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劳动习惯、生活习惯、活动习惯和道德习惯培养方面。幼儿的身心正处在快速发育阶段,性格、品德、习惯等都尚未定型,在这一时期对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加以引导,有利于为幼儿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好的习惯比法律还正确,习惯是人生活中最大的引路人.拥有一个好习惯会让人受益一生,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因此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本文着重分析了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具体表现,并提出了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从培养学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入手,分析幼儿身上常见的几种不良行为习惯及成因,并提出在关键期进行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措施,以此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及特点,幼儿的行为习惯主要表现为生活卫生习惯、品德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等方面。根据幼儿认知的发展,让幼儿学习良好习惯,最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其身心健康、知识获得、能力发展、品德培养、个性形成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丹东市5—6岁在园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情况的抽样调查发现,幼儿在生活卫生习惯、礼仪习惯及学习习惯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需要家园合作教育训练,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9.
正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我国思想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健时期,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  相似文献   

10.
王宇红 《考试周刊》2014,(35):192-192
<正>《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是幼儿德育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德育的介入点。幼儿来自不同家庭,从小就受到来自家庭的各种影响,家长的社会地位、文化程度和生活习惯及家庭经济条件都影响幼儿的行为习惯。幼儿从家庭步入幼儿园是他生活的重大转折,亦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契机。针对幼儿进餐的很多不良习惯,我注重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主要通过幼儿一日生活的各环节进行。幼儿期是孩子成长发育的关键期,平衡的营养、合理的膳食是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物质基础。良好的进餐习惯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对幼儿健康成  相似文献   

11.
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该时期幼儿种种良好的行为习惯易于塑造,不良的行为习惯易于纠正。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定前途。而在幼儿行为习惯形成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由于许多错误的家庭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造成了许多幼儿尤其是跨世纪的一代出现了很多不良行为习惯。而这些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幼儿时期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又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在幼儿园阶段应该怎样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学前教育应当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这个话题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相似文献   

13.
习惯在人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时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为此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应从家庭、幼儿园两方面入手,家长和教师以身作则,把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渗透于一日生活的各环节,使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4.
贡巧仁欠 《考试周刊》2015,(10):190-191
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可塑性强,自控能力差,既处于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处于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习惯,便会错失良机,积习难改,习惯成自然。文章着重分析了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具体表现,并提出了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摘 要]对广州市海珠区城乡结合部地区幼儿行为状况的调查表明,幼儿有礼貌意识但未成为习惯行为,良好卫生习惯未固化为常规行为,交往愿望良好但尚未形成主动意识,大多未形成自觉的劳动习惯,好奇心强但专注度不足.幼儿年龄差异、地方习惯、家庭教育水平是影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主要因素.养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需要家庭、幼儿园和社区合力.  相似文献   

16.
针对家园合作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进行研究,首先分析家园合作对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意义,其次阐述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存有的不良行为习惯,最后提出基于家园合作背景下,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对策,其目的在于确保幼儿能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黎艳丹 《教师》2019,(4):125-125
3-6岁的幼儿处于行为习惯养成的初级阶段,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关系到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健全能力的培养。绘本以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手法,以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教会幼儿正确、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十分积极的教育意义。文章围绕卫生习惯、学习习惯、饮食习惯、安全习惯四方面探讨绘本在幼儿行为习惯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和实践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习惯是人的第二天性,幼儿阶段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强化是塑造幼儿行为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常用方法。强化对于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幼儿提供行为习惯的反馈信息;巩固良好行为,消除不良行为;形成自我强化,保持良好行为习惯。运用强化塑造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时,要注意一些策略:注重强化的时机;明确欲强化的行为,采取鲜明的态度;注重强化的一致性;体现强化的差异性;灵活运用强化。  相似文献   

19.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一生至关重要,而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是幼儿园的重要责任。幼儿正处于生理、心理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处于形成各种习惯的关键时期。要抓住习惯培养的黄金时段,在幼儿的养成教育中,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如家园合作,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杨梅 《内蒙古教育》2014,(10):24-24
正习惯是一种生活方式,所以才有"好习惯决定人生"之说。幼儿对社会生活不熟悉,行为习惯尚未养成,加之幼儿随意性较大,在小班幼儿教学中,应加强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通过正面引导和榜样示范,在幼儿教育活动中逐渐渗透行为习惯,取得家长的配合,在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一、正反引导,培养幼儿行为习惯意识小班幼儿年龄较小,理解能力、分辨能力等较差,加之耐心不够,行为意识较差。而意识是决定习惯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