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作为首都师范大学的独立二级学院成立于2006年12月,是集科学研究、项目研发和教师教育于一体的综合型教育研究与服务机构。目前研究院拥有全职教师13人,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8名,博士4名,聘任校内外兼职人员18人,并将继续在全国范围内吸纳学术带头人加入到  相似文献   

2.
以色列在教育信息化(ICT)方面享有来自私立机构的广泛支持。通常来讲.基础设施项目50%的费用都来自第三方机构的资助。以色列教育科技部通过ICT项目与各专业发展项目紧密联系。帮助教师更有效地将该项技术引入课堂。教育科技部选定需要ICT支持的教师.并指派专家给他们提供帮助,以促进ICT一体化进程。目前,以色列有一个便携式电脑项目,为教师免费提供电脑以及120小时的免费ICT培训。该项目计划到2010年年末时将惠及的教师数量翻一番.从5000名增加到1万名。以色列的很多ICT项目都向周边地区开放.因为那里的可用资源更加有限。比如,某些地区的勤奋学生可以获得由教育科技部资助的一对一在线辅导。在以色列.大部分的ICT项目起初都作为试点进行小规模的运营。  相似文献   

3.
以色列是一个环境恶劣、自然资源匮乏的小国,但其教育以普及基础教育、发展高等教育、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为基本特质。自1948年建国以来,以色列经历了三次阶段性课程改革。分别是,二十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以实现民族统一为目标的课程改革;二十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以促进知识结构形成为目标的课程改革;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以融合多元文化为目标的课程改革。教育投资要落到实处;家长、教师、教育部门共同参与学校管理;利用民族特殊性,积极开发校本课程等都是我国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4.
以色列是一个环境恶劣、自然资源匮乏的小国,但其教育以普及基础教育、发展高等教育、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为基本特质。自1948年建国以来,以色列经历了三次阶段性课程改革。分别是,二十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以实现民族统一为目标的课程改革;二十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以促进知识结构形成为目标的课程改革;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以融合多元文化为目标的课程改革。教育投资要落到实处;家长、教师、教育部门共同参与学校管理;利用民族特殊性,积极开发校本课程等都是我国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5.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课文艺研究中心》于2014年5月在北京、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设立。是以教育科学文化艺术发展为研究方向,关注大、中、小学、幼儿园教科文艺术教育,为实现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宏伟目标,深入开展教育、科学、文化、艺术教育的研究并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探索开拓教育、科学、文化、艺术领域多项发展的新局面。承担或组织教育、科学、文化、艺术等领域的课题研究,教师专业培训、音乐教育学术研讨与论坛、艺术展演与交流等活动项目。  相似文献   

6.
以色列一直致力于教师教育的改善与提高。在国家统一管理下,以色列教师教育历经前学术化、学术化与专业化三个发展阶段,最终形成了师范学院与综合大学相结合的两级教师教育体系,彰显了自身特色。如注重非师范生的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重视教师的研究素养培育,严格教师入职培训与考核。当然,以色列教师教育也面临师范学院管理矛盾突出、师范学院地位与研究的双重困境以及多元文化教育不足的挑战。以色列的教师教育体系能够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4岁入学计划由以色列教育部、财政部、国防军人力资源部门官员共同拟定,目的是改革过去几十年一成不变的教育制度,使学生更富有创造力和竞争力,同时适应以色列国防的要求。有关教育专家指出,这一计划是根据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智力发育情况而制定的。有研究表明,4岁至8岁一般为语言能力和情感提高最快的时期,同时也是学习习惯和兴趣的培养时期;8岁至12岁为道德形成的主要阶段;12岁以后才能具备一定的学习技巧。当然,作为该计划配套设置,以色列将加强教师的培养工作,并招聘更多优秀的不同领域的大学生从事教育工作,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  相似文献   

8.
赫尔穆特·维特曼(Helmut Wittmann)博士是德国巴伐利亚州教育文化部司长,慕尼黑大学心理学博士。维特曼博士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曾在小学、中学担任教师与校长,在教师教育、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方面具有专门的研究,出版著作多部,发表论文100余篇。2005年11月,借维特曼博士参加上海师资培训中心和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共同举办的"第六届中德教育学术研讨会"之际,笔者有幸与他进行了专业访谈,使得我们可以分享德国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校长专业发展等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2012年7-8月,中国驻以色列使馆教育组组织了几次"外国人谈中国教育"专题座谈会,与会的中国问题和教育领域的以色列著名专家学者及曾经在华留学的学生代表等根据自己的切身经历和学术研究成果,畅谈了对中国教育的看法和建议。一、出席座谈的以色列主要专家学者雅丽芙博士(Dr.LihiYariv-Laor),知名汉语语言学家和汉学家,有30多年汉语教学经验。获巴黎大学中国语言学博士学位。她是第一部希伯来语版《汉语语法》的著者(2003年出版)。现任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东亚语系主任,是以色列教育部汉语教学专家小组成员。她致力于在以色列开展汉语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芬兰的培训分为四个主题:师范教育、在职教师教育、教育领导力项目以及教师培训学校的参观与座谈。教育领导力项目培训主题是“广义教学型领导”,其中,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教育领导研究院院长尤卡·阿拉法博士的报告《广义教学型领导的重要性》对我深有启发。本文拟在介绍芬兰“广义教学型领导”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对芬兰学校的实地考察和个人思考,提出关于校长教育领导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1.
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川渝地区的教育高质量发展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有着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为此,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21年学术研讨会于2021年11月26日在西华师范大学成功举行。此次会议由西华师范大学社科处主办,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成渝地区教育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研究中心共同承办,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西南大学、成都师范学院、成都大学、绵阳师范学院、宜宾学院等普通高校的专家、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南充职业技术学院、营山县教师进修学校、成都市金花小学等学校的教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的20年里,以色列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国际化的科研模式、充足的教育资金支持和内外结合的质量保障体系充分体现了以色列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本文立足历史考察以色列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从以色列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与欧美国家的关系、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犹太文化的传播等方面,对以色列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特色与成功经验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王倩  高俊 《高中生》2012,(7):39
在过去的45年里,以色列本土已经有10人获得诺贝尔奖,更不用提那些犹太裔科学家所获得的奖项了。以色列之所以能在科学领域独占鳌头,与以色列高校的科研氛围是分不开的。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达尼埃尔·谢赫特曼所在的以色列理工学院是有名的  相似文献   

14.
《广西教育》2012,(9):97
本刊讯2月25日,南宁市教育局与江苏省海门市新教育研究院合作,在南宁市47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组建"南宁市新教育实验区",当天开展了首轮教师培训。新教育实验是目前基础教育领域最具活力的教育教学改革之一,是由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永新教授倡导并主持的国家级科研项目。该项目在全国已建立多个实验区,共有800多所学校参与实验,取得显著的教育效果。此项目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起点,以"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  相似文献   

15.
1988年以色列通过了第一部《特殊教育法》并于2002年进行修订,明确了接收有特殊需求学生学校的职责,并提出了全纳教育理念。与此同时,以色列专门构建了特殊教育的核心课程和教学模式,并在全国设立特殊教育支持中心,为特殊需要学生和家庭提供专业的服务。立法保障、科学决策、专业化的特殊教育团队和强大的非政府组织支持,是以色列特殊教育发展的4个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课文艺研究中心》于2014年5月在北京、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设立。是以教育科学文化艺术发展为研究方向,关注大、中、小学、幼儿园教科文艺术教育,为实现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宏伟目标,深入开展教育、科学、文化、艺术教育的研究并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探索开拓教育、科学、文化、艺术领域多项发展的新局面。承担或组织教育、科学、文化、艺术等领域  相似文献   

17.
《教育导刊》2006,(9):63-64
以色列和日本:注重技术教育以色列特别重视对中小学生开展技术教育。以色列教育部认为,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是不会变的,变化的只是技术部分。因此,在组织科学教育的课程开发和研究中,以色列极为重视“三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科学教育与日常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学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比如教学生学习如何操作一些简单的工具(绞肉机等),如何制造铅笔,如何制作面包、甜点,如何制作巧克力,如何织布和制造合成纤维以及如何设计、剪裁和缝纫等。在以色列,不少学校的墙壁上、橱窗里、课桌旁,到处摆放着学…  相似文献   

18.
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小学美术课程被分成“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着重强调了美术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综合·探索”学习领域作为一个开放的领域,可以为美术学习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也是提升学生美术综合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的主要途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教育理念与项目式学习方法不谋而合,为教师开展小学美术有效教学提供了重要思路。本文以项目式学习法在小学美术“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有效开展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期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以色列教育勃兴之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色列是一个中东小国,然而其教育却世界闻名。自1948年建国以来。以色列的教育更是在其一跃成为世界经济、科技强国的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文章拟从政府的高度重视与灵活务实的教育发展策略两方面分析以色列教育勃兴的原因,以期对其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获得一些有意义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20.
以色列社会因民族、种族与宗教等因素产生族群裂痕,阻碍了统一的国民意识构建。在此背景下,价值观教育势在必行,促进社会整合、形成社会凝聚力是其主要目标。以色列的价值观教育依托于国民教育体系,整合教育分支、推行国家必修课是其必要前提,公民课、宗教与传统课以及历史课是其重要依托,弘扬民主观念等普遍价值和以犹太复国主义为首的民族价值是其主要内容。以色列的价值观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面临根本困境,即对于普遍价值和特殊价值的关系处理不善。这一困境突出反映在民主教育目标的徘徊与搁置以及犹太复国主义文化霸权遭到的多方质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