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的《解放区毛泽东像邮票》是我编的第一部邮集,它融入了我对党、对毛泽东的感恩之心。邮集在重庆全国邮展获大镀金奖、广州首届全国老年邮展获金奖加特别奖。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国烟酒税票(1913-1949)》邮集在2013年5月澳大利亚墨尔本世界邮展上获金奖,这是继4年前的洛阳世展金奖后,再次在世界邮展上获这一奖级。能远离家门再次获奖,我感到欣慰,同时也更深切体会到,一部邮集欲在世界邮展上获金奖,除需有顶级的展品外,组编者更应认真学习和掌握FIP邮展规则,对FIP邮展相关规则烂熟于心,这不仅可避免你在组集时少走弯路,少花冤枉钱,也使你见到一些价格不菲的素材,敢于投入,敢于下手。这样你的邮集在世界邮展上,也就有可能在高奖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3.
周林 《集邮博览》2008,(1):36-39
本文作者一直注重收集清代驿递过程中产生的实物史料,早在1996年就编组了《中国清代邮驿制度》邮集参加了我国首次举办的国际邮展——中国’96第九届亚洲国际邮展,虽然只获得了银奖,但却是国际竞赛中首部反映中国清代邮驿史的邮集。自此以后,我国才陆续有个别同类题材的邮集参加国际上的竞赛邮展。2003年,这部邮集经过补充和完善后,在泰国曼谷世界邮展上一举夺得金奖,随后又在2003年中国绵阳亚洲国际邮展上荣获金奖。2006年,邮集被扩大到8框后,在美国华盛顿世界邮展上再次荣获金奖。2007年,这部邮集经过进一步调整后,在俄罗斯圣彼德堡世界邮展上以92分的成绩又一次获得金奖。  相似文献   

4.
为了迎接2003年在中国绵阳举办的亚洲邮展,普及邮展知识和邮集制作规则,在国际集邮联合会主席许少全先生建议下,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编译了《国际集邮联合会(FIP)竞赛性邮展规则暨邮集  相似文献   

5.
《集邮博览》2011,(11):32-33
我从小就爱好集邮。而真正编组邮集正式参展则是在1989年。那年,我的第一部航天专题邮集《载人航天史》首次参加全国邮展获镀银奖。在以后20多年的时间里,我先后参加过省市、国家和国际邮展30多次。回顾这些年我所走过的集邮之路,最大的感受不是获奖带来的成就感和喜悦,而是集邮伴我终生的乐趣和享受。  相似文献   

6.
以宣传世界邮政日、纪念大龙邮票发行120周年和遴选明年中国’99世界邮展展品为主题的全国性邮展于1998年10月9日至13日在天津国际展览中心成功举行。观众约4万人次。 这次邮展在展品方面有三大特点。第一个特点是:除了几部曾获世界邮展金奖或亚洲邮展大金奖的邮集(如沈曾华的“华东”邮集、李曙光的“军邮”邮集)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部地方印花税票》邮集继2004年西班牙世界邮展和2006年华盛顿世界邮展上获得大镀金奖后,又在2007年俄罗斯圣彼得堡世界邮展上以91分的成绩夺得金奖,是迄今为止我国印花类在世界邮展上唯一获得金奖的邮集。  相似文献   

8.
组织专门的老年邮展丰富老年人的业余生活,老人们通过制作邮集提高集邮的乐趣,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值得保持和完善下去。但邮展规则中毕竟没有“老年类”。与2001年南京全国邮展相比,这次老年邮展的专题邮集水平明显降低了很多,低水平邮集的问题则更加  相似文献   

9.
本文作者早在1983年就编组了《石油》邮集并参加了第一届全国邮展。此后,作者在《石油》邮集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完善,形成了《石油与天然气》邮集。2003年,《石油与天然气》邮集在重庆全国邮展上获大镀金奖后,经过进一步修改补充,在2006年圣彼得堡国际邮展上获得了镀金奖。  相似文献   

10.
《拐杖》     
作为三十多年前就失去整条右腿的残疾人,"残疾人"内容的邮品是我多年来潜心收集的一个专题,前些年我曾用这些邮品编组过几部"残疾人"题材的专题邮集,1999年,我还用"残疾人"内容的邮品以邮集的形式编撰了一本《平等、参与、共享——方寸世界里的残疾人》图册。这些邮集和图册虽分别在全国及亚洲邮展、世界邮展上得过奖,但随着以后许多有关"残疾人"内容邮品的不断收集、补充,我感到以前编组的几部"残疾人"题材的邮集不仅选题过大,  相似文献   

11.
在北京参观中国1999世界邮展时,我仔细观赏了试验类展区的开放类邮集。当时倍感新鲜,觉得这是一个突破,一个创新,一种对于FIP邮展种类的开拓。其中特别是在展品中对于实物的应用,更是前所未见。  相似文献   

12.
福建李齐品的专题邮集《生肖自述》在全国首届生肖邮展上获得金奖加特别奖。邮展评审委员会认为,它突破了生肖专题邮集组编的框框,构思已向国际邮展专题类的叙事性靠拢。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的头一届全国邮展帷幕已落下,我对自己的展品《清代邮资明信片1897-1911》头一回在国家级邮展中亮相,就以95分获得大金奖的成绩兴奋不已。不过,我心里非常清楚,“大金奖”只是对我这部邮集在过去所取得进步的肯定,奖牌也只是一种象征性的标志。任何一部邮集都没有最高界限,自己这部邮集也不例外,需要不断地进行更深的探索和研究,加以改进,争取更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4.
傅骥 《集邮博览》2009,(9):52-52
在2009年中国(洛阳)世界邮展的展场,我遇见了我所组编的《中南解放区邮票》邮集的指导老师之一,香港集邮家潘鉴良先生。他详细观看了我的邮集,不时提出了评议,  相似文献   

15.
我在这部邮集取得这一成绩的同时,也知道今后若要在国际性邮展上沾金还有较大难度,主要是素材质量,因为高级别邮展中更多、更主要地还是在于素材质量方面的较量,而这一点正是我的《马》和国内许多专题邮集同样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我会继续努力,也在此向国内外邮友征询有关马的高质量专题邮品及其线索,争取在马年让自己这部《马》邮集再度马到成功。  相似文献   

16.
我的邮集《水》在"2008中华全国集邮展览·南昌"以87分获得了大镀金奖,一个月后,又在"雅加达2008"第22届亚洲国际邮展以85分获得了此届邮展专题类的最高奖大镀金奖。从南昌到雅加达,这部邮集推出了两个全新的版本。  相似文献   

17.
今年在南京举行的全国邮展上,有关中华邮政邮资的邮政史类展品多达9部,我组编的《中华邮政国际信函邮资》邮集以84分获得镀金奖。对自己首次组集参加全国邮展就能获得如此成绩,确实令我高兴。但回想起这部邮集的组编过程,我又感慨良多,愿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的《建筑外墙造型艺术(1940年以前)》一框极限展品,先后获得2012年的济南第5届一框邮集全国邀请展镀金奖加特别奖和广州第7届全国极限邮展金奖加特别奖,以及2013年的上海集邮节极限邮展的金奖和珠海东亚邮展镀金奖。尽管这部邮集还不完美,尚有一些不足与欠缺之处,但是,能获得这些奖  相似文献   

19.
2009年《集邮博览》开展了向读者征集邮集,此举是平面媒体办邮展的尝试。它改变了以往邮刊只刊登获奖邮集的惯例,继网上邮展之后,又开辟了邮展的新平台。从已经发表的9部一框邮集来看,类别广泛,涵盖了除邮政用品和印花税票以外的各个  相似文献   

20.
我的邮集《华北华东解放区邮票》在江苏省邮展和全国邮展获得好评(金奖)之后,更促使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补充一些上档次的邮品。本文介绍的冀鲁豫边区毛主席像邮票实寄封,就是今春喜获使邮集增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