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这缘野生种割手密电导率的大小与原生长地区的海拔纬度密切相关 :随原生长地点海拔的上升而下降 ;随原生长地点纬度的增高而降低 ;在相近的纬度范围内 ,决定电导率大小的因子是海拔 ;在相近的海拔范围内 ,决定电导率大小的因子是纬度 .细胞膜透性随着处理温度的下降而增加 ,它与受害组织的伤害程度呈正相关 .当膜透性处于可逆性增加时 ,反映植物细胞对寒冷的适应性变化 ;当处于半可逆性增加时 ,则是遭受冷害的标志 ;当处于不可逆性增加时 ,已是植物细胞因冷害致死的结果 .  相似文献   

2.
干旱胁迫下不同作物品种叶片含水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干旱胁迫处理测定了玉米、小麦及三叶草的土壤含水量、叶片含水量和叶片细胞膜透性.实验表明,当植物受到干旱胁迫时,质膜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进而膜透性(电导率)增大;叶片含水量随土壤含水量下降而降低;在干旱胁迫下,越耐旱的植物,植物含水量下降越平缓,保水能力越强;不同作物保水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三叶草、玉米、小麦.  相似文献   

3.
植物叶片相对电导率测定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对简易浸泡和常规抽气两种测定植物叶片相对电导率的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利用浸泡法(处理12 h)与抽气法(处理3 h)所测得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值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两种测定方法考察植物叶片膜透性的整体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测定方法测定值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12).因此,考虑到用浸泡法比抽气法操作方便、更加节省材料处理时间,建议浸泡方法在实验室分析技术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以藤黄微球菌和鸡白痢沙门氏菌为指示菌,通过测定清酒乳杆菌素Sakacin LSJ618对两种菌的抑菌率及生长的影响,葡萄糖能量化对其抑菌作用的影响以及作用前后菌液电导率和紫外吸收物质的变化,初步阐明了Sakacin LSJ618的抑菌方式.研究表明,Sakacin LSJ618对两种菌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增加细菌素浓度可增加其抑菌能力,另外葡萄糖能量化的藤黄微球菌对细菌素的敏感性增加,而鸡白痢沙门氏菌则无;经处理后的菌液电导率值及紫外吸收物质变化值均有升高,表明Sakacin LSJ618可破坏敏感菌细胞膜完整性,增大细胞膜透性,导致细胞内带电粒子以及核酸、蛋白类物质外泄,进而引起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5.
选取9种常见植物分别为黑藻、小红梅、水葫芦、小对叶、拟花蔺、碧玉、芦荟、金钱树和虎皮兰,测定不同温度下植物叶片的电导率大小,水生植物在淀粉污水及生活污水中植物叶片的电导率大小,并根据植物叶片沸前与沸后的电导率大小,计算出膜相对电导率大小.结果表明,在低温处理2 h下,水生植物中拟花蔺和小对叶的耐寒性较强,在盆栽植物中碧玉和虎皮兰较强.  相似文献   

6.
以蚕豆为试材研究发现,在蚕豆离体幼苗(W W)衰老过程中,叶绿体色素和蛋白质含量均不断下降,而细胞膜透性逐渐升高.用质量浓度10mg/L的三唑酮浸种(T W)和浸种后在苗期喷施10mg/L的三唑酮(T T)处理可提高蚕豆幼苗叶片叶绿体色素和蛋白质的含量,并且两种处理尤其是T T处理方式均抑制蚕豆离体幼苗叶绿体色素和蛋白质含量的降低及细胞膜透性增加.表明三唑酮具有保护膜结构和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两个大豆品种(周豆11号和豫豆24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Ni2 处理对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中膜脂过氧化水平、细胞膜透性及保护酶(SOD、POD、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Ni2 浸种处理对大豆种子萌发具有低浓度下的激活效应和高浓度下的抑制效应;(2)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在低浓度Ni2 处理下略有降低,尔后随着镍浓度的提高其质膜透性和MDA含量逐渐增大,体内保护酶系统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不同大豆品种对Ni2 的反应存在差异,与抗氧化系统的整体活力有关.  相似文献   

8.
细胞膜是一种半透膜,具有选择渗透性.根据细胞膜这种特性,选用具近似选择透过性能的生物膜状材料或非生物膜状材料用为代选择透过性膜,使其与长颈漏斗组成一个渗透装置,以此来验证细胞的渗透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相似文献   

9.
玉米幼苗干旱过程中钙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aCl2处理明显地提高了玉米幼苗的抗旱性,而且能使热激诱导抗旱性过程中的抗氧化酶GR的活性、热稳定蛋白质及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升高,而降低质膜相对透性,表明CaCl2可能是通过GR、热稳定蛋白质和脯氨酸的抗氧化作用保护细胞膜免受破坏或破坏程度受到削弱而提高植物抗旱性。  相似文献   

10.
酸雨对植物的危害,已为人们所共识.通过人工模拟酸雨实验,可进一步探讨酸雨 的低PH值(PH值由7.0下降到2.0)会使植物的叶细胞透性增加(叶细胞透性增加的百分率( %):青菜最大可达到214.2%,莴苣可达到136.23%).同时也会使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 下降(青菜的叶绿素含量从0.851mg/g·鲜重下降到0.247mg/g·鲜重,莴苣的叶绿素含量从 0.868mg/g·鲜重下降到0.185mg/g·鲜重).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对植物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11.
渗透作用的演示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分析渗透现象进而认识半透膜的作用,从而概括出渗透作用的概念和发生渗透作用的两个条件,为教师后面讲述动物细胞的细胞膜和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都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1.原生质层与原生质、细胞质的区别 原生质是指细胞内的所有生活物质,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细胞质是指细胞中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全部原生质.原生质层是指成熟的植物细胞中,细胞膜、液泡膜及它们之间的细胞质合在一起的一层半透膜.质壁分离指的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而不是细胞质与细胞壁分离或原生质与细胞壁分离.  相似文献   

13.
在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者之间的细胞质)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相似文献   

14.
以徐薯18为实验材料,用M S营养液添加不同浓度的NaCl处理甘薯愈伤组织,研究盐胁迫对甘薯愈伤组织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细胞膜透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都高于对照;游离脯氨酸含量、细胞膜透性呈上升的趋势,且都高于对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呈下降趋势,且都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5.
水杨酸浸种对NaCl胁迫下辣椒种子活力及抗盐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辣椒种子为实验材料,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浸种和对辣椒幼苗进行根部处理,研究100mmol/LNaCl胁迫对辣椒种子活力及抗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SA可以缓解辣椒种子盐害,提高其发芽率、发芽势,保护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缓解辣椒幼苗细胞膜脂过氧化.但超过一定浓度的SA则会抑制辣椒种子的萌发,使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16.
成熟的植物细胞能够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其机理与成熟植物细胞的结构密切相关。为了探究植物细胞中水分进出的方式,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新教材设计了《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这个实验,它不但是高中生物的第一个探究实验,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实验。关于这个实验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透彻理解实验原理实验原理:成熟(有明显液泡)的植物细胞能够与外界溶液组成一个渗透系统,通过渗透作用的方式吸水或失水。渗透作用产生需具备两个条件:(1)半透膜;(2)浓度差。具有中央大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即细胞膜、液泡膜和两膜之间的细胞质)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半透膜。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之间存在浓度差。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反之,细胞吸水。例1下列现象中属于渗透作用的是()A.新鲜的萝卜放在浓盐水中逐渐变软B.水分子通过细胞壁的扩散C.干种子泡在水中膨胀D.面粉吸水解析B选项细胞壁是全透性的,不是半透膜。C选项干种子没有大液泡,不能形成半透膜,通过吸胀作用吸水。D面粉没有半透膜,也不能发生渗透现象。答案A2.恰当地选择实验材料和实验试剂(1)实验材料: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成熟的植物细胞,成熟的...  相似文献   

17.
一、半透膜和选择透过性膜半透膜是指一些物质可以透过,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例如:玻璃纸(又称赛璐玢)、花生种皮、猪肠衣(浆膜层)、离体的膀胱膜、蚕豆种皮、青蛙皮等。根据半透膜是否具有生命现象可分为生物膜和非生物膜(无机膜)。选择透过性膜是具有活性的生物膜,它对物质的通过既具有半透膜的物理性质,也具有主动的选择性,如细胞膜。因此,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膜必然具有半透性,而具有半透性的膜不一定具有选择透过性。二、细胞液和细胞内液细胞液是指植物细胞中液泡内的液体,其中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对细胞…  相似文献   

18.
吴诗光 《商丘师专学报》2007,23(12):109-112
以两个大豆品种(周豆11号和豫豆24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Ni^2+处理对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中膜脂过氧化水平、细胞膜透性及保护酶(SOD、POD、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Ni^2+浸种处理对大豆种子萌发具有低浓度下的激活效应和高浓度下的抑制效应;(2)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在低浓度Ni^2+处理下略有降低,尔后随着镍浓度的提高其质膜透性和MDA含量逐渐增大,体内保护酶系统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不同大豆品种对NP的反应存在霉鼻与抗氢化系统的整体活力有关.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浓度铅胁迫下补血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的膜透性,结果表明:铅胁迫对补血草的种子萌发具有低浓度下的激活效应和高浓度下的抑制效应;对幼苗苗长具有胁迫初期低浓度下的激活效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转而表现为抑制效应,对幼苗根长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幼苗的生长状况比种子萌发更能体现铅毒性的大小.而根长的变化可作为植物受重金属毒性影响的一个重要指标.幼苗的膜透性的影响是随着铅浓度的增加,膜的通透性增加,选择通透的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20.
果树耐盐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树耐盐机理研究报道不多,要进行果树耐盐机理研究,必须借鉴植物耐盐机理的研究成果,着首先综述了植物盐害,耐盐机理,然后综述了果树耐盐性研究成果,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由于离子分隔效应,游离脯氨酸等物质积累,细胞膜透性等发生变化,形成了果树对盐胁迫的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