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文章本着探究长治经济欠发达、人的主观意识停滞陈旧方面的原因之目的,通过对源于上古的“太行精神”的形成、表现及其在现代生活中积极、消极作用的剖析,着重指出了长治人的“太行精神”花环背后和长治现代化改革不合拍的封建落后因素。进而以吕日周同志在长治的工作作风和发展战略思路为例说明一种现代化的“太行精神”的内涵和长治这个中国内陆中等城市现代化改革的希望。  相似文献   

2.
背景链接 这里节选的故事背景是秦末天下纷乱,群雄争霸,最后项羽和刘邦展开了争夺天下的决战,长达四年,史称“楚汉相争”。韩信本来是项羽的部下,却得不到重用,后来经丞相萧何力荐,被刘邦封为大将。楚汉战争期间,韩信率兵数万,开辟北方战场。通过破魏之战、井陉之战、淮水之战等著名战役取得了楚汉较量中的优势。他还参与指挥垓下决战,...  相似文献   

3.
新乡,地处豫北,南临黄河,北依太行,为拒扼晋东南之门户。作为黄河北岸的桥头堡,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它是历代兵家争霸天下、逐鹿中原的必争之地。牧野之战,是史载新乡战争史的滥觞。商末,纣王暴虐无道,国内饿殍遍野,人民怨声载道。公元前十一世纪中期,周武王召令天下,“殷有重罪,不可不毕伐”,遂亲率战车三百辆,虎贲(勇士)三千人,甲士四万余人,并联合各诸侯兵车四千辆,自孟津渡河与商军鏖战牧野(今淇县南到新乡东北一带),商军主力阵前倒戈,纣王退败至朝歌,登鹿台自焚而亡,周遂建盛世江  相似文献   

4.
长平之战“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或非“实录”,而是史迁“一家之言”。“二百四十人”含有“太白”星象运转中“二百四十日”的天人文化隐寓,寓指了长平的战争走向与秦并天下趋势。司马迁在吸收董仲舒“春秋公羊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推求天人关系中人的能动作用,巧妙地将“二百四十人”与“遗其小者”的人本倾向相缀合。在秦汉文化价值观“古今之变”的背景下,“遗其小者”则处于秦人长平“杀降”行为的对立面,是司马迁对战争手段、家族命运与个人悲剧根源的反思。“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的文本记述可谓“大一统”的天下运势中,史迁以天人文化视角尊重个体生命的反战情感寄托,是《史记》创作宗旨在列传细节之处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5.
儒家教化说为近代以来的知识分子诟病者多,这些批评与诟病不少就值得再商榷、再检讨。孔子以前的中国社会,是一个“治教官师合一”而以“教”化天下的社会。孔子开出诗书礼乐教化传统的价值理性的人文基调,强调教化培植人的价值理性而“成人”。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儒家教化说的真义乃在“为天下而教化”而不是为“一家一姓”而教化,它的强固存在正是孔子教化为天下为人的理性启蒙之精神不灭的见证。  相似文献   

6.
中华传统的精神化蕴涵着深刻的人精神和美育品格,形成于“轴心时代”的“人以化成天下”的命题奠定了这种化精神的基础。“循天道,尚人”的人倾向、“致中和,得其分”的中和境界以及“崇礼乐,赞化育”的美育工夫,构成了中华审美人精神由内而外、由体而用、由境界而工夫的基本内涵和总体风貌。中国传统人精神追求审美境界,中国传统美学境界则突出人精神,这就是中华审美人精神。  相似文献   

7.
夷陵之战诸葛亮何以未能与谋薛军力三顾茅庐,听了诸葛亮对天下形势的分析,一直创业未果、颠沛流离的刘备看到了事业发展的前途。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刘备自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以下凡引自《三国志》者,不再注书名)。这是...  相似文献   

8.
屈原不满时俗而追慕先圣,而在先圣中又尤为推崇舜帝。舜帝的“耿介”之德深深地影响了屈原,使屈原形成了“中正”不阿九死不悔的抗直心态;湖湘人在追慕屈原纪念屈原的同时,亦深受屈原这种抗直心态的影响,从而又形成了湖湘人的坚毅顽强一往直前的“蛮劲”,也就是陈独秀所概括的“扎硬寨”、“打死战”的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9.
老子激于衰乱之世而创学说,主张“为无为”,任民自然,蕴含了至仁之情:对内,使民皆返质朴,对于那些诡异乱群者,则主张镇之以无为之法,导之以自然之术,使之归于正流;对外,本着慈,倡不争之战,后发而制人,使用兵逞强.之国归于“道”。这样,便能达到“以道莅天下”的境界。入世之心昭然。  相似文献   

10.
《山东教育》2004,(26):60-60
梁启超说:“法者,天下之公器也。”我们也说:教育者,天下之公器也。“公器”即社会上有才能的人。以天下之公器,培育天下之人才,能不慎之。教育上的每一个微小调整都可能影响到国家的人才储备和日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屈原不满时俗而追慕先圣,而在先圣中尤为推崇舜帝,腕帝的“耿介”之德深深地影响了屈原,使屈原形成了“中正”不阿九死不悔的抗直心态;湖湘人在追慕屈原纪念屈原的同时,亦深受屈原这种抗直心态的影响,从而又形成了湖湘人的紧毅顽强一往直前的“蛮劲”,也就是陈独秀所概括的“扎硬寨”、“打死战”的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12.
<正> 春秋战国时代,思想界有所谓“显学”、“隐学”之别。被称为显学的除后人皆知的孔子儒家外,还有后来失传的墨家。墨子思想基本上反映了墨家精神。这一精神,孟子曾用一句话精确地概括道:“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墨家精神,其主旨和儒家一样,怀抱济世之志,视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追求正义,崇尚兼爱,并身体力  相似文献   

13.
吴琰 《考试周刊》2012,(23):39-40
“易简”出自《易》之《系辞传》第一章:“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意为“乾卦以容易的方式来主导,坤卦以简单的方式来动作”,“容易就易于让人了解,简单就易于让人跟随”,“光靠容易与简单,就可以使人领悟天下万物的道理”。  相似文献   

14.
春晨望山     
身居高楼,远眺青山。山不甚高,亦不甚大,但层峦叠嶂,厚实雅静。没有“黄山天下奇”之妙、“庐山天下秀”之美,也没有“华山天下峭”之险、“泰山天下雄”之绝,我眼前的山虽不太出名,却也别致妩媚。山是东山。太阳笑脸微露,山便多了一层诱人的背景。那颜色由深而浅,由浓而淡,一层一层从山顶直铺下来,越泻越薄,薄得只能用眼睛来意会全部的真意,和谐得有趣,温柔得可亲。其实光用语言已无法真切地描绘出这灵秀的画面了。山像娃娃,一睁开眼就有了精神,一场细雨冲刷的山峦,尤为可爱。远远望去,山在雾中,雾在山中。阳光斜洒的晨…  相似文献   

15.
汉高祖刘邦得天下之后,曾不无自得地说:“夫运筹帷崛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战,战必胜,政必职,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职天下也”~①单从这段话一般人可能认定刘邦有求贤似渴之心,虚怀若谷之魄,实际上,刘邦有较强的猜忌之心,他所称许的这左臂右膀,韩信被强加以谋反罪名,夷灭三族,今后世多少人为之扼腕叹息;良相萧何虽得以善终,但他为保全名位而屈身事上,从家人、家产的丧失到买地自污,用人格上的自我侮辱来委曲求全,让人觉得窝…  相似文献   

16.
黄宗羲(1609-1695年)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清代朴学“先导大师”之一,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至深且短的影响。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原君》篇里对于君主专制的极端不合理及其造成的危害,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他指出:很长时期以来,为人君者,都是些极端的自私自利者。他们把天下看作莫大的产业,可以传之子孙,受享无穷。于是,为了夺得这份产业,便不惜“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当他们登上皇帝宝座之后,又“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因之黄宗盖自然地得出了“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  相似文献   

17.
林州市(原林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东麓,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是安阳所辖的一个山区县级市,也是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的故乡。全市总面积2046平方公里,人口98万,辖17个乡镇, 537个行政村,其中农业人口占94.6%。60年代,林县人民修建了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80年代,林县十万大军出太行,大搞建筑业;90年代,全市大力发展农业和乡镇企业,谱写了“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的辉煌三部曲。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林州的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形成了普教、职教、成教三教统筹,农业…  相似文献   

18.
狂少年张飞     
传说“亡灵刀”能唤出乌江之战中项羽的八百余骑兵的亡灵,而每个亡灵都有着神奇的力量。因而谁得到“亡灵刀”,谁就能得到天下。围绕“亡灵刀”的下落,上至汉朝廷,下至草寇,展开了你死我活的寻找争斗。原为汉将的鲁料认定张飞是最佳人选,他指引少年张飞去常山找一个叫黄占的人,  相似文献   

19.
吴艳华 《沧州师专学报》2003,19(1):14-15,71
鲁迅杂文中有一个显在的命题——“苦”:“生”之苦与“战”之苦。这正是鲁迅先生执着一生的“路漫浸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思想个性与精神本质的具体写照。对“苦”的透视、剖析,“苦”中的挣扎、搏击,使鲁迅在虚妄与绝望中杀出一条“血”路,从而获得“过客式”的悲壮动人的精神拯救。  相似文献   

20.
文章本着探究长治经济欠发达、人的主观意识停滞陈旧方面的原因之目的,通过对源于上古的"太行精神"的形成、表现及其在现代生活中积极、消极作用的剖析,着重指出了长治人的"太行精神"花环背后和长治现代化改革不合拍的封建落后因素.进而以吕日周同志在长治的工作作风和发展战略思路为例说明一种现代化的"太行精神"的内涵和长治这个中国内陆中等城市现代化改革的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