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磊 《考试周刊》2012,(76):183-183
本文试图从教师态度对“后进”小学生学习的影响入手.着重探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态度之间的关系,得出两者是密切相关的.因而要想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后进生”的学习状况,提高“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关键在于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加强教师与“后进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尤其要对“后进生”注入更多的关心与爱。  相似文献   

2.
陶华山 《物理教师》2006,27(6):5-67
加强对“后进生”的研究,探索转化“后进生”的实践,是当前教育界面临的最实际、最紧迫的问题,也是新课标下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的严峻课题.“后进生”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笔者认为,无论是哪种、哪类“后进生”,也不管是何层次上的“后进生”,都只不过是特定受教育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欠缺,是按照学校的规范、学生的标准、老师的要求反衬出的不足。是“后面进步的学生”,具有相对性、暂时性和可补偿性.本文研究的“后进生”主要是指“绝对学业不良”型“后进生”,即我们日常说的“学业不良”。不包括生理和先天缺陷的学生.  相似文献   

3.
李浩军 《文教资料》2010,(31):129-130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能否转化好“后进生”,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而且关系到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本文从分析“后进生”产生的原因入手.探讨了影响“后进生”转化的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班主任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面对“德育后进生”.我们往往追求如何管住学生.而不注重如何去疏导学生,这样可能会对学生造成更大的伤害而失去转化他们的良机。去年,我碰到了一个“德育后进生”.他让我发现“好孩子是赏识出来的”这句话的巨大魅力,赏识确实是转化“德育后进生”的良方。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后进生是一个容易被教师、学校、家庭和社会忽视的学生群体。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帮助后进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尊重和宽容,给予后进生更多的关爱”,“教学内容尽可能联系生活实际”以及“采用激励教育模式.帮助后进生走向成功”等四个方面对如何激发和提高后进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行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6.
一个班级总会有“先进生”和“后进生”。作为班主任应鼓励和帮助“先进生”更先进.而重中之重又是想方设法激励“后进生”得到转化.甚至成为“先进生”.这是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性和责任心之所在。  相似文献   

7.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一个班里.往往有“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一般说,“后进生”学习基础较差,性格不稳。意志薄弱,而且常常自我原谅,自我放松。“后进生”由于在学习、自我控制能力诸方面比较差,而自卑感很强,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十分严重,加上当前社会的一些不良风气又成了转化“后进生”的主要障碍。如何转化“后进生”已是每个学校领导和教师在不断探索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是班主任一项非常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多年来我一直担任高年级班主任工作,深有体会。所谓的“后进生”就是纪律散漫、文化基础差、依赖性较强的学生。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要全面发展。在一个班里.“后进生”虽然不多.但难度不小.要改变他们身上的不良习惯,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之事。  相似文献   

9.
曾惠娟 《广东教育》2005,(12):17-17
提起后进生,许多老师都会认为他们是朽木不可雕,甚至说什么“想起就头痛.看到就心烦”。确实,后进生往往纪律差、学习差.两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后进生没有转化好,学校向社会输送的就是“次品”.就可能给社会带来隐患。  相似文献   

10.
后进生的教育一直是班级工作的难点,但又是班级教学提高不可或缺的部分.教育学上,“后进生”又称“问题学生”、“难教学生”,指在同龄人中,具有比较严重问题行为的学生,教育起来比较困难,我们俗称“差生”.  相似文献   

11.
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我特别注意后进生的转化问题.对后进生的成因及其对应的教育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偶得几点浅显认识与各位同仁切磋。  相似文献   

12.
“后进生”问题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难点,是教育中一个永恒的话题,是教师颇感头痛的一个问题,只要有学生存在,就会有不同角度、不同程度的“优”与“劣”的差别。“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情况错综复杂,解决的方法也必须是多种多样的。作为教师,大多都懂得转化“后进生”的方法很多,但要彻底“根治”并非易事,这需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时机.对症下药。本文试就“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许凤 《考试周刊》2009,(49):186-187
后进生往往是指那些品德差或学习差.或者两者均差的学生。虽然后进生在班级所占的比例小,但其活动量大。影响范围广,常妨碍班级各项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从而影响了整个班级的“高度”。所以,后进生转化工作对于班主任管理好整个班级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做好这项工作,真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觉得要做好三个“必须”。  相似文献   

14.
詹少玲 《考试周刊》2012,(92):173-174
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育”中,转化后进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心理障碍是影响后进生转化的重要原因.排除了后进生的心理障碍可以让教育更加有效、公平、和谐。驱除后进生的自卑心理,使闪光点得到充分展现;打消他们的戒备心理、逆反心理,让他们与整个环境融洽;排除他们的厌学心理.让他们重拾学习的信心;更要帮助他们勇敢地破除惰性心理.保持奋发向上的动力。只有心灵的通明,才能真正迎来后进生的光明的未来。  相似文献   

15.
邹松青 《考试周刊》2010,(15):222-222
根据从事班主任教育教学工作近二十年来的经验.我认为班主任工作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转化后进生。后进生面对来自老师、家长及社会的压力,倍感压抑。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转化后进生成为每一个班主任必须面对的问题。我在班主任工作中遇到过“箩底橙班”,有“旷课大王”、“烟酒大王”、“恶作剧专家”、“偷盗能手”。这些后进生,经过我的努力都成为合格的中学生。在现实工作中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6.
转化后进生是每个老师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难题,是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是直接关系到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育“四有”社会主义新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大问题.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名言的指导下.一学年的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17.
陈宏宝 《考试周刊》2011,(57):79-80
后进生的教育已经成为高中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难点。如何教育、转化后进生已成为摆在广大教师特别是班主任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作者首先从学生、教师两方面分析导致“后进生”的原因.其次结合教学实践,阐述“后进生”教育和转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顾俊 《考试周刊》2010,(12):140-141
新课改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核心理念,但随着英语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产生了许多后进生,后进生工作难做,这是普遍现象,后进生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它与家庭、社会、学校的影响,以及后进生自身素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后进生的形成有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和长期的积累过程。但教师对这一群体应给予一定的关注与尊重,本文作者通过对英语后进生的归因分析.总结了英语后进生的转化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9.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更肩负着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重任.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我们应“关爱一切学生,关爱学生一切.”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正视后进生,对后进生进行有效的转化.  相似文献   

20.
后进生.指的是那些在德、智、体、美等方面没有达到预定目标的潜能生。作为学生个体,后进生这个定义是相对的,也是暂时的。后进生类似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理应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爱护与引导。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后进生是在后天的生活与学习环境中形成的,他既不是天生的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