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不清是那位新闻老前辈说过这样一句话:“记者不为民说话,不如回家抱娃娃。”想不到这句名言竟成了我当记者的座右铭。几年来,我坚持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倾听群众的呼声,满怀激情写“读者来信”。4年多来,我在报刊、电台和广播站发表的800多篇稿件,有近三分之一写的是“来信”,受到新闻单位和群众的好评。我写“来信”的想法是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萌发的。1982年下半年,我调到咸阳市广播站后,一天,听到省广播电台广播说陕南农民大米多,有的吃不了便用来喂猪。我当时想,关中地区盛产小麦玉米,大米很少,何不写封  相似文献   

2.
郝丽萍 《视听界》2005,(1):78-79
美国语言学家DAVID COHLER曾把广播语言的实质概括成“为耳朵写话”五个字。这既是对广播语言特点最简要的总结,也是对广播工作者语言运用的最基本的要求。“为耳朵写话”,这是由广播的信息传播规律决定的。广播语言传播是传播媒体有声语言的传受过程,先有传播主体的有声语言创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名企业职工教育工作者,写新闻稿只是业余所为。在我偶尔写的一些新闻稿中,多是从普通人中抓取的一些“众人话题”。这些“话题”看似平常,但却具有新闻性,而且属普通人关心的“热门”,颇有写头。例如1994年,我写了一篇《众说纷纭话潇洒》的新闻特写,全文  相似文献   

4.
韩光智同志的意见很好,我基本上同意他的看法."话号外"这篇短文写于1957年的最初几个月,同年年底左右才寄给"新闻战线".写这篇短文的时候,国内已经有好几年没有看到号外了,把这一情况和解放以后无线电广播事业空前发达,广播网遍布全国的情况联系起来,就得出了由于无线电广播事业的发展"号外渐  相似文献   

5.
广播编辑,记者平的是语言文字工作,他们所写的广播稿是要通过播者的嘴说给人听的。因此,写广播稿,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写话。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们是革命党,是为群众办事的,如果也不学群众语言,那就办不好。”这是泛指,是指革命工作者,作为一个广播新闻工作者,学习领会这段话,有其特殊意义。我在做广播编辑工作实践中,积累了群众语言近四千句,计  相似文献   

6.
为了广泛征求听众对广播的意见,加强与群众的联系,我台1991年冬到1992年春,开展了一次时间长达5个月、规模较大的群众性的“评编、评播、评听”活动,全县有8000多人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共收到814名听众的960多篇稿件。我台从参评的稿件中,评出最佳“评编”稿件6篇,最佳“评播”稿件4篇,最佳“听众”6名。我们还从来稿中归纳出有建设性的建议70多条,有的整改已见到成效。我台开展的这次“三评”活动受到省、市广播部门领导的肯定。1992年,在全省首次召开的县级广播台(站)协作会议上,我台以《开门办广播,认真搞“三评”》为题所作的交流发言,受到了与会台  相似文献   

7.
初学写新闻稿时,因文化素质差。新闻知识欠缺,仅仅依靠零星看报学着写,凭一股热情投稿,换来的全是“泥牛入海无消息”。记得有个编辑在给一青年作者来信中说过,搞文字工作,要想一口吃个“大胖子”不行,得慢慢儿来,先写自己能写的。于是我便以“群众呼声”起步,又及时传播各种市场信息,继而发展到采写消息稿,形成了我写稿的“三级跳”。第一跳是以群众利益为主题。反映他们的心声,替他们说话。身在基层,群众的喜怒哀乐身同感受,写这类稿常常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于是便有一篇篇反映群众心声的篇章公诸于电台、报刊。从我发表的篇目看,25%的稿子都是反映这方面的。有呼吁架有线广播  相似文献   

8.
1992年我给省内外一些报纸写了50多篇“读者来信”,有38篇被采用。其中上中央级报刊的有4篇。有几篇稿子同时被好几家报纸采用。“读者来信”文体自由,易于触及实际。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只要碰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为群众排忧解难或鼓与呼的事情,我就穷追不舍,刨根问底地弄个明白,然  相似文献   

9.
关于改革成就的宣传,应是报纸、广播、电视经常的、大量的任务.可是,我们在这方面的宣传不尽如人意,有的给观众、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有不少象碗“白开水”淡而无味.这就需要研究如何宣传好改革的成就题。据反映,“小中见大”的宣传报道方法,比较受欢迎,效果也比较好。采用“小中见大”的方法,无论是消息、通讯或新闻评论,所说的都是群众看得见、摸得住的具体事,讲的入情入理,群众喜闻乐听。最近,河南电台在“新闻联播”节目里,播发了一篇《大家谈》小言论:《看“阳台”,话改革》。文中没一  相似文献   

10.
贵刊约写采写体会,内心感到十分荣幸和感激。笔者曾有十多篇作品在全省和全国广播优秀稿件以及中国新闻奖等评选中获奖,却从未写过一篇采写体会文章。对我来说,确实需要“回头看再前进”,总结自己采写体会也许比写好稿更需要、更重要、更迫切。其实,在我采写《“亚星”“奔驰”何以平起平坐》一稿之前,全国和本省各大媒体都报道了“亚星”“奔驰”合资合营的消息。这个新闻发布会是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我并没有参加。不过,我对这一新闻事件比较关注,一方面是因为对“亚星”的背景有所了解,国内曾有许多报刊称“国产大客车处临…  相似文献   

11.
说“气候”     
记得去年也是这个时候,我写了篇歌颂一位劳动模范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短报告文学,面呈给某报编辑。那位编辑看了良久,惋惜地对我说:“哎呀,这篇稿子写得倒是挺不错的,事迹本身更是令人感动。只可惜现在不是‘气候’哟……”。看到他那诚恳的惋惜之情,我还能怪他么?是“气候”不对嘛!一年之后,我把那篇旧稿从故纸堆里拣了起来,在文字上稍作改动,加了一个“新闻由头”,又送给了那位编辑。这次,他当即拍了板,说:“好,正是‘气候’,马上发!”果然,我那篇“大作”很快在报上刊登了。我这篇稿子“死而复生”的遭遇,两次都碰上了一个“气候”问题。那到底什么叫“气候”?我说不太清楚。一  相似文献   

12.
当你写完一篇稿子,请“三思而后发”:一思,假如我是一位读者,是否有兴趣看这条新闻,看后能否得到有益的启发?二思,假如我是一位编者,要考虑这条新闻有多大价值,里面有没有假话、空话、套话,有没有外行话、难懂的话?'  相似文献   

13.
6月22日,江苏省2002年度报纸优秀作品在南京评选揭晓,我撰写的评论《“人民群众亮红灯的不能过关”》荣获二等奖。至此,我写的评论已连续7年获省报纸优秀作品,其中二等奖4篇。不少同行问我有什么诀窍,我想我无非是比别人多  相似文献   

14.
初学新闻报道,要善于听取群众的意见,多学点“求医”术,这样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初我一开始写稿。就一个劲地拼命去采访,挑灯熬夜地写,第二天就火速去送稿,结果一连写了300多篇,投出去都是石沉大海。正当我准备“砸”笔时,一天我到城里去办事,路过一个专治疑难病的门诊部,被那长龙似的求医队伍所吸引,一个十平方米的“小不点”门诊部,为啥能吸引众多的人来这里?一位患者告诉我:“开始我的病被一家医院确诊为绝症,在我绝望时,有人劝我不要只盯住一个地方治,要多方求医。我只好多处求诊,直到我走了10多个医院,…  相似文献   

15.
从我的第一篇习作被印成铅字到现在,我坚持笔耕不辍地写报道已有12年。其中分别参加了军报举办的第五、十二、十三届新闻函授,目前共发表作品300多篇。如果要问我写新闻报道有什么“绝招”或“捷径”的话,总结这些年的“爬格子”经验,我的体会是:写新闻报道需要“三勤”。  相似文献   

16.
我喜爱“爬格子”,但寄出去的稿件,除偶尔收到几份退稿外,都中途夭折,奋斗几年,“三更灯火五更鸡”尽付之东流,令人灰心丧气,去年一朋友,给我推荐《新闻知识》,一册在手相见恨晚,从中看到了差距和写作上的缺陷,她便成了我的良师益友,使我慢慢在写新闻稿件中摸索出了一条路子,去年八月以来,先后有五十多篇稿件被县广播台、县报采用,中稿率提高到80%以上,有几篇还荣获征文奖,朋友问我经验,我说,我请的“家庭教师”《新闻知识》帮了我的大忙,受益匪浅。 现在,我坚持每期必读,还向几位新闻写作爱好者推荐订阅《新闻知识》。  相似文献   

17.
70年代刚开始“爬格子”时,就有亲朋好友提醒我:千万别写批评稿,那会闯大祸的。在此后近20年的笔耕生涯中,我也一直牢记这句忠告,谨小慎微,尽量报喜不报忧。虽然没出什么“笔头官司”,但总感到作为一名基层通讯员,除了报道各种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成绩外,还应当多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 一篇捅娄子的文章,不但改变了我以前“不写批评报道”的想法,还招来了上上下下一片称赞声,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1995年2月,我在下乡采访中发现:我县尚有29%的“绿条子”不能兑现。这些钱大部分是打工仔、打工妹们含辛茹苦积攒下来的…  相似文献   

18.
在编稿中,常会遇到稿件中说“绝话”、写“绝事”的问题,如“某村修建了一座平塘,该村从此就不怕旱灾了”;“某村种了一块甜玉米,当年就脱贫了”,等等。这些“绝话”,读者是很反感的,不光要责怪作者“说瞎话”,还要说:“报纸竟瞎吹”,引来很不好的社会效果。 那么,为啥会出现“绝话”呢?我以为有以下种种原因: ——为求反差,不顾其他。有人觉得用反差笔法写稿,是非明显,容易发表。于是,在写一个企业变化时,往往把企业现任领导者写得如何精明强干,而把前任领导者贬得一无是处,以此来衬托现任领导的能干。稿子还在编辑桌上,“麻烦”就跟来了。  相似文献   

19.
语言通俗方传远。一篇内容好的文章,语言越朴实自然,明白的人越多,影响和教育作用也越大。因此,在新闻写作中多运用一些群众熟悉的“口头语”,使文章通俗易懂,读者自然会增多。被评为1983年全国好新闻的人物通讯《妈妈教我放鸭子》(作者刘衡,人民日报记者),由于巧妙地运用了“口头语”,把先进人物写得活灵活现。这篇通讯文字朴实生动,读来琅琅上口,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一看标题《妈妈教我放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1月7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我采写的长篇通讯《“马铃薯博士”的马铃薯“情结”》。这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并不认为,这篇通讯就算写得好了;这篇通讯,也不是我自己最满意的一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