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炎冰 《钓鱼》2004,(20):23-23
凡是“钓鱼时拴在线上的能漂浮的东西”统称鱼漂,“作用是使鱼钩不致沉底。”可是悬坠钓组不同了,浮标不是漂浮,而是一半在水下,一半在水上:可以让钩沉底,也可以不沉底。过去是“鱼漂下沉,就知道鱼已上钩”(引文据《现代汉语词典》),现在是浮标上升、颠簸、上蹿下跳都可能是鱼已上钩,而且下沉有速度、幅度和力度的变化。浮标提升了鱼漂功能,把原来隐蔽的、不明朗的信号放大了,量化了。  相似文献   

2.
管察 《钓鱼》2009,(17):8-9
“台钓”之前我们对鱼漂的认识比较简单——钓鱼时拴在线上的能漂浮的东西,作用是使鱼钩不致沉底,鱼漂下沉,就知道鱼已上钧(《规代江语词典》)。现代钓鱼对鱼钩的沉底与不沉底另有看法,  相似文献   

3.
凡是“钓鱼时拴在线上的能漂浮的东西”统称鱼漂,“作用是使鱼钩不致沉底。”可是悬坠钓组不同了,浮标不是漂浮,而是一半在水下,一半在水上:可以让钩沉底,也可以不沉底。过去是“鱼漂下沉,就知道鱼已上钩”(引文据《现代汉语词典》),现在是浮标上升、颠簸、上蹿下跳都可能是鱼已上钩,而且下沉有速度、幅度和力度的变化。浮标提升了鱼漂功能,把原来隐蔽的、不明朗的信号放大了,量化了。四、浮标造型与工作方式与简单立漂相比,由标身、标脚和标尖三部分组成的现代浮标,最大的变化是标身上方  相似文献   

4.
马建华 《钓鱼》2005,(13):19-21
鱼漂与浮标在我看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其区别在于二者在钓鱼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顾名思义,传统意义上的鱼漂是漂浮在水面上用来反应鱼吞钩信息的,但如果用这种眼光去看待悬坠钓浮标则显得狭隘了。现代浮标除了具备传统鱼漂反应鱼吞钩信息的作用外,还具有通过调钓目数的变化改变钩饵同子线在水下的状态.通过标尾的细小信号变化探测钓点内鱼的密度以及鱼所在的水层深度;正确反应鱼饵在钩上的剩余程度和溶散量.通过控制标的翻身速度以适应不同鱼情的垂钓需要等等。这些作用在传统鱼漂上是难以得到体现的,因此,如果仅用鱼漂这样的名字称呼浮标是不准确的。  相似文献   

5.
悬坠钓法与传统钓法有哪些不同? 焦点集中在两个方面:坠和浮标。从坠钩平卧水底鱼咬钩移动铅坠到坠悬离水底,是因为浮标平衡了坠钩重量。钓组结构变了,信号也跟着改变。如果我们的认识继续停留在鱼漂概念上,用抬漂和黑漂去解释浮标反应的咬钩动作,必然会放弃许多有效鱼讯。一、从立漂到浮标鱼漂古已有之。渔者六物,竿、纶、浮、沉、钩、饵。浮就是鱼漂,但用“钓鱼时拴在线上的能漂浮的东西”无法解释钓鱼的技术演变,更不能说明鱼接近和触及钓饵时的状态,而这些  相似文献   

6.
范宁 《钓鱼》2004,(17):34-35
鱼漂,各地称呼不同。古代称浮:现代称浮子、鱼漂、钓眼等。它是钓者根据其反应了解水下鱼情、水情的标志,故有的钓者将其称之为“钓鱼人的眼睛”。  相似文献   

7.
范宁 《钓鱼》2004,(17)
鱼漂,各地称呼不同。古代称浮;现代称浮子、鱼漂、钓眼等。它是钓者根据其反应了解水下鱼情、水情的标志,故有的钓者将其称之为“钓鱼人的眼睛”。《体育大词典》、《钓鱼词典》将鱼漂分为二大类:一为散子漂;二为单子漂。散子漂为多颗粒状的浮力强的物体组成;单子漂为一根长或圆、扁的浮力强的物体组成。它们的形状和大小、多少不同,是适应于海钓、流水钓、深水钓、浅水钓以及钓鱼方法中的点钓、拖钓、浮钓、悬坠钓、旋钓等而制作的。本章就常用的鱼漂,尤其是当前风靡一时的单子大鱼漂的一  相似文献   

8.
唐伯虎和鱼     
(一)“鱼”诗引人入胜 明代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唐伯虎,从小在吴县(今江苏苏州)长大,习惯当地鱼米之乡的生活风俗。因此,唐伯虎做有不少“鱼”诗、“鱼”曲和“鱼”画。例如,他有专门描写垂钓活动的《烟波钓叟歌》:“太湖三万六千顷,渺渺茫茫浸天影,东西洞庭  相似文献   

9.
蒋青 《钓鱼》2003,(19)
一次在七里冲钓白条,用的是“白雪公主”3号鱼漂,漂尾直径约0.4毫米,考虑到是钓小鱼,采用“调二钓一”的方法钓灵敏,可漂子象是在跳水中芭蕾,根本无法把握提竿时机,改用“调二钓四”后,仍无济无事。无奈之下,换上自制的空心漂尾的硬身鱼漂,结果大有改观。鱼漂的反应沉稳,下扌屯或上浮提竿均能中鱼。后来,我在有小鱼捣乱或鱼儿吃钩积极时,均用空心尾鱼漂,避免了手忙脚乱,效果很好。误入苛求灵敏的误区已有些年头了,各种资料连篇累牍地介绍经验,大多也是谈如何钓灵,好像灵敏度越高越好。我也不例外,不管在什么条件下,总是把漂儿调得特别灵敏,…  相似文献   

10.
读了《中国钓鱼》2002年第七期北京单继全同志“逆风垂钓上鱼多”的文章后,对“风为鱼形成天然饵料食物源”的观点,颇有不同看法,借贵刊一角与广大钓友商榷。 逆风垂钓好上鱼,是钓鱼的一个基本常识,但一般人们只是“知其  相似文献   

11.
文龙 《钓鱼》2004,(24):15-15
竞技垂钓,在比赛后期经常会碰到一种吃钩动作很轻、鱼漂信号很小的鱼情。对付这种鱼情,讲究的是“以小制小”:用较小号的浮漂、钓线和鱼钩,调出最合适的灵敏度来应对。冬季钓鱼,鱼吃钩的鱼漂信号本来就小,而在鱼钓得很猾时,鱼漂动作就更难看准了。  相似文献   

12.
第129期《台湾钓鱼》杂志以《钓德重整此其时矣》为题,刊登了署名曾贤良的文章,文中以作者亲身经历与感受对眼下蔓延的挫鱼歪风进行了批评,呼吁钓友以健康的心态从事垂钓活动。 挫鱼是指不用装饵的几只或多只大而锋利的空钩,不用鱼漂,投入水后不断将鱼钩上下左右提动,待鱼钩扎进鱼体任何部位后,鱼在挣扎中又被其它鱼钩扎入,钩者此时即可提竿取鱼;挫鱼与人们常说的钩鱼、锚鱼实际上都是一回事,与钓鱼有着根本的区别。 钓鱼是项高雅文明的活动,获取的手段在于一个“钓”字。人们在垂钓中尽享其乐,也在垂钓中不断提高钓技。我们主张钓鱼,更提倡文明钓鱼。  相似文献   

13.
随着垂钓活动的不断普及,垂钓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和发展。在垂钓者中有的是为了“求鱼”和“食鱼”,专为鱼而钓,称之为初级垂钓者;有的是为了健身和休闲娱乐,称之为中级垂钓者;还有的是钓翁之意不在鱼,能达到忘我之境界,称之为高级垂钓者。上述三种人对垂钓活动的领悟程度依次提高,心理障碍逐渐减轻。在垂钓活动中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如下类型:垂钓新手由于缺乏垂钓基础知识和经验,不会备饵,不会选点,不会分析鱼情,缺乏主见,因而表现出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对于老钓手来说,垂钓知识和经验丰富,有主见,很少出现从众心理。因此,新钓手只要经过一定时…  相似文献   

14.
张炎冰 《钓鱼》2005,(7):21-21
古称浮子,现统称鱼漂,指的都是“钓鱼时拴在线上的能漂浮的东西”。“台钓”出现之后,我们发现,悬坠钓组使用的浮标不是漂着浮着,而是整体沉在水下,由一个浮出水面的标示杆来标志鱼钩状态和反应鱼讯,并因脚的长短粗细,以及材质的不同而影响线组运动。  相似文献   

15.
郭凤 《钓鱼》2003,(19)
如今,呼吁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保护鱼资源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仍然有“遭遇污染鱼”(《钓鱼》第18期)和“崩鱼”(《垂钓》第9期)现象的发生,而且在广大钓鱼队伍中这种行为是屡见不鲜。为了使我国的垂钓运动更加文明健康——金秋时节,又到了一年中垂钓的黄金时段,水美鱼肥蟹儿黄,对于热爱垂钓的钓友来说,这个时节正好可以大显身手,过一把钓瘾。而对于那些用垂钓来贴补生计的人来说,却是一次决不可错过的赚钱机会,自然也就要费尽心思来增大自己的捕获量,一方面可以让一家大小、左邻右舍有了下酒下饭菜,另一方面可以到集市上卖个好价钱。笔者决…  相似文献   

16.
垂钓之乐趣,不只是钓了多少鱼,而是当钓者钓上大鱼后与鱼之间的角逐与较量,才是更惊险、更奇妙、更有趣。哪怕把鱼钓上来再放到鱼塘也行。这就是垂钓的魅力。 去年7月的一天,我与大鲩(即草鱼)的一场较量,可谓“殊死搏斗”。那天早晨,我来到微山湖钓场,观察好地形,选位、打窝、挂饵、下钩,一场紧张有趣的垂钓活动开始了。我双手紧握鱼竿,两眼盯在鱼漂上,急盼着大鱼上钩。大约10分钟左右,窝内  相似文献   

17.
王啸 《钓鱼》2004,(3):51-51
钓鱼人没有不想钓到大鱼的,可是持手竿用悬坠钓法的人有时会“害怕”碰上大鱼,尤其是在售票鱼池休闲钓点的时候,鱼儿懒洋洋的吃口不好,用粗线、大钩、大漂钓就像扔在水缸中一样,漂儿一动也不动,用细线、小钩、小漂倒是能钓上几尾鱼来,可一但碰上大鱼就没办法了,断线跑鱼不说,弄不好再把价格昂贵的鱼漂“带”走,那可真是“欲哭无泪”了。虽然用失手绳可以缓解大鱼的“冲力”,但使用失手绳一是不方便,也没有持竿与鱼“搏斗”的那种“壮烈”。  相似文献   

18.
张先生在《悬坠背景下的鱼漂回忆与思考(七)》(见《钓鱼》杂志2004年第23期)中讲到关于阿基米德定律与剩余浮力的一些问题,笔者有不同见解,想与张先生商榷,并以此见解奉献给广大读者。一、阿基米德定律真的不能解释这些问题吗?张先生明确摆出了阿基米德的“缺陷”——不能解释调漂中的有关浮力的一些问题,“用阿基米德定律解释鱼漂,就说不清排开的水体对鱼漂产生的向上托的力量和鱼漂本身具有的向上浮起的力量。”“何蔚蓝先生不厌其烦地讲述剩余浮力,指的是鱼漂调整状态,即给了漂尖露出水面的目数多少以一个大众容易接受的解释。因为露出水…  相似文献   

19.
张炎冰 《钓鱼》2004,(3):28-28
我认为“钓不上鱼换支漂”包含两重意思,一是在洞悉鲫鱼摄食规律基础上,同一型号的鱼漂换规格:二是利用鱼漂的不同运动特征,规格相同换型号。目的一样,都是改善鱼讯,提高中鱼率。  相似文献   

20.
“鲢鱼吃酸食,鳙鱼吃酸臭食”,这是查遍几乎所有鱼类食谱书籍而得出的结论,而且我也曾得益于这个结论。 去年,我去附近一个收费钓场垂钓,一天只钓到一尾鲤鱼和一尾草鱼,且均不超过500克。临归前,一位旁观长者告诉我,这个鱼池深4米,主要养的是鲢鱼。回家后,我认真查阅了《中国钓鱼》杂志,使我大有领悟,鲢鱼是上层鱼,爱吃酸食,我在水底用糟食钓不到鲢鱼是理所当然的,何况池水很深。《中国钓鱼》上河北钓友张庆的一篇关于酸食大漂浮钓鲢鱼的文章,让我在下一次的垂钓中连连上鱼,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