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注重生产力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毛泽东、邓小平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运用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的内容极其丰富,其中突出的一个方面就是关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观点.在这方面,邓小平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的基础理论,又依据新的社会实践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述了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忠实代表的科学论断基于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论;立于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建设论;忠实于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为面向新世纪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理论;指明了当代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途径;进一步提出先进生产力标准的思想,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和意识能动作用的思想;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前进方向的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重要思想。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了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动力原理;深化了共产党价值观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总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这些新的思想创造性运用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其核心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中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又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科学的认识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其核心是生产力理论。邓小平生产力理论立足于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既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述了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忠实代表的科学论断,基于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论;立于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建设论;忠实于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理论,为面向新世纪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出发,论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生活水平才能提高,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得以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必将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步伐。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在社会主义要以历史条件为转移,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社会主义所有制、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等问题上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因此,它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要任务就是要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为此,就要首先发展生产力,必须要求在生产力上有一个跨越发展。生产力跨越发展既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实现生产力跨越发展是完全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科教兴国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学说;指明 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展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要求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提出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新思想,这是党的文献第一次提出“文化生产力”这个概念。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重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但有些内容已落后于形势的发展,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是政治教师的应尽职责。那么,思想政治课应对学生进行哪些文化生产力思想教育呢?一、文化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在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时,应告诉学生,文化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文化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3.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在全球化的时代,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可以跨越发展的。1.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力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2.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力跨越发展的历史通道;3.实行科教兴国,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力跨越发展的关键战略;4.坚持社会主义原则,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力跨越发展不可缺少的前提。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建党80周年的讲话中提出要“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的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际上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在21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不仅继承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生产力的思想,而且强调要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中心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发展生产力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三个有利于”是判断一切工作最根本的是非标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生产力的思想,为我们集中精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科教兴国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学说;指明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展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把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把计划和市场作为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的两种手段,从而把长期以来形成的对社会主义僵化的扭曲的认识提高到一个崭新的科学水平,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新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不仅继承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生产力的理论,而且强调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最根本任务,将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为首要内容的"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最根本标准,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  相似文献   

18.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要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同时还要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在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私营企业经历了非常复杂的历史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主要动因。近现代三次工业革命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这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关系社会主义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  相似文献   

20.
生产力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从生产力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地位、生产力的构成、发展途径、生产力发展与外部环境条件的关系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