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建设步伐也逐渐加快。自从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提示我国农村的整体社会文明程度已经成为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驱动力。近几年以来,我国已经统一了要始终坚定不移的推进城镇化建设,要真正把建设环境优美、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作为目标,搞好环境卫生工作,建设一个适合人们居住的美好家园。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逐渐加快,乡镇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乡镇环境卫生管理也衍生出许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正> 花卉是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标志,同时花卉是一种商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的进步,花卉已逐渐进入人们的物质生活领域,因此,发展花卉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也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新生的文明方式,生态文明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由于生态文明的诞生,人们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方面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社会的发展有着实质性提高。与传统的文明方式不同的是,生态文明强调的是人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的境地,这是由社会的主要矛盾所决定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物质的要求基本上得到了满足,因此人们更加注重生活水平的提升,这时生态文明的概念便应运而生。本文旨在通过介绍生态的相关理念,将生态文明的理念引入到林业发展中去,用科学的发展观看待林业发展,深入剖析我国林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并给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规划的发展使得城镇的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型城镇化发展使得农村人口不断的融入城镇,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城镇的发展进程在不断加快。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形势下,需要做好资源的配置工作,这包括国土空间资源、能源资源等。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后,居民城镇的建设的进度大大加快了,城市文明的传播速度也加快了。这有利于实现国土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是每个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不可抗拒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结合对利民开发区城镇化的研究,发现城镇化作为中国社会经济、文明发展的动力来源,其较为高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积极提高了农民收入,拉动了城镇内需,形成并完善了城镇产业链,实现了城镇与城市之间的良性关系。但城镇化进程中出现拆迁安置、规划建设不合理等导致的物质及保障问题,以及精神层面上缺乏认同感等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要扬长补短,强化优势,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鼓励和引导农民进行自主创业和再就业,提高中小城镇自身内需,并致力于提高农民的社会认同感,以推进更加合理有效的新型城镇化。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7,(22)
在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工业化、城镇化带给人类丰富的物质文明,同时也使人类面临众多资源、环境等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构成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把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出来。人们也开始在国家的导引下逐步从思想上深刻地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本文简述白城地区城镇化建设发展情况,希望对以后城镇化建设起到借鉴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7.
植物香料     
翔实 《科学中国人》1997,(11):28-30,38
植物香料是从芳香植物的不同部位提取的挥发性芳香物质。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如今,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香气飘逸的植物香料已经无处不在。值物香料作为源于自然的文明使者,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享受,而且是人类文明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加,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了农村可持续发展和新型城镇化顺利进行。鉴于此,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有必要研究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对策。这对于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型城镇化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加速了城镇化的进程,然而在城镇化的进程中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本文从环境伦理的角度对传统城镇化进程影响生态环境的弊端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新型城镇化的生态文明建设措施以及重大意义,从环境伦理的视角对新型城镇化的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周海荣  王谷 《科教文汇》2008,(14):199-199
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方式改善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但同时也在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引发了一系列心理、道德问题,并导致当今社会普遍的精神危机。所以,必须高度重视现代技术文明下人们的精神生活价值,关注人们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1.
城市的建筑就是城市的艺术和文化的最好展现,不仅是一个建筑物更是一种值得欣赏的景观,经济实力和自然资源构成了城市发展的新看点,是成熟和文明的体现,是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也是人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追求。滨海景观城市的塑造概念提出,是自然经济,社会经济效益集中优化,是创造城市特色、美化居住环境、发展城市旅游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2.
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方式改善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但同时也在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引发了一系列心理、道德问题,并导致当今社会普遍的精神危机。所以,必须高度重视现代技术文明下人们的精神生活价值,关注人们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3.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现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然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速又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出现了一定的冲突与矛盾。现代林业的发展,在新时代环境下被赋予了更高的期望与更高的要求,恢复生态建设成为了发展现代林业的首要话题。从生态文明的理念出发,林业的生态建设要想实现可持续化,则势必要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在充分提高对林业生态功能重视程度的基础上遵循自然发展之原则,以加快我国林业建设步伐并促进生态文明的不断发展。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浅谈生态文明理念的作用,并探讨林业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在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现代林业生态建设发展策略,旨在为相关学者开展对此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些许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产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形式,是实现国家繁荣昌盛,民族伟大复兴,人民安居乐业所不可跨越的重要阶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道路,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是十八大提出的党和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之一,城镇化对于维护社会的繁荣与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城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这一点在环境保护和生态维护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本文立足于目前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的现状,明确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存在的具体问题,探究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01—2020年统计年鉴数据分别构建城镇化与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对呼包鄂榆城市群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时空格局分析。结果表明:2001—2020年呼包鄂榆城市群城镇化整体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2010、2020年各城市城镇化指数差异显著,其中,经济城镇化子系统对其影响最大,城镇化水平呈现“东西高、南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2001—2020年呼包鄂榆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水平呈上升趋势,其中,区域经济增长对其影响最大,在空间分布上由“低值均衡”向“北高南低”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这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生活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但中国公民的不文明行为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有太大的改善。虽然倡导文明行为的宣传力度很大,但不文明行为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仍是随处可见。仅仅依靠道德教化来改变人们的陋习似乎并不容易。2012年深圳市人大常委会拟通过立法规范市民的文明行为,开了探索用法律的方式规范市民文明行为的先河。社会公德有没有必要法律化,在法理上有没有正当性,引起人们热议。在目前中国的情况下,无论从立法的角度还是执法的角度来看,社会公德法律化都有其正当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与提高,在基本生活得到保证的情况下,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而旅游成为了当下人们满足精神生活的热门选择,"黄金周"的出现更加推动了旅游的蓬勃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城市如此,农村也是积极地提升自己生活的质量,新型城镇化正在逐步的建立起来。有效地提升城市规划质量,才能保证新型城镇化速度的加快。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依照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照科学的方法努力进行城市的改造,共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加快。本文主要针对城市规划现状进行阐述,对新时期城市规划制定和管理的创新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迫切需要城市园林再现自然,植物色彩配置要顺乎自然。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6,(1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也颠覆了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尤其是在夏季,电风扇得到了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由于其价格便宜、易于操作、形式多样,所以受到了人们的大力欢迎,本文主要论述了电风扇的工作原理,希望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