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学习它与学习数理化在方法上是完全不同的,它没有公式、定理可遵循,很大程度上是靠理解记忆才能领会于心。但语文学科的教学对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在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文又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要想学生学好语文,首先教师要教好语文。如何才能教好语文,让语文课堂鲜活起来呢?笔者认为,教师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的过程,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也是让学生掌握、运用学习方法的过程。教师教学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学生学得如何是检验教学的唯一标准。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教好学生,语文教师既要研究教材教法,又要研究学生学习中的矛盾,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从研究学法中找出教学规律、改进教法。活教活学,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3.
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教好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在课外学好语文。语文教师每教一课书,每讲一方面的知识,最终需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去运用,去检验,去提高。所以,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课内外语文学列辅导。  相似文献   

4.
李剑平 《师道》2010,(1):42-43
兴趣,在学习上叫做求知欲,它是重要的学习心理,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学科学习,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更主动、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是教师的一项首要工作。很难想象,一个对语文学习毫无兴趣,感觉味同嚼蜡的学生,语文成绩能够有效地提高。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呢?我以为,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是必修学科,也是最能发挥学生综合素质的学科。对于小学教师而言,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于语文知识产生兴趣,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得学生在学习语文的道路上少走弯路,达到高效学习的效果。有效的教学活动实际上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所以教师不仅要担负起教学生的重任,还要把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作为教学内容,为学生学好语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步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尤其是给语文教学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它使语文教学空间更广、范围更大、资源更丰富,学生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拓展到学生生活的每一个方面,给教学双方都带来全新的思考。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些变化,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7.
古语云:教不严,师之惰。母语教育是一个民族的教育之基。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必要克服“师之惰”。现在各种纸质资料、网络资源相当丰富,一名语文教师把课备完整不难,备好则不易。语文是一门最好教也最难教的学科。因为难教好,似乎任何人都可以点评几句,指出不足。因而,我们在备课的时候,不仅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还要备思想。我们要有自己的观点、主张,才能引出学生创新的思维、思想的火花。  相似文献   

8.
李彩霞 《甘肃教育》2014,(13):55-55
正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工具性奠定了它的基础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从写好字,读好书,多积累这几个方面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让小学语文教学绽放最本质的美。一、写好字,打下学习语文硬基础1.要向学生讲清楚写字的基本姿势。教师要通过示范,让学生自觉地调整写字姿势,用正确的书写姿势进行书写。在日常的写字训练过程中,不断巡视并及时纠正学生的书写姿势,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并要达到真正的统一。过去,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传授语文知识上,学生被动地听,不能参加各种智力活动,实践机会少,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的主体作用受到排斥,因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往往落空。这就是语文教学那么多课时,教师花那么大力气,而收效甚微的根本原因。因此,语文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十分重视指导学生掌握语文的学习方法,努力教会如何学习语文,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关系。具体地说,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这就是“教什么”和“怎么教”。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中的“读”,从来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它是教师教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方法,也是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主要方法。不管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要保证其效果、效率,就必须坚持正确的“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是学习各门学科必须掌握的基础工具。因而,语文教师“教活语文课”有着重要的意义。钱梦龙老师早就告诫我们“一定要把学生教活”,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也指出:“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教活语文课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活”堪称语文教学法之精髓。可以说,语文教师教活语文课是使语文教学走出低谷的治本之举。  相似文献   

12.
教师要想教好语文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习兴趣,有些学生认为语文是一门很枯燥的学科,灵活性差,知识太死。小学语文教师责任重于山,要积极地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兴趣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课堂上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表达出自己在哪些方面有问题,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有侧重点了。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是一个自主积极的过程,而不是一个被动的强迫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摆到很重要的地位。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呢?为此,本文特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3.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教得好必须拥有超过教材十倍的专业涵养。"新时期语文教学的教育观是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学习主体是学生,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语文教学要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这些原则问题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再具体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教师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科学地实现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4.
孟平军 《考试周刊》2011,(83):43-44
语文是学生从小到大的必学科目,在长期学习中,学生觉得语文是最为简单的一门学科。学生轻视,教师教起来自然费时费力,学生也只见表面,不见效率。如何才能促进语文课堂变得既深入又有效呢?  相似文献   

15.
要想让学生学会教师所教的知识并且把它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最主要就是让学生有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得会、记得快,而且能够消化吸收再转化为自己的能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张文玫 《语文天地》2014,(31):75-76
语文一直都是主要学科,特别是现在,高考时文科的语文试卷是200分。按照道理学生应该重视语文,但是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敏感,不知从何学起,学得很被动,结果教师教得也很被动。我们一直都在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在高中阶段,在学习能力中最重要的就是自学能力。我们常说“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逐渐提高这种能力,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在语文教学中培养中学生课前预  相似文献   

17.
<正>好习惯成就人生,这是大家都明白的事理,但是好的学习习惯也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在后天的学习中逐渐养成的。叶圣陶先生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把它转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所以,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要有目的去逐步引导学生喜欢语文,积极学习语文。养成良  相似文献   

18.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中学语文教学方法也是异彩纷呈。事实证明,要当好一名语文教师,除了自己要有好的语文素养外,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这样才能体现学科气质,成就自己的魅力教学。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教好语文,如何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应该是每个教师都思考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应为学生创设愉快的语文教学情境,应转变教学方式,从学生需要出发,还课堂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才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直接和学生心灵对话的学科,它最贴近学生的情感和生活。传统的语文教学把教师和学生的距离拉得很大。教师教得多,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萎缩,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