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谢六逸先生是复旦大学新闻系第一任系主任。针对当时受众媒介素养低,对新闻信息批判接受能力缺失的现状,他提出在中等学校普及新闻职业教育。这一思想在当时和现在,都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闻职业形成于民初。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背景,我们发现新闻职业形成于民初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使然:当时新闻事业的繁荣为其提供了基础,知识分子的"边缘"意识是新闻职业形成的压力,职业认同是新闻职业形成的动力,制度自由是新闻职业形成的保障,职业行会是新闻职业形成的阵地。  相似文献   

3.
民国年间,中国新闻学界开始大力兴办新闻教育,燕京大学新闻学系堪称其中的佼佼者,但其从培养目标到课程设置都具有明显的异国印记。本文以燕京大学新闻学系为中心,揭示当时中国新闻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与特色。  相似文献   

4.
燕京大学新闻系是我国高校中较早成立的新闻专业,也是当时新闻教学的最优秀者。燕京大学新闻系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注重新闻道德培养、注重英语教育、充分利用多方资源等教育特点,为中国近代新闻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民生新闻”作为新闻学的一个新名词始于2002年,而事实上的民生新闻早在130年前就已经出现,即《申报》的市井新闻。《申报》作为中国最早也是影响最广的市民报纸,一直以关注百姓生活为己任,其市井新闻也是今日民生新闻之鼻祖。对《申报》市井新闻的梳理以及对《申报》市井新闻与当时上海社会的关系的分析有助于加深人们对当下民生新闻的思考和创新。  相似文献   

6.
这已经是许多年前的事了,那时我还是一所新闻学校的学生,因为班上办刊物,我去访问当时在师范大学社会教育系新闻组教书的赵友培老师。  相似文献   

7.
“小报”是中国新闻史上最先出现的民间报纸,起始于北宋末年,流行于南宋,是民间私自抄发的新闻传播形式,曾被当时的读者隐称为“新闻”。到了南宋,人们开始把这类非法新闻称为“小报”。  相似文献   

8.
“民生新闻”作为新闻学的一个新名词始于2002年,而事实上的民生新闻早在130年前就已经出现,即《申报》的市井新闻。《申报》作为中国最早也是影响最广的市民报纸,一直以关注百姓生活为己任,其市井新闻也是今日民生新闻之鼻祖。对《申报》市井新闻的梳理以及对《申报》市井新闻与当时上海社会的关系的分析有助于加深人们对当下民生新闻的思考和创新。  相似文献   

9.
海明威是一位伟大作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和极有个性的新闻记者。他在长期的新闻写作生涯中形成了独特的新闻写作风格,被称为"海明威式的新闻"或"反式新闻",他的行文反映了他当时摆脱传统新闻写作的套路,大胆运用文学技巧,敢于展示个性及他追求写作效果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即时性新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即时性新闻的传播媒介也经历了多次转型,即时性新闻传播从单向线形传播模式到双向循环传播模式,再到整体互动传播模式,它总是与当时社会条件下最快捷的传播媒介连在一起.随着人类对即时性新闻的不断追求,即时性新闻的传播将会逐渐退出传统媒介,从而转向更为便捷的整体互动的新型媒介.  相似文献   

11.
章太炎是近代著名报人,他的新闻思想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同时融合西方报刊理论,提出很多独到的见解,如,利用报刊舆论,立足新闻事实,提出独立见解,中西合璧,提倡新闻自由,对当时的报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社会革命舆论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对当时社会进步起到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章士钊是我国近代新闻史上的重要人物,一生参与或主办的报刊达30余种,其新闻实践和思想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该文总结了章氏的主要新闻思想,即反对制定报律,主张言论出版自由;坚持言论独立的办报思想;主张建立“新闻托拉斯”;阐述政党政治与新闻之间的关系;重视读者意见;反对报纸攻击个人隐私及重视培养新闻人才等。在此基础上,对章士钊新闻思想的来源、特色和影响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作为一代世纪伟人 ,作为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和导师 ,非常重视和关心党的新闻工作 ,有力地指导了当时的革命斗争实践 ,具有更大的新闻价值 ,同时 ,也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出租车上     
那天坐出租车,司机是个三十来岁的先生,一直开着收音机在听新闻,我好奇:"你喜欢听新闻?"他点头":我晚上回家看电视也喜欢看新闻。"大概看我像是可与言者,他便侃侃而谈,从当时刚刚结束的两会,到中国经营瓜达尔港,全是国家大事,说得头头是道,听得我又惊又喜。  相似文献   

15.
“通才办报”、“史家办报”、“政治家办报”是中国新闻人才观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这三种理论的侧重点虽各有不同,但相互之间却有着一定的联系。它们对于培养当时的新闻从业者发挥了各自的作用,对今天的新闻工作仍然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湘报》及其转载各类新闻报道的内容及其意义,对原始文献进行考证和统计,结果表明,《湘报》是戊戌维新运动时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湖南长沙创办的一份以言论为主的报纸,同时也大量转载了国内外其他权威媒体的新闻消息和评论,主要包括时事政治新闻、新闻时事评论、自然科技新闻和商务经济新闻等。《湘报》转载的新闻报道对当时湖南整个社会风气的开化和推动湖南近代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电视连续剧《走西口》的新闻叙事表现出为革命办报、集中领导、秘密发行等特点,这些特点是当时革命环境下的产物,是革命媒介对当时生存环境的生态适应,是环境选择机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张清平 《河南教育》2009,(10):10-11
记得那是1977年的秋天,我从工厂每天准时播送新闻的高音喇叭里听到了国家恢复高考的消息。当时,我在这个从东北搬迁到内地的三线工厂里当画线钳工。  相似文献   

19.
新闻价值的评判是一个价值评价问题,在传播学发展历程中,价值评判的标准不断地嬗交。从自由报刊主义理论到社会责任论,从客观主义理论到新新闻主义,在媒体、社会、个人之间的权衡中,媒体评价新闻的标准也不断改变,从主体属性的评价到客体属性的评价,对于新闻价值评判标准的探索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文章认为新闻价值的产生,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因素。而新闻价值在新闻人具体的运用中,更多的应取决于媒体自身的特点、事件本身等因素。  相似文献   

20.
韩寒 《学习之友》2010,(7):19-20
在昨天,我看到了一条新闻,新闻说我候选了《时代周刊》的两百个影响全球的人物。当时我正在我们村里挖笋(我挖的是自己家的),没怎么注意,后来回去一看手机上有不少的短信,问我对此事的态度,我没有想到大家还比较关心,在这里我就做一个统一的回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