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人到郊外,远处有一匹奔跑的马。你指着那匹奔跑着的马说:“你快看,那是一头多漂亮的鹿啊!”如果旁边有人……且看以下逻辑推理:1.如果旁边的人没有给你一点面子及时纠正说“:那是马,不是鹿!”那么说此话的人一定是你的父亲。尽管很严厉,但很疼爱你。2.如果旁边的人在纠正你错误的同时仍然担心你不懂,在没完没了地唠叨:“那是一匹马,不是鹿。你怎么能将马认成鹿呢?虽然说马和鹿都有四条腿,都会奔跑,但你要清楚马就是马,鹿是鹿,马永远都成不了鹿,鹿也永远成不了马……”那么说此话的人一定是你的母亲。尽管她懂的不够多,也不能简单明了解释…  相似文献   

2.
1.传说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十万大军的粮草堆在剑阁,道路难走,靠车、马运输很艰难。诸葛亮召集军中工匠一千余人,制成了神奇的“木牛流马”,昼夜运输。这个故事记载在《三国演义》中,可惜的是,古代人没有留下任何实物史料,“木牛流马”成为千古之谜!2.神奇的“木牛流马”发明1000多年以后,意大利有位科学家制造出一匹“机器马”,这匹“马”的腿长1.45米,一般每小时可以行走6公里,最快可以达到10公里。3.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美国研制的“机器马”由精密电脑控制,它可以从容爬坡、越过沟坎,时速可达13…  相似文献   

3.
从古至今,人们的观点常常只限于常理。像天就是蓝色的,不可能是红色的;护士只能是女的,不能是男的;男人当皇帝顺理成章,女人当皇帝大逆不道。这是为什么?因为人们的思维缺乏想象,缺乏创新。我要说,马是蓝色的。“马是蓝色的吗?”毫无想象力的人怀疑,并试图查找依据,寻求科学的解释。“马可以是蓝色的!”稍稍有想象力的人回答。他牵来一匹马,涂上蓝色的油漆。“马为什么不可以是蓝色的?”具有想象力的人回答。他拿起蓝色的笔,在纸上画了一匹蓝色的马。就是这样,只要你有创新精神,有敢于向传统挑战的勇气,任何事情都不是没…  相似文献   

4.
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日本著名画家冈山应举创作了一幅《马食草图》。一位农夫见画后,问道:“你怎么画了一匹瞎马?”画家颇为惊奇地辩解说:“你怎么知道是瞎马,它的眼睛不是睁着的吗?”农夫说:“马在吃草时,必须把眼睛闭上,这是为了使眼睛不被尖草划伤。画中的马睁着眼睛埋头吃草,准是匹瞎马。”画家愕然。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细节的失误会导致整幅绘画作品的一失败。[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说“匹”     
汉人应劭在解释马为什么称“匹”时说:“马称匹者,俗说:相马比君子,与人相匹。或曰;马夜行,目明照前四丈,故曰一匹。或说:度马纵横,适得一匹。或说:马死卖得一匹帛。或云:《春秋左氏说》:‘诸侯相赠,乘马束帛。’束帛为匹,与马相匹耳。”(《风俗通义校注》)大文论家刘勰对应氏的解释颇不以为然,《文心雕龙·指瑕》有云:“若夫注解为书,所以明正事理,然谬于  相似文献   

6.
白马非马     
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则诡辩.牧马人对学者说:“我的这匹白马是世界上真正的马!”学者摇了摇头:“你的这匹白马根本就不是马!”牧马人以为学者在开玩笑:“你说我的白马不是马,难道是头牛?”学者答:“白马非牛是对的,白马即马却错了.”牧马人问:“那是为什么呢?”学者反问道:“如果你的这匹白马也称马,那么天下的马称什么?”牧马人陷入了极大的困惑.同学们,你听清楚了没有,牧马人与学者辩论的焦点在哪里?——高中数学第1讲可从这则诡辩讲起:牧马人所说的马是“马的个体(元素)”,而学者所说的马是“马的群体(集合)”.白马非马@万尔遐…  相似文献   

7.
【命题形式】阅读下面这则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于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之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马价则十倍。请以“伯乐与马”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写作提示】此篇作文,可以发表感想,可以编撰故事,也可以抒发情感,只要围绕“伯乐与马”这个话题即可。但是,以下几个角度应该注意:其一,一匹骏马,在市上卖了三天无人过问,世人不识马,致使许多骏马都这样被埋…  相似文献   

8.
失败亦从容     
李霞 《云南教育》2008,(7):75-75
在日本高知县有一匹妇孺皆知的赛马“春丽”,它是一匹连战连败的雌马。这匹已经8岁的马,之所以成为世界名驹,并非因为它跑得很快,而是6年来它一直拼命跑,却从来没有过第一。春丽从1998年11月首次出场比赛后便每战必败,但它依然坚持不懈。于是人们都为它加油。为了能买到春丽的彩券,人们宁可排队等上两个小时;还有人要帮春丽拍电影,请春丽担任“女主角”。人们对它的喜爱之情已经超出了人对动物的感情。  相似文献   

9.
三女婿夸马     
夸张是突出事物特点、表达强烈情感的一种修辞方法,它可以从大处夸大,如“燕山雪花大如席”;出可以从小处夸大,如“心眼比针眼还小”。此外,还可以从时间上夸张,如“一女婿夸马”。据说,塞外有个财主从街上买回来一匹宝马,三个女婿闻讯都赶去祝贺。他们想拍老丈人的马屁。便尽量往好处去夸。  相似文献   

10.
烟与酒能使人痴迷成瘾,使人成为“烟鬼”与“酒徒”,可你知道在动物中也有这样的“烟鬼”与“酒徒”吗? 日本有一匹嗜好香烟的马,而且上了瘾,一日不吸烟,它就一日不动,懒得工作。这匹马就在日本鹿儿岛县萨摩郡  相似文献   

11.
论教学策略     
一、教学与策略 《史记》上有一个“田忌赛马”的著名故事。齐王要和田忌赛马,规定每个人各从自己的上、中、下三等马中各选一匹来比赛。约定每胜一匹获千金,输一匹付千金。此时田忌的谋士孙膑为田忌策划对策,他让田忌的下等马与齐王的上等马比赛,上等马与齐王的中等马比赛,中等马与齐王的下等马比赛,结果田忌三战二胜,获千金。——这是运  相似文献   

12.
释“匹”     
“匹”有多种含义,既有“合”的意思,故有“匹配”一词,又有“势均”、“齐等”之义,故有“匹敌”一词。此外,还有其它含义。这里,着重谈谈“匹”作为人、马、布帛的计量单位的来历。布帛四丈为一匹(疋)。《汉书·食货志》云:“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  相似文献   

13.
成语故事     
按图索骥春秋时候,秦国有个叫孙阳的人,擅长相马,无论什么样的马,他一眼就能分出优劣。他常常被人请去识马、选马,人们都称他为伯乐“(伯乐”本是天上的星名,据说负责管理天马)。有一次,孙阳路过一个地方,忽见一匹拖着盐车的老马冲他叫个不停,走近一看,原来是匹千里马,只是年龄  相似文献   

14.
按图索骥     
春秋时候,秦国有个叫孙阳的人,擅长相马,无论什么样的马,他一眼就能分出优劣。他常常被人请去识马、选马,人们都称他为伯乐(“伯乐”本是天上的星名,据说负责管理天马)。有一次,孙阳路过一个地方,忽见一匹拖着盐车的老马冲他叫个不停,走近一看,原来是匹千里马,只是年龄稍大了点。老马拉着车艰难地走着,孙阳觉得太委屈了这匹千里马,它本是可以奔跑于疆场,可以发挥更大作用的宝马良驹,现在却默默无闻地拖着盐车,慢慢地消耗着它的锐气和体力,实在可惜!孙阳想到这里,难过得落下泪来。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会相马,使千里马不再被埋没,也为了自己一身…  相似文献   

15.
新春游艺宫     
一、请你在下图的空格里,填上适当的字,使每一横格组成两条成语。 二、“马”字灯谜 今年是马年,下面是一组带“马”字的灯谜,各打一字。 1.门里一匹马;2.一匹奇特马;3付出一匹马;4.留下一匹马;5.一匹中华马;6.加上一匹马;7.一匹美丽马;8.又来一匹马;9.各种不同马;10.大家来猜马。  相似文献   

16.
<正>米小扬和张无计走到曹操身边,抱拳道:“拜见曹丞相!”曹操浑身湿漉漉的,就像一只落汤鸡。他站起来,握住两个人的手,热情地说:“两位小兄弟免礼!来人,备马!”士兵们牵着两匹马走过来,米小扬和张无计艰难地爬上马背。曹操跳上一匹高头大马,与两个人并辔而行。刚才他还在号啕大哭,现在却是一副踌躇满志的样子,变化之快,真是令人叹为观止。“不知道两位小兄弟是哪里人?”曹操说,“看你们的装束,似乎不是本地人。”“岂止不是本地人,我们根本就不是本时代的人。”米小扬暗自嘀咕一声,笑嘻嘻地说,“曹丞相,您有话就直说,用不着拐弯抹角。我猜,您是想问我们为什么知道夏侯渊将军会来救您,对不对?”  相似文献   

17.
要成功地参与社会竞争,就不可能不与人发生种种联系。与人的联系是离不开情感因素的。事业的成功与否,智商不是绝对因素,其它各方面,包括情感控制能力,也是起决定作用的。情感控制包括自我控制和对他人以及局面的控制,这种能力的培养就是对“情商”的培养,电大要为21世纪培养应用型人才,“情商”的引进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公孙龙是战国时期的逻辑学家(名家)。有一次他牵着一匹马通过关卡,守关的士兵说,牵马的人不准过关。公孙龙说:“我牵的是马吗?我牵的是一匹白马啊。”守关的人没有办法,只好让他过去了。“白马非马”是公孙龙  相似文献   

19.
我曾在一本书中看到过这样一则故事:擅长写生的画家冈山应举创作了一幅《马食草图》。有位农夫看后实话实说:“这准是一匹瞎马。”画家分辩说:“它的眼睛是睁开的。”农夫笑着答道:“正因为它睁开眼睛,所以才是瞎马。不  相似文献   

20.
相马与赛马     
“伯乐相马”成为选贤任能的美谈,已流传数千年,一直得到人们的交口称赞。无论是封建时代的国君,还是当今的领导干部,当他们任用了一些经他们所发现的人才之后,便欣欣然以伯乐自居,而被选中者则成为人们所艳羡的“千里马”。然而,正如韩愈在《马说》中所写的:“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尽管人才到处都是,但因伯乐太少,有幸能成为“千里马”的却寥若晨星。“伯乐相马”的另一大缺陷是主观因素起了太大的决定作用。不是曾有这样一则笑话吗?某人为卖掉一匹平庸的马而请出了伯乐,伯乐只绕着马转了一圈并点点头,结果此马立刻身价百倍。由此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