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加强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入了依法治国的新时期。法制新闻,作为新闻学中的一个新种类应运而生,各种法制报刊犹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竞相发展。它们努力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政法工作的方针、政策,总结推广经验,传播法律知识,为提高广大群众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促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日趋完善,法制新闻也成为一个热门,各类报刊为增强可读性、扩大读者群便竞相刊登法制新闻,大量的法制新闻不断涌现.那么,法制报如何保住自己的阵地,办好法制报理论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办好法制报理论版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突飞猛进,在立法、司法、执法、普法、法学理论研究、民主政治建设、依法办事、依法行政、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和规范市场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而法制报的办报宗旨就是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服务,普法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重要的一环,普法需要法制新闻,法制新闻推动普法,而法制报理论版是向全体公民普及法律常识,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岁末年初,人民日报编委会多次研究酝酿在今年第一季度内调整报纸版面。为此,记者约请人民日报总编辑谭文瑞谈了这次改版的有关问题。现将谈话记录摘要整理发表。记者:请介绍一下调整版面的安排。谭:第一季度内,人民日报的版面内容将作较大的调整,初步设想是: 一版国内外要闻(包括重要评论、新闻特写) 二版国内新闻(包括言论专栏) 三版文化生活、社会生活、体育四版国际新闻(包括短评论和有时间性的国外记者通讯) 五版国内专页(包括经济、政法、科教方面的分析性深层次报道) 六版理论、来信、文艺评论、文艺作品、  相似文献   

4.
普及法律知识,进行守法教育,是我们报纸宣传的一项经常而又重要的任务,从广义来说,这也是法制建设的组成部分。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报刊上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也有了相应的加强和改进,通过年度新闻评奖活动我们可以看到,每年都有一批优秀的法制新闻作品出现,这篇《猫猴马引出的“官司”》,就是我省1991年度涌现出的一篇比较出色的法制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信息     
人民日报·海外版调整版面为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和海外读者的需要,人民日报·海外版自5月起对版面作了适当调整。一版仍为要闻版;二版由言论专访改为经济版;三版由经济版改为政法文教版;四版由政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法制报是去年八月创刊的一张四开周报。它以宣传法律、报道法制建设情况、传播法律知识、介绍司法工作经验为主要宗旨,向国内外敞开发行。在法制建设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发行量已由创刊时的11万份增加到46万份。中国法制报是我国当前唯一的一张专门宣传法律的报纸,在促进我国法制建设的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报纸创刊不久,就遇上了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的重大政治事件。中国法制报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对新华社发的重大新闻,用“摘要”或精编“综合消息”的方法处理,以便腾出版面,多刊登些自己采写的专稿。这期间,他们发表了《社会主义法制的伟大胜利》的社论,以及《判处江青等罪犯刑罚所依据的法律条文》、《从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看辩护律师的作用》等稿件,解答了人们关心的法律方面的问题。配合了整个宣传,受到了读者的赞扬。这个报纸很注意及时地报道我国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7.
一个大城市党委的机关报,应该怎样来组织安排版面呢,我们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摸索过程。这里谈谈我们的一些体会。以工人为主和兼顾其他阶层的读者中共广州市委给广州日报提出的以工人为主兼顾其他阶层人民的方针,如何在版面编排上正确地体现出来,是我们在实践中长期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过去,为了体现这一方针,我们在版面分工上适当地安排了工业和其他报道的比重:一版是以工业为主的要闻版;二版是经济消息;三版上半版是政法、文教、卫生等消息,下半版是副刊;四版是国内外新闻。至于如  相似文献   

8.
法制新闻是以宣传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为中心内容,并为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服务的。法制新闻的显著特点,在于它具有民主意识和法律意识的鲜明性,体现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公正性,以及严格符合宪法和法  相似文献   

9.
山东大众日报从5月2日起对部分版面进行了调整和改进。调整和改进后的版面,一版仍为要闻版,二版为经济综合版,三版为政教文综合版,四版为时事版。版面调整以后,一些专版撤销,四个版均由总编室、时事部当日组版,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各版的专栏稿由各部提供,以服务性见长,同时也大致确定了经济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等诸方面的发稿比例,避免宣传上的失衡,并对会议报道进行了一些改进。读者反映,这一时期的大众日报,版面活了,信息量  相似文献   

10.
政法报道略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政法报道是指法律宣传、公安司法部门的工作和涉及法律范畴的新闻事件的报道。 政法报道作为新闻报道的一部分,既具有新闻报道的共同属性,又有其特点。法律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严肃的统一性、强制性和规范性。涉及法律范畴的新闻报道也该服从、服务于法律的需要而具备与法律相接近的属性。政法报道在具备真实性、可读性、时效性的同时还应具备规范性、准确性和针对性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政法报道的分量增加。这对  相似文献   

11.
柏士文 《新闻三昧》2003,(11):37-37
一般情况下,企业报的版面是这样设置的:一版是要闻,二版是综合新闻,三版是经济新闻,四版是副刊。就这四个版面相比较而言,综合新闻版实际上处于不轻不重的位置,内容杂,俗称为“杂货铺”,其他版面上不了的稿件都可以上综合新闻版,是“一块不好耕作的田地”。虽然综合新闻版的位置“不尴不尬”,但报纸又不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李瑞环同志关于新闻工作的讲话,都强调了新闻舆论的正面宣传问题。对于报纸来说,新闻报道的正面宣传,既指正面宣传的新闻内容,也包括报纸版面的正面导向。因为一条新闻只有通过版面设计安排之后,才能见报,才能使读者接受新闻影响。版面编辑通过选搞和编排手段,可以强化或弱化新闻内容,从而影响读者去选择和阅读新闻,直接影响社会效果。这就是版面导向。例如,把一篇新闻安排在一版头题与放在一版右下,其宣传的效果就大不一样,前者强势,后者就显得淡化。版面还可以通过制版题、线框、标题等多种编排手段来强化或弱化新闻。由此可见版面导向是报纸新闻宣传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3.
法制新闻,笼统地讲就是涉及法律实施过程的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在地市级党报版面上,法制新闻属于社会新闻,见报率较高,几乎是社会新闻版面上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14.
山东大众日报从5月2日起对部分版面进行了调整和改进。调整和改进后的版面,一版仍为要闻版,二版为经济综合版,三版为政教文综合版,四版为时事版.版面调整以后,一些专版撤销,四个版均由总编室、时事部当日组版,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各版的专栏稿由各部提供,以服务性见长,同时也大致确定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深入发展,法制新闻呈现出日益繁荣的景象。作为党的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制新闻,以其得天独厚的题材,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无可比拟的可读性,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它以独特的形式和视角,全面报道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成就,深入宣传我国的法制法规和有关知识,推动全民普法活动的广泛开展。同时,法制新闻还充分发挥其他特有  相似文献   

16.
今年1月1日。黑龙江省委批准黑龙江日报由对开四版扩为对开八版。版面的扩展,为加大改革开放宣传分量提供了方便条件,但是真正搞好这一宣传,不单是量的增加,更重要的从编辑思想、宣传布局、版面安排和报道的活动方式、报道内容有一个大的变革,也就是说,要用改革的精神去宣传改革开放。今年以来,我们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搞好布局,追求总体效果省委机关报具有综合性、多功能、开放型的特点。扩版后的黑龙江日报,设置五个新闻版,轮流刊出16个专刊,在版面设置上就考虑到从不同角度和  相似文献   

17.
自一九八四年五月《河南日报》创办“政法之窗”专刊以来,至今已刊出一百一十多期。它在宣传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方面发挥了作用,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广大读者的好评。“政法之窗”坚持宣传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传递法律信息,揭露和抨击违法犯罪行为,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普及法律知识,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刊方针。广大读者称“政法之窗”是宣传政策法律的园地,普及法律知识的窗口,传递法制信息的桥梁,提供法律服务的益友。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宋照肃同志撰文称“‘政法之窗’”用生动的典型案例教育人们学法、守法、依  相似文献   

18.
这些年来,在党报新闻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党报理论宣传的改革创新却在诸多方面等待着我们去努力。本文从如何改进党报理论版版面枯燥、可读性较差的现实,提高理论宣传的传播效果,增强党报理论宣传的说服力、感染力、亲和力入手,探讨增强党报理论宣传效果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本报是一家以宣传全省政法工作和法制建设为主旨的法制类专业报.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经济生活中的一系列运行规则,开始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所谓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也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作为一家法制报,如何适应这种变化,用法律的眼光审视经济领域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现象,把报道的触角伸向与广大群众息息相关的“生产、交换、流通、消费”领域,并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维护生产厂家、销售企业特别是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是我们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1993年3月,我国的《产品质量法》颁布,又逢“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本报决定开办“消费者,请向我投诉”专栏,以期藉此在经济与法制的交叉点上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20.
经上级批准,《北京晚报》从今年7月1日起,由原来的每天四开四版、周末周日四开八版,改为每天四开八版。这次扩版的指导思想是:坚持晚报的党性原则,突出晚报的特色,扩大信息量,增强可读性和服务性,进一步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扩版后的北京晚报,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一、新闻信息量大幅度增加。扩版以后,每周的版面从原来的36块版增加到56块版,绝大部分为新闻版。因此,人们所关心的社会新闻、经济新闻、文化新闻、体育新闻,每天都有一块独立的版面。加上一版要闻版,每天有五块新闻版,能够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