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包括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高职教育在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注重培养大学生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价值准则培育好了,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随之也就会好转,有利于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的实现。同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形成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是我们采取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以及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提供了人才培养的丰富内涵,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积极构建高校德育工作长效机制,才能真正使高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无论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还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导向和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都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征,是传统民族性的现代化表达,它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先秦儒家思想。发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族性维度上的思想资源,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倡导"分别揭示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核心基础,融入学院核心价值观。1.注重课程渗透,使课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突破现有研究框架的束缚,首先确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三个测量维度: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个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四种价值取向;公民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类价值准则。然后需要采用结构方程分析代替一般回归分析,建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评价的结构方程模型,估计量表的变量结构和变量关系,允许自变量和因变量在一定范围内的测量误差,以此来弥补传统回归分析在价值观认同测量方面的不足。基于521名大学生实证调查个案的研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取向和准则三个维度上,结构方程模型中的路径分析数据显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测量维度包含的各自四类价值观念的认同水平不尽相同。从整体上看,12类价值观念互相影响的强度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进一步分析认为,国家层面上的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最高层次,借助社会层面上价值取向包含的四种价值理念的中介作用,国家倡导的价值目标对大学生自身的价值准则发挥正面的积极影响。针对这样的价值认同结构和发展路径,培养和提升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需要以爱国主义为中心,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以利益协调为重点,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在全社会的主导作用,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体现了中国梦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内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有足以支撑梦想的价值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中国梦所要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也是共建共享中国梦的精神保障。  相似文献   

7.
在行政法治建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它包括行政组织法和部门行政法两个维度。行政组织法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包括将国家价值目标元素融入立法目的、国家价值目标与社会价值目标元素融入立法原则、公务员法律规范上核心价值观的融入三个层面。部门行政法上的核心价值观融入则集中体现为以核心价值观重塑教育行政、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公安行政、以核心价值观强化民政行政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在价值理念上树立的一面旗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追求的价值取向、价值理念、理想信念、精神状态、行为规范。作为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状况,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认同是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同,在宏观层面上,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促进高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在中观层面上,有利于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微观层面上,引领大学生发展方向,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价值目标。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首先遭遇极端个人主义的冲击和挑战。在理论和现实双重层面上反思和批判极端个人主义,将成为培育与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文化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的复兴实践和理念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孕育、生成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华民族复兴在认知、价值和战略三个层面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价值。在认知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总结和基本内核;在价值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文化软实力、民族精神和价值导向,确保民族复兴的信仰方向;在战略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和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价值理念。探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民族复兴问的关系,有利于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核心意识形态在中华民族复兴中起到的话语主导、精神引领和信念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价值层面。以这三个价值层面为维度进行调研,发现近年来高校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对实现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的历史使命感不强;对培育社会层面价值取向的内涵理解不深;对遵循公民层面价值准则的文化修养不足。高校应当根据不同层面价值观培育的特点和规律,在阐明价值观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学校的价值导向机制、学生关爱机制、实践养成机制、文化传承机制等配套措施,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2.
引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要透彻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在理论层面取得大学生的高度认同;着力丰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式和内容,在实践层面引领大学生内化外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导向作用,在价值层面引领大学生将青春梦融入中国梦。  相似文献   

13.
张晓玲 《考试周刊》2014,(32):170-170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做了高度的凝练和概括。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在公民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这三个层面共12个词,24个字,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我们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依据和准则。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寄托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学生阶段是价值观萌芽和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不仅关系一代人的健康成长,还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角度划分,中国梦是其目标维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其价值维度。中国梦的主体分为国家、民族及个人三个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包括"三个倡导"。中国梦用共同梦想的方式勾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与方向。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因而中国梦内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整个社会的价值理念,是中国梦的价值支撑和思想保证,因而承载了中国梦。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依存,在互动中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中国传统的价值理念受到西方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导致人们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趋势,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核心价值观统一思想,支撑自己的精神世界。"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了人民的价值需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有:针对特定群体采取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坚持走群众路线;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密切联系社会实践活动;运用现代网络信息平台,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知行统一,只有内化于心,才能更好地外化于行,一定要在增强人们对其科学性和真理性的认知认同上下功夫,应把全面准确理解、把握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贯穿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始终。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基本内容包括: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本文对思想政治课堂上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积极传承和学习的基础上对封建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超越,是具有丰富内涵和远大目标的重大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与发展,主要依托以下要素:顺应时代要求、传承优秀传统、紧跟实践步伐、整合人民智慧;由此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性、传承性、实践性、人民性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具有明确的功能定位:“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集中体现了建设现代国家的价值功能,是我国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集中体现了构架现代社会的价值功能,是我国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集中体现了培育现代公民的价值功能,是我国公民个体层面的价值准则.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传承本来与创新未来的有机统一、坚持内化于心与外化于行的有机统一、坚持普遍要求与地域特色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属性和个人价值遵循3个层面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明确了"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发展什么样的社会、塑造什么样的个人"的价值目标,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要增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自觉、理论自觉、制度自觉和行动自觉,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内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充满着内在张力。这些张力既表现在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个体价值准则三个层面之间,也表现在三个层面内部及单个核心价值观念内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张力的形成源于现代社会人们内在需要、观念认知、身份认同的复杂性。"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协调发展的理念,为我们正确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张力提供了指导思想和智慧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