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少群 《科教文汇》2011,(27):131-131,137
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包括三个目标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想真正把这些目标落实到平时实际的教学,就需要在理论上和方法上进行探索、衔接.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好知识,更要学会看待、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何引导好学生,真正落实三维目标.不但要对学生”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的目的不仅要求学生学会知识,更要会学习,学会自我增长知识,教师应该不断为学生创造条件,激励他们懂得自觉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指导他们主动地学会学习。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就必须进行分层教学,以促进每一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如果一个高中毕业生不能准确无误地将自己的思想意识流畅地表达出来,出现语文不“语”的现象——“哑巴汉语”,就很难说语文教学是成功的。我们知道,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阅读教学,因此,只有把好阅读关,才能防止“哑巴汉语”。就此问题,笔者谈几点想法。一、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地学习内驱力被极大地激发起来,产生极强的学习动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表现出超常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这样学生就能乐于学,主动学,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要想使学生真正…  相似文献   

4.
赵丽 《科教文汇》2009,(34):120-120
语文自学能力是学习的一项综合能力。它是观察、想象、思维、记忆、表达等能力的综合体。自学能力属于语文教学中的技能目标,也是儿童语文学习水平的重要标志。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须能看书,须能作文,故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教学之成功。”  相似文献   

5.
林松华 《科教文汇》2008,(20):89-89
作为语文教师,常碰到这样的尴尬事:语文早读,走进教室,学生却在读英语、政治、历尘或地理,甚至有的还在读魔幻小说;语文晚自习,学生无所事事,老师一出教室,马上拿出数理化习题,争分夺秒地演算;语文课上学生昏昏入睡,课下更别说去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了。学生们学习语文,显得那样被动、无奈。因此,语文教学往往“吃力不讨好”,苦累却无功。语文教学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主要由于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认为语文课枯燥乏味。再加上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语文课毫无生机可言。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相似文献   

6.
我们教给学生的知识,就数量来说,总是有限的,而让他们知道怎样学习,让他们获得一把金光闪闪的钥匙,去打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宝库,则可使学生终身受益。这是语文教学尤其要注意的。  相似文献   

7.
林松华 《科教文汇》2009,(18):100-100
作为语文教师,常碰到这样的尴尬事:语文早读,走进教室,学生却在读英语、政治、历史或地理,甚至有的还在读魔幻小说;语文晚自习,学生无所事事,老师一出教室,马上拿出数理化习题,争分夺秒地演算;语文课上学生昏昏入睡,课下更别说去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了。学生们学习语文,显得那样被动、无奈。因此,语文教学往往“吃力不讨好”,苦累却无功。语文教学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主要由于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认为语文课枯燥乏味。再加上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语文课毫无生机可言。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相似文献   

8.
职高语文教学要体现“以人为本”和“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教学,倡导学生在快乐中接受知识,在愉悦中得到熏陶,真正体观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着手,让学生感到语文易学、好懂、实用、有趣,让学生感到真正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陶冶了情操。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育提出:"学生是教育的目标,是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人。"素质教育的目的不仅要求学生学会知识,更要会学习,学会自我增长知识。分层教学为此提供了可能性和可操作性。本文具体谈了"分层教学"的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10.
人的最大宝藏是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是最重要的智慧之源。学习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能创造性地运用学习方法,才能学有所成,受益终生。所以小学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他们创造性地运用这些学习方法,这是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体现。笔者在本文中从四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学法指导中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讨论”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就课堂中的某些问题进行探讨,交换意见,以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这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转为主动的探索,由学会知识转为会学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如何运用讨论指导学生学习呢? 一、导入新课时讨论,明确学习目标对每一堂课的教学,教师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这一目标往往也是学生的学习目标,为了让学生新课伊始就有一  相似文献   

12.
裴艳静 《科教文汇》2009,(18):190-190
“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益。”作为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关键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今后打下良好的基础。当学生具有并能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时,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才得以体现,也就达到了教学的“教”为“不需教”。所以,有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化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具有“点石成金”的指头,能够自己去获取知识,成为真正有用的新型人才.这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意义重大.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下面,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和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应是关注学生真实的起点,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本本分分地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课。本文结合人教版第七册《搭石》课文的教学,提出了怎样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大限度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最优化:即扎扎实实达成知识能力目标;选择朴朴实实教学方法;教学流程的展开要平平实实。要在“实”字上下功夫,下足功夫,才能在语文教学中使学生真正拥有语文。  相似文献   

15.
蓝杰 《科教文汇》2007,(7X):83-83
所谓音乐探究性学习,就是教师要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积极创设各种方式和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的学习和体验,主动去探索音乐中的各种问题,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传统音乐欣赏教学教师满堂灌的方法居多,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音乐的学习,以致造成现在许多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的尴尬局面。而探究性学习是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使他们不仅学会音乐,而且会学音乐。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或是预期的学习活动要达到的标准。教学目标是教学任务的集中体现,是课堂教学的灵魂统帅。教学目标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细化分解,要从记忆、理解、探究三个不同水平适当定位,该让学生探究的问题老师不要“精讲”,该让学生通过理解掌握的知识,老师不应  相似文献   

17.
合作学习方式是指为了完成共同任务,在教师主导下,群体协作、研讨交流、知识技能互补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促进每个学生的能力发展。合作学习方式的运用,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做学习的主人。合作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已得到广泛运用,但大多运用在“阅读”和“鉴赏”的教学中。其实,在作文训练中,引入合作学习方式尤为重要,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18.
李俭平 《科技风》2023,(9):90-92
为解决“海洋环境监测技术”教学中缺教材、内容混杂、知识点多且易混淆、缺乏新技术和新方法知识以及学生被动学习等问题,以学生为主体,转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习惯,锻炼学生创新能力,树立其发展海洋强国信念为目标,把“线上线下+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应用于“海洋环境监测技术”课程,通过选用最新出版的参考书以及文献资料,重新整合知识体系,增加海洋环境新监测对象和新技术等知识体系,结合社会热点,增加应急事件案例库,丰富线上各种教学资源。基于“翻转课堂”模式下,调整教学计划和评价指标体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中的主导者。  相似文献   

19.
陈月娥 《科教文汇》2007,(9X):82-82
使学习潜能生对语文产生兴趣、增长知识、提高学习效果,语文老师需要智慧,多运用赏识教育,使其闪光点成为其对语文产生兴趣的生长点;巧妙安排学优生督促他们的语文学习,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挥集体转化潜能生的神奇力量;以学习潜能生为主体,引导他们建立“语文自主学习档案”,真正实现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20.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综合性学习”被列入基础教育的各个学段,成为语文课程标准目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在“综合性学习”中关键是要改善接受学习,探求接受学习的新形式,使学生真正学会阅读学习,掌握功能性阅读。但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要实现接受学习的现代发展,就将从课堂改革的发展性阅读与功能性阅读谈起,学会阅读的要求,本文从这三方面探讨在综合性学习中培养学生学会阅读学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