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风吹拂,顺风谛听,隐约听见驱赶羊群的牧童嘹亮的吆喝声。叙利亚沙漠中的绿洲城镇巴尔米拉的黄昏清澈静谧。公元3世纪中叶,传说中的女王芝诺比阿就出生在这里。巴尔米拉地处当时罗马帝国和波斯帝国之间的丝绸之路上,是著名的商队城市。巴尔米拉繁荣的主要原因,在于它的地理环境,它位于东有美索不达米亚、西有地中海、北有安纳托利亚、南有阿拉伯的中心点,以最短的距离连结着这些城市,与罗马和帕提亚两大国保持着微妙的关系,作为交易的中转站而兴隆昌盛。在芝诺比阿时代,其版图扩张到埃及和安纳托利亚,这触怒了罗马帝国皇帝奥勒利安,他派大军包围了巴尔米拉。芝诺比阿拒绝罗马皇帝的劝降,为向波斯皇帝救援,亲率少数护卫突围,骑着骆驼穿越沙漠200公里以上,当抵达  相似文献   

2.
一封热情来信由于我这些年来一直在驻外使馆从事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因而对我国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女画家秦百兰及其艺术活动还未有所耳闻。在2000年4月底的一天,我突然接到来自锦州的一封热情感人的传真信函,她介绍了自己18岁时因病瘫痪后在人生和艺术的道路上30年艰辛求索的经历,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女画家,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经塞浦路斯、希腊和埃及驻华大使的推荐和应国外友协的邀请,将于此年6月初前去以上三国访问并举办个人画展,希望能顺访叙利亚,为弘扬祖国的民族文化,促进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与友谊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去叙利亚工作之前,我从未想到在这块动荡的中东之地还能有这么多保存完好的世界级文物古迹,而在这灿若星河的各种文化古迹和胜地中,最吸引我的还是位于叙利亚东部大漠中的扎努比娅王国遗址--台德木尔,欧洲人称其为"帕尔米拉"。一个阳光灿烂的早上,我和两位国内来的画家朋友乘坐叙利亚文化部提供的专车踏上了前往台德木尔之路。出大马士革东郊,汽车迎着灿烂的朝阳行驶在一片片绵延不断的沙海中,让人倍感神奇刺激。车轮不停地飞转大约3小时后,翻过一座小山丘,忽然一块奇异的开阔地映入我的视野,那里布满了苍翠的椰枣林和鳞次林比的…  相似文献   

4.
哈特舍普苏是古埃及历史上的一位女王。她的一生是在权力的争斗与恋情的暧昧中度过的。她以女性的身份、男装的形象跻身于法者的行列中,这在古代埃及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她身后为我们留下的一座独具风格的葬祭庙,在世界建筑史上也是少有的杰作,至今仍然放射着奇光异彩。哈特舍普苏是埃及新王国第十八王朝(公元前157o一132o年)第H位法老图特摩斯一世之女,与其异母兄弟图特摩斯二世结婚而成为王后。在图特摩斯二世执政时期,她十分热心于政事活动。图特摩斯二世深知哈特舍普苏的政治野心,在生前就指定了他与好子伊西丝生的图特摩斯…  相似文献   

5.
我是尼罗河     
美丽的尼罗河历史悠久,她那滔滔不尽的河水哺育了沿岸的众生。她是历史的见证人,古代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之间的桥梁,她不愧是埃及的精髓,人类的骄傲。  相似文献   

6.
人类何时开始喝酒不久前的考古发掘表明,人类至少在5500年以前就开始饮用葡萄酒,这比考古学家过去的估测提早了1000多年。加拿大多伦多一位名叫弗吉尼娅·巴德勒的女大学生有一次在伊朗西部扎格罗斯山脉进行考古挖掘工作。那里曾经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驿站,也...  相似文献   

7.
在希腊神话里,阿多尼斯是一位美少年。他是孤儿,由林中仙女抚养成人,因为生活在森林里,所以自然而然地成了一名猎手。由于非凡的勇敢和绝世的美丽,他赢得了美神维纳斯的宠爱。温柔多情的维纳斯经常和阿  相似文献   

8.
陆家齐 《世界文化》2006,(12):13-13
无论在画册里还是在挂历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幅迷人的肖像画,画中人是一位美丽的少妇,她面容佼好,气质高雅,身着一袭白色的裙衣,黄色的披肩搭在膝前;她坐在一张古式靠椅上,含情脉脉地注视着观画的人。她就是那位在当时法国上流社会名噪一时的雷卡米埃夫人。有人称雷卡米埃夫人为“神秘的绝代佳人”,“沙龙里的一朵白花”。这是由于她的一生充满神秘色彩,而她美丽的姿容和高雅的风度,曾在当时巴黎第一流的沙龙里独领风骚。关于她的姿容,一位后来成为她养女的侄女曾经这样写道:“雷卡米埃夫人有倾国倾城之貌:她的腰肢优雅娇媚,双肩修美匀称,…  相似文献   

9.
汤姆·林肯当时正在寻觅一个女人,作为能与他同甘共苦的终身伴侣。汤姆的目光落在一位皮肤浅黑的年轻女子身上。她是露西·汉克斯的女儿,又是托马斯和伊丽莎白·斯帕罗夫妇的养女,与斯帕罗家一起生活,因而人们时而叫她南希·汉克斯,时而叫她南希·斯帕罗。1784年,露西·汉克斯在弗吉尼亚州生下了女儿南希后,便抱着她那襁褓中的宝贝儿沿着“荒野大道”,经过坎伯兰加普,来到了肯塔基州。南希的母亲出这趟远门时才19岁,把南希的父亲留在弗吉尼亚州。在润湿的薄暮中,她会朝着裹  相似文献   

10.
川流不息的尼罗河自南而北,穿过非洲广阔的撒哈拉沙漠,注入地中海。千百年来,它不仅孕育出古老灿烂的法老文明,也养育出一代又一代热情奔放的埃及人。舞蹈便是埃及民众热情活泼、开朗幽默性格的完美体现。早在四五千年前,古埃及人就将他们的舞蹈雕刻在庙宇和坟墓的墙壁上,保留至今。壁画《乐女》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幅。在古埃及人崇拜的众多神灵中,形象为牛头、女人身、两只牛角托起一轮太阳的哈特乎尔神,就是专司爱、音乐和舞蹈的神灵。提到埃及舞蹈,人们熟悉而且谈论最多的莫过于东方舞。这种以扭动腰、臀部为基本动作,时而柔美…  相似文献   

11.
<正>"她坐的那艘画舫就像一尊在水上燃烧的发光的宝座……她斜卧在金色的绵绸制成的天帐之下,比图画上巧夺天工的维纳斯还要娇艳万倍",这就是莎士比亚笔下的埃及艳后克莱奥帕特拉与罗马的东方执政官安东尼第一次相会时的惊艳场面。  相似文献   

12.
科威特位于阿拉伯半岛的东北部,其首都与国名相同。十七世纪,哈拉德族部落统治了卡塔尔、哈萨与科威特,埃米尔(即统治者)穆罕默德·伊本·欧赖义尔在科威特建筑了一个小要塞,派军队和随从驻守在里面。当他旅居此地或征讨伊拉克各部落时,便把这个要塞当做粮仓和武器库。哈立德部落的牧民放牧时,也住在这里。当时这个要塞叫做“科特”,意为“粮食”。有人说,“科特”是印地语,意为“要塞”。“科威特”是“科特”的指小名词,其意即为“小要塞”。  相似文献   

13.
李珍珍 《寻根》2009,(5):50-56
千年前的东方,繁荣的唐朝绽放着迷人的光彩。她灿烂辉煌的成就,吸引着四海千千万万的宾朋,踏上这片美丽神奇的沃土。在“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况下,音乐这朵艺术之园的奇葩也分外妖娆。  相似文献   

14.
春天的故事     
在浪花拍打欧洲南部海岸的湛蓝的地中海上,有一座美丽的西西里岛。很久很久以前,岛上住着一位名叫刻瑞斯的女神。她的神力能使地上谷物丰收,或者使它一片荒芜。因此,辽阔大地上居民的生活和食物都得靠她。刻瑞斯有一个美丽的女儿,她非常爱她。那也不奇怪,因为普洛塞耳皮那是你们所能想象得出的最快活、最幸福的姑娘。普洛塞耳皮那粉红色的脸蛋,犹如春天盛开的苹果花,面她双目恰到好处的蓝色,会使你在她眼  相似文献   

15.
正1843年4月16日,哥本哈根的圣母教堂里,一个娇小、美丽的姑娘坐在长椅上听牧师布道。她有些心不在焉地四处张望着,在人群中找寻一位哲学家。那位哲学家喜欢坐在偏僻的角落里,但他的辨识度很高:因长期伏案而稍有驼背,头发总是跟鸡冠似的向上直立,高达15厘米——这种杀马特风格对一位哲学家来说实在是不平凡。她发现了他,他也看到了她。她朝  相似文献   

16.
《世界文化》2009,(6):I0001-I0004
图坦阿蒙王的黄金面罩 22K黄金打造.用钉子连接,覆盖在木乃伊头部,上面镶满了青金石、红宝石和彩色玻璃等装饰物。额头上是象征上下埃及统治者的兀鹰和眼镜蛇。  相似文献   

17.
马世之 《寻根》2003,(1):24-29
伏羲是中华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被尊为“三皇之首”和“百王之先”。伏羲是渔猎、畜牧时代象征性的代表人物,传说他结网罟而发明渔猎工具,制作琴瑟等乐器,规范婚姻制度与嫁娶礼仪,始画八卦,用“太极”学说来分析宇宙发展变化之理。女娲是伏羲族中另一位颇具神话色彩的传奇式人物,她是远古时代“三皇”之一,与伏羲同时,二者为兄妹或夫妇关系,可能代表同一部落联盟中两个具有通婚关系的氏族部落。相传女娲曾抟黄土造人,炼五色石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发明笙簧等乐器,为女媒而设置婚姻。伏羲与女娲被誉为中国的“亚当”和“夏娃”…  相似文献   

18.
埃及的纸草     
在埃及尼罗河畔的三角洲地带,茂密地生长着一种叫纸草的水草。如今。这种草只零零散散地残存在埃及遥远的国境边缘——尼罗河上游地区,还有西西里和叙利亚等地。这种草长年生长在河水不到一米深的浅滩里。半圆三角柱形状的茎呈绿色,有人的拇指一般粗,全长为二米左右。对埃及人来说,纸草自古以来就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之一。他们曾用纸草作成食品,用它的汁做饮料,用它的茎做衣服、鞋、柴、绳、帆布、船等。旧约圣经《出埃及记》第二章里曾记载着  相似文献   

19.
触摸卢克索     
卢克索是埃及最有魅力的地方。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曾有机会光顾埃及的国人,虽带着亲见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欣喜满足而归,比其他人多了一份触摸埃及古老明的自豪。但却因未曾去过南方的卢克索,便可任由别人哂笑其枉赴埃及,没有触及埃及真正的历史魂脉。  相似文献   

20.
《中外文化交流》2008,(4):96-96
以“清水芙蓉·铁线画魂”为题的潘玉良女体主题特展在苏州举办,这是潘玉良用其一生巩固、创造、传播她所发现的美丽;是经时代洗礼和锤炼,潘玉良以其精神品质和艺术才华所铸就,拥有中国女艺术家新的精神灵魂和审美高度,是潘玉良的“画魂”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