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省晋中市公安局榆次区分局成功破获一起“智障民工被殴身亡惨遭焚尸”的恶性案件。从目前侦查的情况和犯罪嫌疑人交代的事实看,“黑手”监工打人成性、“黑心”工头无情盘剥、非法窑主见利忘义、旁观民工敲诈发财。在案发地晋中市榆次区一座“黑砖窑”的特殊劳动环境中,构成了窑主→包工头→监工“把头”→智力正常民工→智障民工层层盘剥和逐级欺压的“鱼肉关系”,正常、合法的社会劳动关系被严重扭曲。  相似文献   

2.
杜伟 《新闻天地》2007,(8):19-20
是记者,就要为民说话,铁肩担道义行走四方。当一个包工头被他的民工们采用民间通缉的方式逼迫得背井离乡、无家可归时,云南记者杜美深入查访了事情的起因经过,没想到却牵出了云南某县大兴形象工程的幕后新闻。  相似文献   

3.
陈涛 《新闻窗》2010,(6):51-51
"2003年年末,《新闻调查》收到山西省原平市子干乡100名民工的联名信,说1994年他们跟随一个叫张润栓的包工头到山西省太原市建造工程,但是1995、1996连续两年近100万的工资分文未得,8年来他们一直在追讨这笔债务。然而至今为止没有任何结果。”  相似文献   

4.
直面现实     
无情的三角债,逼死了小包工头。工程款收不回,而欠下民工的钱又必须还,丈夫给妻子遗留下的债务与痛苦,使妻子含悲忍痛四处打工挣钱。二年多的辛酸血泪,感动了媒体,感动了当地领导……从本期开始,《新闻天地》将更加直面现实,直面人生。  相似文献   

5.
李政 《新闻天地》2010,(4):52-53
为讨要三元钱.两农民工把命都搭进去了。一人喉咙被刀划破,失血而死,另一人被刀捅死.而嫌犯是工程包工头。  相似文献   

6.
原:某仓库战士小张家里生活困难。去年,他17岁的妹妹不幸患上白血病,打工的父亲又因讨要工钱被包工头打伤住进医院。小张一怒之下,萌生了悄悄回家找包工头报仇的念头。部队李政委发现这一苗头后,一面对小张循循善诱做工作,一面请政治处出面向小张家乡县政府、民政局和人武部发公函,  相似文献   

7.
王文元 《档案》2013,(1):33-37
他是一位农民作家,以写童话而被孩子们喜爱。他也曾是一位民工,一位在引洮工程上的普通民工。1958年,轰轰烈烈的引洮工程开工了。30岁的金吉泰,正是年富力强的时节,他也成为十万民工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8.
这里不是集中营,却像集中营一样强迫民工干活,每天只提供5元钱的生活费,不发工资,不准休息,干活中间不让吃饭……4名来自湖北恩施的民工难以忍受非人虐待,悄悄逃跑,却被自己的同乡工头追回,动用私刑,一名民工被烧红的锅铲烫伤了脸,3名民工被逼剁掉手指。6月21日,荥阳市人民检察院对4名涉案人员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涉嫌非法拘禁的证据作了进一步的审查和认定。  相似文献   

9.
民工在高空作业时坠落死亡,死者亲属在交涉赔偿时,数人被打伤,3人被刑拘,这是发生在全国文明乡镇江苏省兴化市张郭镇的令人心酸的事。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如何建立快速赔偿通道,使死者亲属避免流血又流泪的事情发生?这是摆在有关部门面前的一件十分急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善待民工     
这样的事情不在少数:发生什么不好的事,不调查而立即怀疑是民工干的;清理就业岗位,整顿社会秩序,从民工开始;民工与干部等其他人同时因见义勇为而“不治”,干部是牺牲而追授“烈士称号”,民工则白死,没有追悼会,更谈不上啥称号;重大灾难事故中,无辜丧生的多是民工,等等。关于民  相似文献   

11.
2006年的中秋之夜,由浙江省广播电视集团和省总工会联合举办的“和谐中秋——浙江省外来民工节日大欢聚”晚会在省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刚刚被评选出来的十位“最感动你的民工”和十位“最具才艺的民工”以及近百名来自各行各业的民工代表,与省领导一起共度中秋佳节。同时,杭城100家餐饮名店也邀请了近千名外来民工一起吃团圆饭。  相似文献   

12.
新闻阅评     
北京晚报等为民工的切身利益仗义执言 元月2日北京晚报刊登《热点时评》文章“谁能为民工做主”,就最近年关迫近期间连续发生民工为追讨拖欠工钱而与老板发生纠纷的事件执言:面对大量的民工法律纠纷,谁能为他们做主,保护他们的正当权益不受侵犯呢? 文章说,民工无依无靠,没有人为他们撑腰,是城市里最软的软柿子,谁都可以捏一把。找政府,哪个部门来做这项工作不清楚;找工会,没有一个关于民工的工会组织;找法律,没有专门的劳动法,现有《劳动法》也无法解释和规范他们身上的许多事情;找消协,更不可能,很多事不属于消费范畴。…  相似文献   

13.
中国创作与西方理论:新近文学图书检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现在·未来——中国创作《致一九七五》、《山楂树之恋》、《启蒙时代》都是关于"过去"的书。《我叫刘跃进》是一本关于"现在"的书。《和我们的女儿谈话》文体诡异,可以视为一本关于"未来"的书。由此,我们或许可以大致了解中国当代作家面对过去、现在、未来的重整和想象方式。我叫刘跃进,刘震云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它讲述的是一群进城民工的故事,是一个以建筑工地厨师刘跃进为故事核心的农民工,还有包工头、相关官员、情人、小姐、发廊妹在北京的遭遇小说。这样的题材并不  相似文献   

14.
保护公民隐私不仅写入国家的法律,而且成为社会普遍共识.可在一些电视台,披露个人隐私的节目比比皆是.前段时间,一家电视台播出了一期节目,内容是一个年逾花甲的包工头和一个饭店的服务员非法同居,导致服务员怀孕,服务员直接与包工头妻子联系,要求她和这个包工头离婚,否则,索要50万元人民币.令人瞠目结舌的是,电视台不仅将包工头和他的妻子邀请到演播室相互攻击谩骂,而且把这个服务员和她的母亲请到现场,让现场的嘉宾冷嘲热讽.  相似文献   

15.
感慨于媒体报道传递的信息,有人惊呼:民工形象被"妖魔化"了! 跳楼秀、赌博、强奸、抢劫、裸奔、讨薪、性饥渴、自慰、偷窥、械斗、口吐秽言、馋嘴、手脚不净--民工一出现在媒体报道中,通常相连的都是这些不雅的行为.信手拈来一份报纸就可以看到这些新闻标题:"在京民工长期性压抑,一年多连续奸杀四名女子""赵薇浑身脏兮兮像民工""为200多元工钱讨薪民工锤杀工头家人""八成建筑工人有自慰习惯,性教育课堂首次进工地",等等.  相似文献   

16.
36年前,一起因山西平陆民工中毒,北京各界全力营救,终使生命危在旦夕的61位民工全部获救的事件而轰动全国。许多人至今对那篇后来被编入中学课本的通讯《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记忆犹新。时隔36年,曾使全国亿万人的心为之牵动的61位遇救民工今何在? 中央电视台和山西电视台历时近一年.对平陆事件进行了联手  相似文献   

17.
以往我们所熟悉的包工头是指工程承包商,一般属于建筑、装修行业。可如今在网络上也出现了一批"包工头",他们通过网络承包各种业务,然后再将承包下来的业务通过网络承包出去,从而赚取本笔业务的差价。  相似文献   

18.
我所在的这座城市大概有200万民工。他们承担着这座城市90%以上的体力活。有一种民工在本地被称为“棒棒”。谋生的工具是一根扁担和两根绳子。谋生的手段是帮我这类所谓的城里人搬运重物。公司也一样.职员不愿意搬的重东西,就叫这些民工来搬。公司行政部的大姐为了图方便。就固定了一个有联系方式的民工,大概三十五六岁。一来二去.大家也就混了个脸熟。  相似文献   

19.
"平陆事件"的深度影响 1960年4月2日,距61个民工中毒整整两个月,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山西省高级法院下达执行命令,平陆县人民法院召开万人大会,在中毒民工对投毒犯进行血的控诉后,两名反革命投毒犯被执行枪决.  相似文献   

20.
毛光勇  梅玫 《新闻前哨》2002,(12):17-18
差错主要表现一、事实错误。比如,去年冬天的一个凌晨,歹徒闯入汉口佳丽广场地下室肯德基快餐店,绑架两名保安,抢走现金3万多元。楚天都市报赴现场采访的记者,采写的初稿中却说,歹徒是偷偷进入快餐店实施抢劫,当时保安睡着了,没有发现。二、报道失衡。比如,楚天都市报记者报道江夏区一工地发生群殴事件,称工地民工开车闯入某村,将多名村民打伤。事实上,工地和村民为利益之争积怨已久,当天民工进村之前,曾受到村民攻击;民工实施报复时,也有人被村民打伤。三、细节臆造。比如,鄂州一6岁男孩乘麻木横过铁路线时,因司机大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