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用月亮,地球运动和太阳活动的长周期,计算了西藏各站的逐日平均气压、500佰逐日格高度场迭加平均值并制成时间曲线分析预报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2.
直觉上,我们居住的地球真像是宇宙的心脏,太阳、月亮和星星都围绕她旋转。科学史告诉我们,为了扭转这一观念,人们付出了血的代价。天文观测表明,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有9大行星围绕它旋转,地球  相似文献   

3.
<正>我们在地球上看"海上生明月"或"月落星稀天欲明"都是司空见惯的事,但大家想过没有,如果在月球上看"地出"或"地落"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观呢?月亮"眼"中的地球在月亮上如果能看到"地出"或"地落",应该是很壮观的,因为在月球上看地球,是一轮又大又亮的"月亮",直径大约是在地球上看月亮的4倍。但遗憾的是,在月球上很难每天看到"地出"或"地落"。由于月球自转周期与围绕地球公转的周期相同,因而月球的一面  相似文献   

4.
月亮帮助稳定地球的自转 多年来,科学家一直相信,地球之所以这样生机勃勃,月亮可谓功不可没。月亮不仅替地球挡住了大量天外陨石,保护了地球生命的演化成长,  相似文献   

5.
1.地球绕自转轴的周日旋转。 2.地球绕太阳的周年运动。哥白尼确立了地球的这两种主要运动的存在。在他的不朽著作“天体运行”(1543年)中详尽地研究了这两种运动和它们的结果。 3.地球自转轴方向的变化。从天极的位置和天球赤道与黄道交点的位置的变化观测出地球的这种运动。地球自转轴由於圆锥形的摆动(像陀螺的运动),每26000年旋转一周。这个现象称为岁差。公元前二世纪,依巴谷发现了天球赤道与黄道的交点每年移动50″的现象。哥白尼确定了地球自转轴的圆锥形运动。牛顿(1687年)阐明了岁差是由於月亮和太阳的引力作用在非完全圆球形的地球上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读者互动     
2004年第11期“读者互动”栏目安徽省阜阳市第一中学温冬伟读者的问题:月球在围绕地球作永不停息的运动,为什么不在地球和月球之间固定一个坚硬的“绳子”,在地球一端连上一个转动装置,由于月球的旋转,牵动绳子,从而使得转动装置带动发电机。这样,巨大的能量就可源源不断地输入  相似文献   

7.
正如果你还以为地球哥哥只有月亮这一个妹妹,那就out了。地球哥哥的妹妹多着呢,有的火辣,有的很有个性。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根据月亮自身的种种怪异现象,对月亮的前世今生提出了一个极富想象力的猜想:40多亿年前,一颗星球和地球哥相撞,飘散在太空中大小月亮同相伴  相似文献   

8.
科苑集粹     
长什么样才会受欢迎另外的月亮叫 “克鲁特尼”月亮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对吗?或许不是这样的。1999年,科学家们发现了处在地球引力控制范围内的另外一颗小行星,其宽度为5英里,它成了地球的另一颗卫星。这颗小行星被称为“克鲁特尼”,它沿着一条马蹄形的轨道  相似文献   

9.
一個龐大的石球大家對月亮是相當的熟悉,但月亮究竟是怎樣的東西呢?它和我們居住的地球又有什麼關係呢?我想這很少有人能回答得完全。以下就讓我來談談月亮的概况吧! 月亮是太陽系的一分子,也是地球最鄰近的天體。它永恆的繞着地球旋轉就像地球繞着太陽旋轉一樣。月亮是一個圓得可愛的球體,直徑大約是三千四百八十公里,所以這個球體是不小的了。但是假  相似文献   

10.
天体与人体     
地球上的岁月光阴、能源、万千气象的一切生机、人体生命长短等,无不与太阳、月亮等星球运动相呼应,尤其是太阳、月亮的活动对地球环境有着错综复杂的影响。早在2400多年前,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就认为:人的器官和功能受天体的支配。他说:“不必看你的病人怎样而应看他的星宿如何。”后世人称它为“星占医学”或“星占测病法”,即医生可运用日月五星与人体各部分的对应关系作出疾病的推算和  相似文献   

11.
大众天文社时常收到读者来信问朔望月(从初一到初一或从十五到十五)与月亮绕地球的公转周期,即恒星月,为什麽会日子不同,而在一些科学普及书刊上,我们也常常发现对这种区别有解释错误的,所以我们在这里打算谈一下这个问题。所谓朔望月,是月亮发光面盈亏变化的周期,时间是29.53日。由于月亮是反射太阳光的,所以它的盈亏程度取决于太阳、地球、月亮三者的位置关系。在望月的时侯,太阳、地球、月亮在一直线上,地球居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9):I0010-I0011
6月23日晚。时值月球全年距离地球最近的一刻,月亮看上去呈现最大最圆状态。图为在北京故宫角楼附近拍摄的圆月 这是6月23日晚在山西太原拍摄的月亮。6月23日晚。时值月球全年距离地球最近的一刻,月亮看上去呈现最大最圆状态  相似文献   

13.
在月食的时候,假如仔细进行观察的话,会发现一些很有趣的现象。其中之一就是当月全食的时候,在月亮完全走到地球影子去俊,照理说应该不再能看到月亮了,因为地球已经把照射到月亮上去的太阳光完全遮断了。但在实际上,往往不是这样。很多  相似文献   

14.
月亮真的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问:月亮离地球有多远?答:月球到地球的平均距离约38万千米,近地点约36万千米,远地点约40万千米。  相似文献   

15.
月球,俗称月亮,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苍茫星空中离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自远古以来就一直陪伴着地球的演变与生命的进化。在全世界人们的眼中.月球是纯洁和美丽的象征。每当夜色阑珊.一轮明月升上夜空,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把祥和、宁静和诗意带到人间。  相似文献   

16.
物理学中研究机械运动时,总是离不开参照物。什么是参照物?某些物理教科书的定义是: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假定不动的那个物体叫参照物。教科书还说,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比如人坐在行驶的汽车内,如果选择地球为参照物,则人是运动的。如果选择汽车为参照物则人是静止的。在一般情况下,都选地球为参照物。我们知道,天文学上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即“地心说”与“日心说”。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太阳系的中心,太阳及其它行星都围绕地球转动。而日心说则与之相反,认为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地球与其它行星都围绕太阳转动。现在人…  相似文献   

17.
时间是天体运动变化的标志: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月亮圆缺一个周期为一个阴历月,公历一个月则是地球公转一周的1/12左右;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太阳处在上中天为12时,在下中天为零时。随着时间的变化,自然界的温度、空气中的含氧量、来自空间的微粒辐射、地球的磁场强度等,也都随之变化;人类在适应自然界这些变化的同时,人体  相似文献   

18.
1633年,发明了天文望远镜的物理学家伽利略已经69岁了,因为他宣传了哥白尼"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真理,被宗教裁判所审判。在酷刑的折磨下,他被迫在悔罪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后把笔一扔,说了一句话:“……可是,地球仍旧在运动!”当时,“地球在运动”的思想超出了一般人的常识;至今连幼儿园的孩子们都知道了。地球围绕太阳运动,每过1秒钟就前进30千米,如果乘上这么快的火车,从南京到上海只要10秒钟就到达,超过飞船速度的3倍。可是,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也没有感受到这种运动呀!除非有地震,脚下的大地总是那么安静。  相似文献   

19.
侯立顺 《科学大众》2013,(Z1):38-39
太空中一些直径几米的小行星如果距离地球很近,它就能被地球引力场所捕获。这些小行星仅有一小部分会瓦解并撞向地球,绝大多数小行星的轨道比月球还要远,绕过地球之后便悄无声息地滑入深空。然而,当它们的轨道距离接近地球时,便会成为地球的"迷你月亮"。这些"迷你月亮"不但有我们需要的资源,而且还能揭示太阳系演化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1):I0008-I0009
超级月亮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为椭圆形,月球到地球的距离在不断变化。6月23日19时09分月球过近地点的距离只有35.7万公里,是月球全年距离地球最近的一刻,当天适逢满月,所以人们在当晚看到全年最大的月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