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化学实验中制取气体(如氢气、二氧化碳)通常用启普发生器来制取,其好处是可以使反应随时发生,也可以使反应随时停止,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但由于存在耗酸量大,而且仪器的洗涤也不方便的缺点,故常用一些代用装置来制取(如化学教材中P50页图36,P93页图517等);而许多代用装置又不具有启普发生器制取气体时,可以使反应随时发生,又可随时停止的优点。在此,笔者介绍一种代用装置,兼具有二者的优点:1 装置组装  反应装置:下支试管贮液装置:大号注射器将下支试管的支管与注射器咀部通过耐酸胶管相连,用带导气管的塞子塞住下支试管口,并与导气管相…  相似文献   

2.
1.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简称:查) 说明: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 先把导管一端浸入水中,而后用两手紧贴容器外壁,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并且松手后导管内慢慢形成一段水柱,则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较好。2.从试管口向试管中装入锌粒(简称:装)说明:锌粒用镊子夹取,装入试管时做到“一横二放三慢竖”。3.由长颈漏斗向试管中注入稀硫酸或稀盐酸(简称“注)说明:长颈漏斗下端要插到液面以下,防止反应产生的氢气从长颈漏斗中逸出。4.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简称:定)5.检验氢气的纯度(简称:验)说明: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是收集一试管氢气,试管…  相似文献   

3.
例1 在一次课外活动中,甲、乙两个同学利用自带的铝制废牙膏皮,以及一大一小两种试管和稀硫酸,各自设计了一种制取并收集氢气的装置(如右图所示)。  相似文献   

4.
初中课本中介绍制取氢气的装置有两种:一种是一次性发生的简易装置(图1),一种是启普发生器。一次性的简易装置,在反应开始后必须连续做几个验证氢气性质的实验,比较紧张,这对操作还不太熟练的学生来说容易弄得手忙脚乱,不能一次性很好的完成实验;使用启普发生器,固然很方便,但一次需用的锌粒和酸量都很大,不要说是学生,就是教师平时也不经常使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1 实验装置 2 操作方法与讨论( 1)取一支与大试管等长的无底小试管套入大试管 ,并将其插入广口瓶中。再向小试管中注入6mol/L硝酸 ,使酸液面低于管口约 0 .5cm处保持稳定为止。最后 ,一只手提起一根捆有铜丝的头发丝 ,将铜屑放入小试管一定深度 ,另一只手立即塞上橡皮塞 ,如图中①所示。( 2 )迅速提起小试管 ,使其下端略低于大试管酸液面 ,并用试管夹将其夹住搁在大试管口上。( 3)当反应进行到小试管内酸液面脱离铜屑时(如图中② ) ,仔细观察气体的颜色为无色 ,说明产生的气体确实是一氧化氮 ,而不是二氧化氮 ,据此可制取一氧化氮。…  相似文献   

6.
一、两种方法1 制备方法 .实验室制取氢气通常用锌与稀硫酸反应 :Zn +H2 SO4=ZnSO4+H2 ↑ .也可用镁与稀硫酸、铁与稀盐酸反应等 :Mg +H2 SO4=MgSO4+H2 ↑ ;Fe + 2HCl=FeCl2 +H2 ↑ .2 收集方法 .由于氢气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 ,可以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 .二、两个注意1 固定试管的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2 导管只能伸入试管内少许 ,以便于氢气的导出 .三、两个先后1 先检查制取氢气的装置的气密性 ,然后再向其中加入锌粒和稀硫酸 ,以防止因装置气密性不好而造成药品浪费 .2 先检验氢气的…  相似文献   

7.
氯气与氢气混合见光爆炸的实验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气与氢气混合见光爆炸的实验 (高中化学第一册第四章第一节 )成功率很低、危险性很大 ,而且耗时 ,许多教师都不做该实验。为了简化实验过程 ,达到较好的实验效果 ,现改进如下。一、实验装置如附图所示 (铁架台等仪器省略 )。附图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二、实验步骤   1 .从漏斗处向试管注入饱和NaCl溶液和稀盐酸混合溶液至试管口 ,并用带塞干燥管塞好。2 接通直流电源 ( 1 0V~ 1 2V)进行电解。3 当观察到干燥管上端出现黄绿色的气体后 ,立即在干燥管口套上小气球。4 当电解生成的气体达到试管体积的一半时 ,停止电解。调节漏斗的…  相似文献   

8.
李于丹 《云南教育》2003,(11):27-28
一、氢气的性质1.初中化学55页检验氢气纯度,按教科书图3-12的方法收集氢气,试管里的水排不完,当把装满氢气的试管从水中取出,移近酒精灯火焰时,水会流下,有时如何操作不好,会使酒精灯火焰熄灭,另一方面氢气比空气轻,试管倾斜,试管里会逸出少量氢气,有时点不燃氢气。如图一所示。改进方法:经过多次实验证明,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氢气,试管口平行移近火焰点燃氢气,这时如果试管里有水,不会使酒精灯火熄火焰熄灭,试管里氢气容易点燃。如图二所示。2.初中课本208页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5g锌粒和约占试管容积13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与多少氧化铜…  相似文献   

9.
刘宜树  孟力 《化学教学》2000,(12):10-10
二氧化硫的制取与性质 (溶于水显酸性 ,氧化性 ,还原性和漂白性 )实验内容较多 ,如实验分开来做会有一系列不便之处 ,所以许多老师将其设计成组合实验。但组合实验也有它本身的问题 :1.实验装置繁琐 ,耗时较长 ;2 .气密性难以保证 ,易造成污染 ;3.药品用量太多。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此实验进行改进 ,克服了组合实验的缺点 ,具体如下 :1 实验装置  1.浸有NaOH溶液的棉球  2 .石蕊纸环  3 .品红溶液纸环  4 .KMnO4溶液纸环  5.Na2 S溶液纸环  6.Na2 SO3 H2 SO4(浓 )   2 实验步骤(1)取一支大试管 ,向试管内加入 1…  相似文献   

10.
通常,实验室采用启普发生器,利用锌粒和稀硫酸进行反应来制取氢气.也可采用大试管,利用铝块和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快速制取氢气.上述两种制取氢气的方法其共同特点是:化学反应都是在溶液中进行.这里介绍的是采用制取氧气的装置,利用锌粉与氢氧化钠进行反应制取氢气的新方法.具体做法如下.将用研钵研碎的2.5角匙NaOH与2角匙锌粉均匀混合(NaOH:Na=5:4)并立即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胶塞紧塞,然后固定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并用排水或向下排气法收集一试管不纯的氢气,将试管…  相似文献   

11.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实验 .其知识要点可概括为以下四个“二” .一、两点注意组装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应注意两点 :(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以防止反应生成的水倒流到试管底部 ,引起试管炸裂 .(2 )通入氢气的导管要伸至试管底部 ,且在氧化铜上方 ,目的是尽快排出试管内的空气 ,同时使氢气与氧化铜充分接触 ,反应更完全 .二、两个先后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操作步骤可概括为“两个先后” .(1)实验开始时 ,先通入氢气 ,待试管中的空气被排尽后 ,再给氧化铜加热 ,防止试管内的混合气体受热发生爆炸 .(2 )实验结束时 ,应先…  相似文献   

12.
1问题的提出实验室里制取氢气的装置常用启普发生器:由球形漏斗、容器和导气管3部分组成(如图1中A所示)。图1氢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时,扭开导气管活塞后,酸液从球形漏斗中流下,浸没了锌粒和镁条(为了增强实验效果)发生反应,此时笔者才发现产生的H2从导气管放出时夹杂着酸液,但这并没有影响"氢气的燃烧"和"检验H2的纯度"等实验进行。在演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经细玻璃管向试管内通入H2,片刻后加热,只听见一声响,  相似文献   

13.
一、防漏气(液) 1.实验室制取气体或有气体参加的实验一般均要检查装置气密性. 有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实验前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相似文献   

14.
高中《化学》(必修 )第二册 [实验五酚醛树脂的制取 ]所介绍的方法有如下不足 :1.装置及操作较复杂。2 .试管里的酚醛树脂不易取出 ,即使用乙醇浸泡 ,效果也不佳。3.每次做完实验 ,试管刷需全部更换。如果采用下列改进方法 ,则快速方便 ,经济实用。将大试管改成装青霉素的小药瓶 ,盛 1g(约一药匙 )苯酚晶体 ,再加 1mL甲醛 (约 1滴管 )和 0 .5mL浓盐酸。盖上带 5厘米长的直导管单孔橡皮塞 ,振荡。另取一个 150mL小烧杯 ,倒入 80mL沸水 ,迅速将小瓶放入进行热水浴。几分钟便可观察到小瓶内液体凝成乳白带红的固体———酚醛树脂。若…  相似文献   

15.
氢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是初中化学三种重要气体的制取与性质实验之一.对氢气的制取、检验、还原性实验所用仪器规格提出了建议;对氢气检验中手持试管的方法和对准酒精灯火焰位置方法等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减小了仪器的规格,降低了药品的用量,改进了操作方法,使实验变得安全、节约、环保、高效.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废旧“具支试管、滴定管、小玻璃管及医用小橡胶管,组装成制取Fe(OH)2的简易实验装置,简单易行,科学合理,材料易得,操作方便,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7.
初中化学所涉及的气体主要为三大气体 :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 .由于这三种气体的性质各不相同 ,故而它们的制取原理、装置、步骤、收集方法和气体验证方法、除杂方法也不相同 .下面精选几道试题示例解析 ,供参考 .1 在演示实验基础上深化的实验题例 1  ( 1 )实验室做氢气还原氧化铜制得固体的实验 (实验装置图略 ) .①在实验进行过程中 ,可回想观察到试管内黑色粉末逐渐色 ,同时在试管口有生成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 )若欲完成该实验以达同样结果 ,实验室仅提供下列药品、仪器及用品 :稀硫酸、氧化铜粉末、…  相似文献   

18.
李湘林 《化学教学》2001,(11):12-12
由于电烙铁能长时间保持反应所需温度 ,故能使某些实验的演示效果彻底改观。现介绍如下两则应用实例 :1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演示试验 :器材 :2 5瓦内热式电烙铁一把 ,单孔橡皮塞 (孔径要大 ,以能与电烙铁接线座圆台及管口紧密配合为宜 ) ,具支试管一支 (2 0× 2 0 0毫米 ) ,洗气装置 (内盛澄清石灰水 ) ,酒精灯 ,装置如图 1所示。图 1操作过程 :检查气密性后 ,往试管内小心地加入2毫升浓硫酸 ,(勿沾在管壁上 ) ,取下电烙铁 (事先用旧的细砂布将烙铁头打磨光亮 )向学生展示 ,再通电加热 ,并让学生观察烙铁头表面氧化过程 ,直至完全变黑。…  相似文献   

19.
一、在氢气实验中发生的事故在做氢气的性质实验之前 ,必须检查氢气的纯度。方法是将一只小试管倒置于氢气发生器的导管口 ,收集氢气。估计集满后用手指堵住试管口 ,将试管移到火焰近处 ,轻轻地松开手指。这时如果发出尖锐的爆鸣声 ,就表明集得的气体不是纯净的氢气 ,还要继续检验。有的同学由于性急 ,把刚在火焰上点燃过气体的试管 ,立即套在氢气发生器的导管口上。因为试管内还残留着几近无色的余焰 ,遇到从发生器中导出的混和气体 ,便发生了爆炸事故。还有的同学 ,已经检查好氢气的纯度 ,认为可以做燃烧试验了。但是恰好这时锌粒即将反应…  相似文献   

20.
在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 ,铜与稀硝酸反应的演示实验 ,是将铜片与稀硝酸放在试管中进行反应。此操作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由于一氧化氮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 ,故难以推断有一氧化氮的生成 ;2 .由于试管是敞口的 ,会造成大气污染。为解决上述问题 ,故设计如下装置 (如图所示 ) :1 装置如图a .2 0mm× 2 0 0mm大试管b .带孔塑料片c .1.5cm× 8.0cm铜片d .稀硝酸   2 实验步骤( 1)将铜片 (剪成梳子状 )放入大试管中的带孔塑料片上 ,加入稀硝酸至试管口 2cm处 ,再加水至试管口 1cm处 ,塞上单孔塞 (此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