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满意 《良师》2011,(4):6-7
1856年,他生于南斯拉夫克罗地亚的斯米里昂小村,是家中的老四。在母亲的眼里,他是一位乖巧、听话、懂事,从不犯错误的孩子。他非常聪明,看书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在众多孩子中,最受母亲喜爱。  相似文献   

2.
陈满意 《课外阅读》2011,(21):26-27
1856年,他生于南斯拉夫克罗地亚的斯米里昂小村。在母亲的眼里,他是一位乖巧、听话、懂事,从不犯错误的孩子。他非常聪明,看书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在众多孩子中,最受母亲喜爱。在格拉茨工艺学校学习时,他可以飞快地完成复杂的计算,这常常令老师吃惊甚至不理解。  相似文献   

3.
1856年,他生于南斯拉夫克罗地亚的斯米里昂小村。在母亲的眼里,他是一位乖巧、听话、懂事,从不犯错误的孩子。他非常聪明,看书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在众多孩  相似文献   

4.
1856年,他生于南斯拉夫克罗地亚的斯米里昂小村。在母亲的眼里,他是一位乖巧、听话、懂事、从不犯错误的孩子。他非常聪明,看书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在格拉茨工艺学校学习时,他可以飞快地完成复杂的计算,这常常令老师吃惊甚至不理解。在一次测试中,他顺利完成了微积分运算。老师迪卡尔认为他不可能如此迅速地单独完成运  相似文献   

5.
他们的12岁     
流沙 《家长》2013,(11):42-42
12岁,正是读五、六年级的时候。有这么个男孩,别人都说他“笨”。老师对他的母亲说,孩子的智力可能有问题,他不能消化学校里所学的知识。但孩子的母亲不这样认为。孩子仍然有大量的玩耍时间,因为孩子的母亲认为,只要孩子觉得快乐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6.
爱情证据     
母亲是农民,父亲是军人。父亲在遥远的边疆孤独地仰望蓝天白云,他想起温柔的妻子和乖巧的儿子,沧桑的脸上写满笑意。他的妻子,孩子的母亲这时正坐在院子里的芭蕉树下,摇着摇篮,轻轻抚摩婴儿柔嫩的小手,仿佛从孩子身上看到了他父亲的影子,给孩子讲她爱情的故事,但孩子不懂。风中婆娑的芭蕉叶逗着孩子,孩子以为芭蕉叶是父亲宽厚的大手,就咯咯地笑了。母亲见孩子咯咯地笑,以为孩子听懂了爱情,说的就更多了。可等孩子长大后,母亲却什么也不肯说了,她只是笑。孩子读小学时,父亲转业回家乡任镇长。他这时候才觉察到妻子与他的差距。他需要美丽、浪…  相似文献   

7.
有一个黑人家庭,母亲想让渐渐长大的孩子做些事。一天,她让儿子去零售商店买点食品,孩子高高兴兴地走了,心里非常自豪。到了街上拐角处,一群小孩把他几拳打倒,抢去了钱。孩子流着泪跑回家,把一切告诉了母亲。母亲什么也没有说,给了更多的钱,让他再去。孩子不愿去,母亲告诉他说,你没惹那些孩子,你没有错,别理会他们就行。孩子悻悻地走了。不久,他又慌慌张张奔回家中,他告诉母亲,那群小孩又追他了。母亲责备说:“难道因为这个就往家里跑吗?”她用命令的口气让孩子再去,孩子无可奈何地去了。结果钱被抢例如,还遭了挨打,他哭喊着往家里跑,向母亲…  相似文献   

8.
王书伟 《家长》2013,(2):37-37
公交车上,一个七八岁大的男孩脸上挂着泪花,他的母亲在一旁低声呵斥他。从这位母亲的话语中,知道她这是带着孩子去学琴,孩子不愿意去,于是哭着闹起别扭。公交车开到少年宫站后,母亲扯拽着孩子下了车。  相似文献   

9.
莲花 《家教指南》2004,(4):51-51
有一个黑人家庭,母亲想让渐渐长大的儿子做些事。一天,她让儿子去零售商店买点食品,孩子高高兴兴地走了,心里非常自豪。到了街上拐角处,一群小孩把他几拳打倒,抢去了钱,孩子流着泪跑回家,把一切告诉了母亲。母亲没说什么,给了他更多的钱,让他再去。孩子不愿去,母亲告诉他说,你没惹那些孩子,你没有错。别理会他们就行。孩子怯怯地走了。不久,他又慌慌张张奔回家中,他告诉母亲,那群小孩又追他了。母亲责备说:“难道因为这个就往家里跑吗?”她用命令的口气让孩子再去,孩子无可奈何地去了,结果钱被抢了,还遭了打,他哭喊着往家里跑,向母亲哭诉。…  相似文献   

10.
《家教世界》2010,(12):41-41
一个男孩在求学路上屡遭失败和打击。在确认他不适合在校读书后,他母亲很伤心。她将孩子领回家,准备靠自己的力量把孩子培养成才。可是这孩子无论如何都记不住那些需要记忆的知识。在妈妈眼中,这男孩是一个不长进的孩子,怎么教他,他都学不会。母亲彻底失望了,因为他高考了几次都失  相似文献   

11.
常言道:“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都说明了父母的素质与孩子的素质紧密相关,提高父母素质是实施家庭素质教育的基础。现代作家老舍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他爱花草、爱整洁和讲礼貌、守纪律等好习惯,都是从母亲那里学到的;他热情、好客,真挚、诚恳,不屈不挠的性格。也是母亲传给他的。老舍在纪念母亲的时候,深情地写道:  相似文献   

12.
母爱无痕     
说起育儿,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要突出一个“早”字。孩子好习惯、好品行、好个性的培养都要趁早,而且要注意在细小的生活琐事中,纠正孩子的种种坏毛病。在这方面母亲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因为孩子越小,他对母亲的依赖性越强,这时母亲所说的每一句话他都会很认  相似文献   

13.
兵兵扣纽扣     
四岁的兵兵,自我服务能力很差,每当老师表扬别的孩子能干,会自己穿脱衣服等,他就耷拉着脑袋,表现出一种自卑感。我想对这样的孩子还得要鼓励。令天,我对他说:“兵兵也很能干,什么事情都能学会自己做。现在老师教你扣一颗纽扣,你一定能学会,对吗?”兵兵点点头。帮他穿衣服时,我特意把下面的一颗纽扣留给他自已扣。他认真地找到了扣眼,一只手捏住它,另一只手捏住另一衣片上的扣子,扣呀扣,纽扣老进不了扣眼。两分钟过去了,兵兵急得满头大  相似文献   

14.
不要把任何人当成镜子,因为他们都是哈哈镜。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十分贪玩的孩子,他常常和一群孩子混在一起玩。他的母亲为此忧心忡忡,但所有的告诫对小爱因斯坦来讲都如同耳边风,他常这样回答母亲:“别的孩子都在玩儿,  相似文献   

15.
<正>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班上转来一个小孩,在两岁时因车祸失去了双腿。从此,这个孩子便注定终身与轮椅为伴。而他的母亲,从此也多了一项任务——陪读。别人的孩子去哪里,母亲就把他抱到哪里。孩子一天天长大,身体也一天天变得沉重,母亲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只为给孩子一个完整的童年。看着这位母亲,我想到了史铁生的母亲,一位受尽苦难、坚韧不拔的伟大母亲。《我与地坛》这篇文章已读  相似文献   

16.
一位母亲为他的孩子伤透了心,她不得不去找儿童问题专家。专家问,孩子第一次系鞋带的时候打了个死结,您是不是不再给他买有鞋带的鞋子?母亲点了点头。专家又问,孩子第一次洗碗的时候,弄湿了衣服,您是不是不再让他走近洗碗池?母亲点头称是。专家接着说,孩子第一次整理自己的床铺整整用了一个小时,您嫌他笨手笨脚对吗?这位母亲惊愕地看了专家一眼。  相似文献   

17.
<正>一个男孩在求学路上屡遭失败和打击。在确认他不适合在校读书后,他母亲很伤心。她将孩子领回家,准备靠自己的力量把孩子培养成才。可是这孩子无论如何都记不住那些需要记忆的知识。在妈妈眼中,这男孩是一个不长进的孩子,怎么教他,他都学不会。母亲彻底失望了,因为他高考了几次都失败了,他没能走进  相似文献   

18.
<正>看了莫言在诺贝尔奖颁奖晚会上的发言,我感受到莫言是幸运的,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莫言更是幸福的,他有一个伟大的母亲。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莫言的成功,与他母亲的教育息息相关,因为家庭教育影响孩子的一生。可现实的家庭教育状况真的让人担忧:有几个孩子  相似文献   

19.
一位四年级的小学生沮丧地回到家里,猛地扑到母亲的怀里“哇”地大哭起来。他哽咽着说:“妈妈,老师说我是个笨蛋,他不要我去上学了。”那位母亲不禁一愣,片刻后,她坚毅地捧起孩子那流泪的脸蛋说:“孩子,你比任何一个孩子都强,我亲自教育你。”经过一番安慰,那个孩子很快破涕为笑,安静下来。这个孩子就是一生有两千多项发明,极大地造福于人类世界的发明大王—爱迪生。他在被老师赶出校门之后,在家里跟母亲学完了小学课程。母亲“你比任何一个孩子都强”的话鼓舞了他,赋予了他自尊,成为他童年甚至一生的心灵支柱。爱迪生母亲的话是一句暗示。…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个关于孩子和母亲的故事。孩子两岁了,第一次看见一只蚂蚁。也许别的母亲会鼓励她的孩子去一脚踩死那只蚂蚁来锻炼他的胆量。可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却柔声地对他说:“儿子,你看它好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