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古琴在中国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古琴与儒家以及道家之间的文化渊源及古琴自身所展示的美学思想,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琴的历史及其流派、古琴音乐的作品及其形态分析、古琴的美学思想和古琴音乐的发展四个方面来谈中国古琴的保护与今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大连大学学报》2020,(2):69-74
顾梅羹,辽宁音乐家协会古琴研究会会长,东北地区高等音乐院校古琴教育界专业第一位教授,其琴艺、琴学与琴道享誉中外,中国古琴文化历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所著《琴学备要》是凝聚琴艺、琴学与琴道等诸元素的经典之作,是中国现代古琴教育史上最规范的古琴教科书。本文试以顾梅羹先生的琴学思想为核心考察其对辽宁省古琴文化史的影响;探讨作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内容之一的古琴文化如何更好地整合各方资源,成为文化强省强国、文化兴省兴国的助推元素。  相似文献   

3.
2017年9月26日,第六届古琴艺术节在江苏常熟召开。"古琴保护论坛"研讨会就古琴发展的各方面问题进行了相关研讨,议题涉及南北各地古琴文化的不同发展以及民间教学不规范的问题;强调作为新一代古琴的发展和传承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格局来更好地发展古琴文化;要钻研古琴传承教学的艺术和技巧,做好古琴艺术的传承和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4.
古代的文人雅士对"琴棋书画"情有独钟,这四项是当时的文人雅士必备的艺术技能,它们有非常悠久的发展历史。而对于古琴文化来说,其历史较其他三项更加久远,据考证在四千年前,古琴就已经出现了。作为中国乐器历史上最为久远的乐器之一,古琴对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古琴文化给中国的音乐教育、社会文化、思想进步都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中国精神文化的启蒙具有广泛的影响。古琴作为中华民族最传统的乐器之一,从先秦时代到唐朝,再到明清,经历了从诞生到繁荣再到衰微的历史更迭。通过对古琴文化的发展历史现状的分析,希望能复兴中国的古琴文化,将其传承下去,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5.
古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蕴涵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已超出了乐器本身的演奏功能。古琴音乐的发展主要受儒家"中正平和"、"温柔敦厚"和道家"顺应自然"、"清微淡远"思想的影响。从古琴的形制、古琴音乐的审美准则等方面揭示古琴音乐的文化内涵与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6.
本文希望通过研究提高社会对古琴音乐的注意力,避免古琴音乐文化的断承。古琴有着独特的艺术与文化地位,但在今天又面临着新的压力,一股来自世界性的潮流,正迫使古琴的社会功能,跟着别的乐种走同一条路,使其表演内容和形式,也渐渐和它们接近。变是艺术的基本特性,如果不能在变中保持古琴的特点,那么它也将失去在世界乐坛及中国文化历史上所占的位置。  相似文献   

7.
本文希望通过研究提高社会对古琴音乐的注意力,避免古琴音乐文化的断承。古琴有着独特的艺术与文化地位,但在今天又面临着新的压力,一股来自世界性的潮流,正迫使古琴的社会功能,跟着别的乐种走同一条路,使其表演内容和形式,也渐渐和它们接近。变是艺术的基本特性,如果不能在变中保持古琴的特点,那么它也将失去在世界乐坛及中国文化历史上所占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翟敏  李静 《文教资料》2012,(13):84-85
古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类乐器,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与之产生的琴曲、典故、琴谱、琴诗等许多文化特征展现了古琴所特有的文化现象。通过古琴曲的代表曲目《流水》的典故、《流水》的琴谱、《流水》的琴诗这三种文化现象的具体阐述,人们进一步认识古琴的人文特色。  相似文献   

9.
中华古琴文化是几千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自它创制以来,就凭借着自身独特的魅力和功能吸引着一代又一代文人骚客,同时它被人们作为中国传统乐器的代表,无数古代文人利用古琴来丰富自身的修养。古琴之所以能够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关键在于其拥有丰富的内在文化价值,而对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正是其内在文化价值的最直接表现形式。本文结合个人多年的研究心得,就古琴的内在文化价值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0.
明代杰出的乐律学家朱载堉,在其代表性著作<律吕精义>中,曾选取了若干古琴谱作为范例,阐述对古琴艺术的见解,尤其是对相传为舜帝所作的<南风>歌,更详加解说,并于其中融汇了古代礼乐文化的丰富内容.朱载堉的古琴论的文化蕴涵可归结为三个方面:其一,古琴谱构成的象征意义;其二,古琴曲风格的教化作用;其三,古琴歌辞句的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11.
明代杰出的乐律学家朱载靖,在其代表性著作《律吕精义》中,曾选取了若干古琴谱作为范例,阐述对古琴艺术的见解,尤其是对相传为舜帝所作的《南风》歌,更详加解说,并于其中融汇了古代礼乐文化的丰富内容。朱载埔的古琴论的文化蕴涵可归结为三个方面:其一,古琴谱构成的象征意义;其二,古琴曲风格的教化作用;其三,古琴歌辞句的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12.
历史悠久的古城常熟,和中国的古琴有着极深的渊源。经过对常熟的虞山古琴文化的实地考察,明确应该加强常熟古琴文化的弘扬和开发。政府应加强引导,社会应该合力培养古琴专业人才,让常熟古琴文化既"留下来",同时又"走出去"。  相似文献   

13.
天人合一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也是传统文化的追求,古琴艺术也不例外。这不仅表现在琴曲、琴论上,也表现在古琴制作时的形制特色之中。古琴的形制中既有对自然界的事物的比拟,也有对人体的模仿。  相似文献   

14.
最后的古琴     
不同的音乐形式通常来源于不同的文化。如果说巴洛克音乐是西方古典的象征,摇滚乐是快餐文化的产物,那么能代表中国五千年悠悠文化的恐怕只有俞伯牙、钟子期的古琴了。细听古琴琴弦拨动的声音,一种深沉却飘然出世的感觉会立刻占据你的心头,仿佛一切尘嚣都已远去,只有心灵在接受一次洗礼。可以说:古琴身上所寄托的是千百年来华夏儿女们不尽的古典文化。这种文化积淀,也决定了古琴的高雅。漫游于古琴的乐声中,你就仿佛听到了杏坛下孔子的声音、西关边老子的争辩、长江畔孙武的  相似文献   

15.
古琴记谱法是关于中国古琴艺术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它不仅是古典时代古琴传承的重要依据,而且近代以来也融入了西方文化的许多因素,成为当代古琴研究不能不直接面对的问题。本论文高度概括从古至今古琴记谱法的沿革,着重阐释晚清以来其内在变化的进程,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理解。  相似文献   

16.
古琴是我国古代音乐的代表,蕴含着传统文化的精髓,但在当前却逐渐衰落,因此必须对现代音乐教育进行反思,同时加强对古琴音乐文化的研究,来指导现代音乐教育。本文从融合传统哲学、转变音乐思维方式、文化性、民族特色、吸收借鉴外来音乐五方面,分析了古琴音乐文化对现代音乐教育的启迪。  相似文献   

17.
最后的古琴     
《新作文》2006,(4)
不同的音乐形式通常来源于不同的文化。如果说巴洛克音乐是西方古典的象征,摇滚乐是快餐文化的产物,那么能代表中国五千年悠悠文化的恐怕只有俞伯牙、钟子期的古琴了。细听古琴琴弦拨动的声音,一种深沉却飘然出世的感觉会立刻占据你的心头,仿佛一切尘嚣都已远去,只有心灵在接受一次洗礼。几乎可以这么说:古琴身上所寄托的,是千百年来华夏儿女们不尽的古典文化。这种文化积淀,也决定了古琴的高雅。漫游于古琴的乐声中,你就仿佛听到了杏坛下孔子的声音、西关边老子的争辩、长江畔孙武的怒吼和咸阳内韩非的发号施令。一切如歌,却离不开古琴的伴…  相似文献   

18.
古琴以其高雅的文化品格、丰富的精神内涵,被古代文人列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充分挖掘古琴艺术的高雅品格,对古琴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古琴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但学生对古琴曲却十分陌生,他们不喜欢也不知道如何欣赏古琴曲。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古琴曲的欣赏置于音乐文化中,让学生探趣、品趣、玩趣、拾趣、凝趣,趣趣相连赏古曲。  相似文献   

20.
古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其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之精要。本文从古琴的发展史以及中国的儒家、道家、佛教文化对它的影响作了简要的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