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企业用人机制发生了很大变化,技工学校毕业生由计划分配转变为自主择业.在新的机制面前,技工学校面向市场办学是技工学校在新形势下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经济形势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办学能力来权衡是否办技工学校,但企业技工学校必然要以企业为依托并为企业服务。本文就当前企业技工学校怎样依托企业并为企业服务谈一些看法。 一、减少人员,减少企业负担 技工学校要为企业服务,首先要考虑减少企业负担。目前国有企业都在搞分流下岗、减员增效,企业技工学校也应当摆正位置,认真对待这个问题。绝大多数企业技工学校都是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创办的,当时不愁生源,但是今天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多数企业因为内部搞减员增效而关闭了技工学校毕业生进入的大门。鉴于以上两个原因,企业技工学校现有的培训能力过剩,因此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技工学校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背景下,主要依托于国有企业和地方行政部门扶持而发展起来的.其布局和专业设置直接受企业用人指标的控制.历史上为各企业输送了大批合格的优秀技术工人,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然而,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技工学校原有的教育体制、办学模式、其布局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日益突出,已严重阻碍了技工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技工学校布局结构的调整已成为当前技工教育战线所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的调整,国家机关机构改革,公务人员分流,企业深化改革,机制转换,减员增效,相当数量工人下岗待业,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已成不容忽视的现实,尤其是技工学校毕业生由原来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包分配,劳动部门包安排,用人单位无条件接收,转变为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学校推荐,学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按需择优录用,这就对技工学校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新的就业形势下,技工学校作为培养新型技术人才的摇篮,如何适应新的形势需要,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有用武之地,这是我们急需认真探讨的问题。 一、紧跟改革形势,更新办学观念 过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技工学校的招生,学制制定,专业  相似文献   

5.
楚雄高级技工学校创建于1973年底,1974年开始招生。在计划经济年代,技工学校按下达的计划招生,按计划培养并向国有企业输送毕业生,办学按部就班、平平稳稳。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国有企业劳动就业制度改革,技工学校毕业生不再由国家统包统分,199  相似文献   

6.
《中国培训》1998,(8):34-35
企业技校走向市场的研究经过近几年上海市劳动局对上海市技工学校进行整顿和调整,目前尚有127所技工学校,其中,由企业办的技工学校(下称企业技校)有101所,占795%,它们多数创建于七、八十年代,是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这些学校是企业培养技术工人...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津市市技工学校,是目前澧水流域唯一的一所以培训中级技术工人为主的中级技校。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技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拥有的就业用工指标,统招统分的优势逐渐丧失;为了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津市市技工学校不失时机地大胆改革,勇闯市场,更新观念,总结经验,摸索路子。 (一)探索适应市场经济的办学新思路 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校长的素质、能力、决策力,驾驭力起着关键性作用,津市市技工学校校长潘训栋的改革思路,清楚地展现出学校改革和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迎接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挑战,21世纪改革与发展必将成为技工教育的重大课题。立足当前实际,展望未来走势,笔者认为技工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十个方面。一、确立直接为劳动就业服务的指导思想办学指导思想从立足于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转变为直接为劳动就业服务,技工学校既是办学主体,同时也将成为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主体。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地方政府办学的指导思想。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技工学校将由政府的附属物向办学实体和市场主体转变…  相似文献   

9.
技工学校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更是职业培训事业的骨干和中坚。然而,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实行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吸纳就业的能力逐年减弱,技校毕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切实减轻国有企业的社会负担。企办学校究竟何去何从?这是许多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难题。解决这一问题,有利于国有企业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目标。一、企办学校的改制创新之路1、改制的可行性分析。企业办学是计划经济的必然产物,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办学已成为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绊脚石”和“拦路虎”。改制的关键是如何给学校建立一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1.
拓宽办学的新路子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陈凤艳我们齐齐哈尔市机械冶金局技工学校是一所具有20多年历史的老校。多年来向企业输送了近四千多名技术工人,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时期的办学方向已经不存在,然而,给技工学校...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各地技工学校的发展都遇到了些困难。在国家实施《职业教育法》 ,实行就业准入与劳动预备制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新形势下 ,技工学校如何摆脱困境而寻求发展呢?本文拟就此略作思考。一、技工学校的办学宗旨应与普通中专、职业中专的办学宗旨相一致。技工学校单纯培养技术工人的办学宗旨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 ,它制约了技校发展的空间 ,是技校走入困境的重要因素。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技工学校由劳动部门统一下达招生计划 ,统一安排生源 ,并由劳动部门向国营大、中型企业分配毕业生。技工学校走的是一条单一面向国企办学的路子 ,…  相似文献   

13.
<正>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领域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经济改革正由过去的计划经济朝市场经济转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也由过去的国有企业一统天下的局面,朝着以国有企业为主,多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共存的局面发展。由此而带来的是市场前所未有的繁荣,同时,也给现代化企业的飞速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4.
问: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答: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是继《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之后,在深化企业改革方面又一重要发展,是搞活国有企业的有效途径.企业制度,主要是以产权制度为基础和核心的企业组织制度.我国传统的企业制度是适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而建立起来的.这种企业制度,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是唯一的经济主体,可以说全国是一个大企业,计划由国  相似文献   

15.
1978年后,借改革开放的东风,福建省技工学校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壮大,并有了相当的数量和规模,为福建省经济建设培养了一大批合格的技能人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与完善,技工学校赖以生存的国有企业发生了深刻变革,多种经济成分不断涌现与发展,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16.
我国技工教育是典型的计划经济的产物 ,在计划经济时代 ,曾经创造出辉煌的业绩。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技工学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我国技工教育之所以出现如此大的困难 ,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关键还是由于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造成的。要解决技工学校目前面临的困难 ,就必须用改革的思路 ,打破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旧的办学模式 ,以市场为导向 ,调整专业结构 ,转变内部机制 ,提高教学质量 ,全面参与市场竞争 ,只有这样 ,才能从根本上摆脱目前面临的困境 ,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威海市高级技工学校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  相似文献   

17.
张子翼 《云南教育》2003,(21):27-29
一、传统的教育模式技工学校作为国民职业技能的专门培训机构,它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并不算长。古老的传授技艺的方式是“师傅带徒弟”。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师傅带徒弟”的方法已无法满足国家对技术工人的需求,于是出现了很多由行业、各厅局、各企业办的技工学校。这类学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这批人现在已经成为各企业的技术骨干,技工学校现有教学体制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是由中专或大学的相关专业的内容经简化而得。而我们的实习指导老师,大都来自于过去…  相似文献   

18.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以之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历经十年艰辛历程,伴随中国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轨,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但仍存在诸多问题。章回顾了中国现代企业制度及以之作为方向的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道路,同时结合当前实际,总结出这一历程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所带来的启示,找出了现存问题并提出改革的进一步措施。  相似文献   

19.
我国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思考沈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是把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培育成合格的市场主体,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的国有企业能否通过改革完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直接关系到市场化改革的成败。十多年来,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直是经济...  相似文献   

20.
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一些问题的认识和建议未兵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将对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产权制度、财产组织制度、经营制度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与创新。这无疑是国有企业改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