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进步,新闻传播媒介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新闻娱乐化成为新闻发展的主要倾向,新闻内容的呈现方式突破了传统的严肃呈现方式,越来越趣味盎然、灵活多变,新闻中也逐渐出现了一些广告植入,这样的新闻发展进程形成了强大的娱乐效应,让受众能够在更加轻松的氛围中完成对于新闻的接受。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过度的新闻广告植入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随着新闻娱乐化进程的深入,新闻的严肃性被不断解构,有的新闻中植入的广告只看到眼前利益,没有关注到商品真正的效用,给消费群体带来重大的权益侵害。  相似文献   

2.
“娱乐化”不忘媒体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丹锋 《新闻实践》2006,(10):56-56
近两年以来,国内各地新闻以及省内各档新闻,都有一种“娱乐化”倾向。要不要“娱乐化”成为业界争论的焦点。什么是新闻“娱乐化”?有的把社会新闻的增加归为“娱乐化”;有的把民生新闻增加归为“娱乐化”;有的把奇闻逸事增多,叫做“娱乐化”;也有的把报道方式的“剧情化”叫做“娱乐化”。以我的理解,娱乐化应该是,“用多种娱乐方式,侧重选择一些非传统题材,为增加报道可看性的新闻报道倾向”。它把新闻从以传递信息为目的要求,向以观赏性、娱乐性目的为主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陈阳  吴晨 《新闻世界》2014,(5):253-255
新媒介带我们进入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在这里娱乐思维覆盖了一切公共话题和言论,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新闻也常以娱乐化形式呈现,人们在信息海洋中追逐娱乐快感。新媒介的娱乐化倾向是否必然是负面的,该如何看待这种社会趋势,重读波兹曼的名著《娱乐至死》会给我们带来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4.
广播媒体作为大众媒介,其使命就是向社会大众传播信息,但是随着媒介泛娱乐化大潮的推进,广播媒体节目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过度娱乐化的倾向,这种娱乐化倾向不仅降低了听众的文化品位,而且弱化了广播媒体的社会责任。这种倾向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在融媒体时代,广播媒体工作者为了适应受众群体的整体需求,更愿意选取轻松娱乐的新闻信息,进而使广播节目的娱乐底线被不断刷新。  相似文献   

5.
也说新闻娱乐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新 《新闻知识》2007,(1):83-84
如今,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都在朝着新闻娱乐化方向倾斜,从内容到形式。这么做的原因,无非是要在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中抓住受众的眼球,然而,这种娱乐化的倾向有没有严格把握新闻的真实性?是不是有时牺牲了新闻报道的责任感?会不会出现只是为了提高读者的关注度,而用这种所谓的“吸引读者的目光”的手段来随意捏造新闻?如此种种,不得不引起我们对于新闻娱乐化的思考和关注。  相似文献   

6.
从娱乐至死的视角审视电视娱乐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电视媒体的娱乐化倾向明显,不仅娱乐节目在质和量上都泛滥开来,娱乐节目遍地开花,甚至新闻也出现了娱乐化的势头.当以《超级女声》为代表的选秀类节目余热未减,《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中国达人秀》等节目又开始炙手可热,电视在娱乐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然而,电视媒介娱乐化的后果是什么?我们又应该怎样看待当前媒体普遍的娱乐化倾向?我们是否会像波兹曼所说的那样,将成为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相似文献   

7.
美国作家波兹曼在其《娱乐至死》一书中有一段经典论述: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形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如今随着新闻娱乐化倾向的加剧,娱乐至死已变得不那么危言耸听了,许多媒体倾向于选择成本低又受大众欢迎的信息,它比那些严肃的有参考价值的新闻更能吸引受众的眼球,创造更多的利润,传媒业迅速发展的同时,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孙维  马妤 《今传媒》2008,(6):50-51
在各种娱乐报道充斥着电视、网络和大量报纸版面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绯闻化报道得到记者的青睐,娱乐新闻的绯闻化逐步形成一种倾向.媒体强调娱乐新闻能够满足受众需求的功能中,带来了都市类电视、网络、报纸新闻的娱乐化、媚俗化,尤其表现在文化娱乐新闻的绯闻化报道上,这种倾向已经偏离了新闻报道的正常轨道,值得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并研究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郭祎珺 《大观周刊》2011,(29):130-130
市场经济席卷了我过社会的各个层面.是我国人民生活、社会发展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在传媒业.市场经济的发展改变了我国传媒的传统传播方式以及发展状态.使我国的传播媒体各方面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商业化的倾向.也由此催生了新的新闻传播方式——新闻娱乐化的潮流.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娱乐新闻在我国新闻事业中异军突起.使新闻报道开始呈现出娱乐化的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等方面的要求.娱乐和新闻开始在某种程度上结合.交织和渗透。  相似文献   

10.
当下我国电视民生新闻娱乐化、低俗化倾向严重,越来越多地闪现"黄色新闻"。本文通过对当前电视民生新闻这种黄色化倾向进行解析,从而为行业未来发展提出一些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电视新闻传播中,观众对信息的需求由守望型转向窥视型,电视新闻也出现新的发展趋势:风格化、戏剧化、娱乐化、多元化,媒介正在发生着剧烈而深刻地变革。受众理念的变革受众消费新闻的倾向如何影响电视新闻的内容和形式?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必须从考察受众对新闻的需要和态度的角度出发。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受众对新闻的期待有了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守望"的需要转向"窥视"的需要。在对新闻的要求上,受众关注的不仅是事件,而且是事件中的人的思想观  相似文献   

12.
魏文欢 《今传媒》2013,(10):53+57
随着我国都市报的迅猛发展,信息的娱乐化倾向在都市报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很多报纸在报道中纷纷运用了新闻娱乐化的表现手法。那么,为何都市报会重视新闻娱乐化,把其作为赢得受众、扩大报刊发行量和追求社会影响力的法宝呢?都市报新闻娱乐化产生的根源都有哪些?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发现,都市报新闻娱乐化的出现与流行有其现实土壤和历史必然性,是受到媒介竞争压力、报业市场化推进、受众需求改变、对西方大众化报纸的借鉴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电视新闻节目的娱乐化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栏目改版的需要,最近我们对一些优秀电视台的新闻栏目进行了观摩学习和比较。我们发现,近年来,国内一些成功的电视新闻类节目,在形式和内容上均进行了宝贵的尝试,突出情节性、故事性、悬念感成为一种新倾向。这种现象被称为电视新闻类节目的娱乐化倾向。 一、对电视新闻类节目娱乐化的理解 娱乐化并非传统观念所理解的,是  相似文献   

14.
"娱乐"一词,在"新闻娱乐倾向"和"新闻娱乐化"中的地位不可等同视之,当前很多关于新闻娱乐化的争论,很大程度上和没有很好地区分开两者有关."新闻娱乐化",是媒体以追求自身利益为目的,努力迎合大众的负面心理的现象,集中表现为媒体以夸人编造事实,煽情、炒作等作为手段追求新闻的轰动效应."新闻娱乐化"之所以广受诟病,在于娱乐化作为媒体盈利目的而存在的事实,背离了新闻严肃的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损害了人众真实,止确认识外部事物变化的权利.  相似文献   

15.
正新闻娱乐化是新闻在报道方式上的一个转变,即从社会的政治、经济等方面挖掘出娱乐的价值,吸引受众眼球。新闻娱乐化中的"娱乐",主要是强调一种传播叙事角度的转变,即将新闻材料的发掘朝着娱乐化的方向发展,并逐渐成为一种趋势。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新闻娱乐化倾向也呈现进一步发展趋势,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新闻"三贴近",使得新闻媒体进一步走向市场、走向大众。但在新闻娱乐化发展过程中,新闻传播呈现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大陆新闻传媒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与此同时,新闻娱乐化倾向却也愈发严重。无独有偶,在隔海相望的台湾,新闻的娱乐化现象也伴随其新闻业的成长而产生和发展。本文旨在探究新闻娱乐化现象的成因,分析新闻娱乐化的利弊,并对两岸新闻娱乐化现象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7.
杨建荣 《今传媒》2012,(12):52-53
本文对目前网络中存在的新闻呈现娱乐化倾向,新闻图片泛滥,媚俗侵权缺乏精华等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避免新闻图片在传播中出现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有关限制娱乐性节目政策的实施,2012年我国新闻媒体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变化,不少新闻媒体在原有新闻节目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娱乐化的元素,从而使我国新闻呈现出娱乐化的倾向. 这种娱乐化不仅仅表现在新闻报道形式上,而且表现在新闻报道的内容上.一些电视台为了增加新闻的可视性,邀请一些长期主持娱乐类节目的嘉宾担任新闻播音员,甚至还有一些电视台直接将喜剧明星请进演播室,直接参与新闻节目的制作.许多电视台在制作新闻节目的时候,刻意地增加冲突性的元素,从而使节目呈现出戏剧化的效果.这种以说新闻、评新闻为表现形式的新闻节目,从表面上看,丰富了新闻的表述方式,但从本质上来说,则是在新闻类节目的包装之下继续制作娱乐性节目.  相似文献   

19.
方田 《新闻世界》2008,(10):58-59
进入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电视新闻娱乐化也正在狂飙突进。这种电视新闻娱乐化倾向对我国尚不成熟的新闻专业主义和媒介公信力将造成极大侵害。本文尝试分析了电视新闻娱乐化的起源、发展及表征,并对其走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中国电视文化的娱乐功能不断凸显,不仅出现了娱乐化的倾向,而且趋向于泛娱乐化的趋势。除了各种综艺娱乐节目充斥屏幕外,严肃的新闻也开始被娱乐化,"真人秀"节目雷同泛滥,具有厚重感的历史也被戏说,电视文化的人文精神严重缺失。本文对此现象作一探讨,呼吁电视媒体应该弘扬人文精神,肩负起自身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