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浅议行动研究及对教师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动研究是一种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并为广大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所乐于接受的一种适用性很强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实践反思指行动者对已经过或正在进行的行动重新审视以达到改进的目的。反思在行动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中小学教师的实践反思能力则是决定行动研究是否能取得高质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行动研究是一种反思性教学策略,它既包含了在实践中反思和对实践的反思,更重要的是它的主要目的是为实践反思,使教师不仅回顾过去,对过去的教学过程进行察觉与质疑,更能于实践前未雨绸缪,以超前反思指导未来的教学行动。这种实践-反思-再实践的模式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形成良性循环,不仅促进学生发展,而且促进教师发展,使教师从冲动的例行的行为中解放出来,让教师以审慎的意志方式行动,从而成为更好、更有效率、更富有创见的行家。行动研究本质上是追求更为合理的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旨在使教师获得一种内在启蒙和解放的力量,打开新的思考维度和新的探询方向,增强实践能力和自我超越的能力。本篇论文通过具体的行动研究实例分析阐明了行动研究作为反思性教学实施的方法之一,是反思策略中最重要也是解决教学问题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校本研修的特点是:实践反思、伙伴合作、专业引领。在解读校本研修特点时,我们很容易产生一种片面的理解,以为实践反思是教师个人的行为,伙伴合作是教师群体的事,专业引领是理论和教研专业人员的任务。如果思考得再深一些,我们就会有别样的理解:实践反思的主体是教师,而这个“教师”应包括教师个人、教师群体、专业人员。他们都应以实践一反思一再实践一再反思一再实践的行动研究方式,对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研究,而这种行动研究建立在伙伴合作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4.
教学反思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实践中,反思与实践的疏离所形成的“反而不思”和“思而不反”,导致教学反思失去其应有的价值和功效。幼儿教师只有从“心动”走向“行动”,坚持教学反思的实践路向,才能在不断反思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5.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借助行动研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自身的教学行为不断进行反思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活动和课堂情景作为认知对象,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识的过程。教学反思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通过反思可以发现新问题,进一步激发教师的责任心,在不断改进教学的过程中把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6.
论教师教学反思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冬梅 《教育探索》2006,(2):100-101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进行批判和反省的过程,是教师借助教学实践的行动研究,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目的、教学手段和自身等方面的问题,进而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一种方式和途径。教学反思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而且为教师的发展和成长提供了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7.
校本行动研究是教育科研的一种方法。这种研究方法的特点是以中、小学教师为研究主体,“教师即研究者”,强调参与、合做与交流,强调实践反思。  相似文献   

8.
陈向明 《人民教育》2023,(Z3):109-112
基于“教师作为研究者”的现实需要,本文提出教师需要开展实践—反思性行动研究,以便对自己在实践中日用而不知的思维方式和行动习惯进行反思,并将研究结果反哺实践。在对实践—反思性行动研究的重要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本文提供了一个来自一线教师的案例以及若干研究工具,以说明这类研究具体可以如何做。最后,讨论了开展实践—反思性行动研究的意义以及实施这类研究所需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反思性教学作为当前倡导的一种重要教学思想,在落实到行动时产生了不少的困惑,究其根本就是对反思性教学的整体把握还有偏差,因此需要对反思性教学与教学反思、反思性教学与反思实践、反思性教学与行动研究、反思性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这样几对基本关系作一个梳理,从而为反思性教学的持续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教师要能够进行教学反思,即要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目的、教学工具和自身方面的问题,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要对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持有一种"健康"的怀疑态度,并及时地把思想变为行动。像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学会学习"一样,教师也要能够在反思中"学会教学"。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进行自我反思,  相似文献   

11.
黑格尔哲学中的“反思”指的是概念之间及其内部各环节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反映的关系。当前包括一些工具书在内的一种流行理解认为,“反思”与“反省”同义,指精神的自我活动和内省的方法,与黑格尔的原意相去甚远,应当严格区分开。  相似文献   

12.
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学主体(教育者、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思考、探究、解决自身与各教学要素诸方面的关系问题,将学会教学(learning to teach)与学会学习(learning to learn)相统一,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促使教学最优化发展的过程。文章阐释了"反思性教学"的内涵,并论证了反思型教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面对俄罗斯近二三百年的历史之谜时,人们也总是不免要产生这样的疑惑,即这个本来野蛮、落后、没有文化的民族,何以在短短一两个世纪中就获得了这样高度的精神发展。像超越时代的理想主义,彻底清醒的批判现实精神,以及他们对于正义、善良和爱的刻意执着,所有这些现代俄罗斯精神都很难从它的古典传统中得到解释。在某种意义上讲,它们只能根源于康德晦涩的伦理学体系。这两者之间的本质联系可以表述为,康德为现代俄罗斯提供了关于伦理实践的先验构架,而俄罗斯人则以不屈不挠的奋斗牺牲承担了那种崇高的道德律令。一言以蔽之,这是伟大的思想形式和强劲的现实力量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4.
“This is the thing I really get excited about. There are some great ideas here, some really neat projects. Wanda and Joan are working on amphibian decline. Ann is interested in territorial behavior or some sort of feeding behavior in crawdads. That is a good one to study because crawdads are an important decomposer in the stream. We're looking at what kinds of criteria in a stream make it habitable for different kinds of organisms. And when you see those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organisms, what do they mean? How do you interpret them? I mean we're really getting into higher levels of thinking, because we're looking at different kinds of organisms and interpreting them in terms of stream health.” Jake, biology teacher, Northwestern High School. © 2000 John Wiley & Sons, Inc. J Res Sci Teach 37: 916–937, 2000  相似文献   

15.
随堂测试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对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信息,刺激学生对知识意义的积极建构有着特别的作用。计算机网络教室为随堂测试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教师完全可以从容不迫地在课堂上随时进行测试、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帮助学生检测是否掌握了所学的内容,继续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专业承诺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专业承诺一般是指大学生认同所学专业并愿意付出相应努力的积极态度和行为,探讨大学生专业承诺对于大学生的专业选择与发展以及高校的专业设置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介绍了大学生专业承诺的概念与测量工具,其次对大学生专业承诺的实证研究进行了梳理与分析,最后就如何改善大学生的专业承诺现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幼儿难免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幼儿出现的错误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教师应解放思想,充分利用幼儿错误带来的教育机会,在帮助幼儿纠正错误的过程中实现幼儿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生活中我们总会遭遇喜忧参半的状况,在心理学上我们把其称为趋避式动机冲突。它的普遍存在性,使我们对其的研究显得迫切且有价值。认知因素在心理活动中的备受关注。对于趋避式动机冲突的认知研究也相继出现,但就认知因素在冲突中哪个环节,起了怎样的作用,它们是如何运作等的机制问题,研究相对较少。文章就动机冲突的性质,分类以及其认知的心理机制作了浅显的分析,并提出一些设想。旨在初步探索动机冲突产生的认知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P.E. Bryant 《教育心理学》1985,5(3-4):207-215
Abstract There is a difference between recognising what kind of sum is needed to solve a mathematical problem on the one hand and doing the sum correctly on the other. There are good grounds for pursuing this distinction. One is that the easy availability of calculators makes the second element a great deal easier for children who know how to use them. Another is that current work on children's cognitive development shows tha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which children have the skill to solve but nevertheless fail to solve because they do not always realise when the skill is needed. I report a pilot study which demonstrates the same sort of thing with subtraction and which deals with the conditions which might encourage children to use the mathematical skills that they do have more effectively.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思维活跃、对信息的需求量大、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模仿能力强,但是知识经验比较少、鉴别是非的能力较弱、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阶段,这使得他们会将加工整理过的大众传媒作品误认为是真实的,容易受到传媒中负面信息的影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影视文化作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