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7 毫秒
1.
起初是不屑于读此书的,因为它首次出现在我眼前是在娱乐报纸上,也因为它是知名娱乐节目主持人汪涵所作的。我对书是有洁癖的,举个例子来说,安意如刚出书时,我是很喜欢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和《思无邪》,我在校图书馆内借阅了好几回.  相似文献   

2.
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渗透着深沉的人生悲凉和孤寂的况味。其悲既是一种情 ,也是一种理 ;既有困顿的人生失意之悲 ,又有死亡人物的愁苦之悲 ;既有庸众之悲 ,又有孤独之悲 ;悲剧方式将人物、环境等渲染得阴冷而可怖 ,道出腐朽的封建文化对于奴性人格及虚伪的相生相依的影响 ,同时在小说里 ,鲁迅无意间还流露出其天才式的悲哀。  相似文献   

3.
《风雅颂》与《人生》具有互文性关联,杨科其实就是进城后的高加林。这两部小说呈现出相同又相异的人物关系模式,其相同处在于都包含着一个"痴心女子负心汉",以及"负心汉"又被别的女子所负的情节模式,而且城乡矛盾都在男女的结合与分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风雅颂》对《人生》的"修改"和"误读"体现在男女主人公在"负"与"被负"的行为中所犯的错误程度上的区别,由此也显示了两部小说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同以及作者态度和作品审美风格的迥异。  相似文献   

4.
《解老》与《喻老》是《韩非子》当中两篇可称为"解释体"的文章,尽管其思想内容、文章风格有一定的差异,但其整体上却有着一致性,从性质来说,都是对《老子》的解释之作。《解老》当是韩非求学于荀卿时所作,并非专题性论文,而更像是读《老子》的注解,亦有读书笔记的性质。《喻老》当为韩非后期重读《老子》所作的解说之文。正是这种创作时期的不同,使得二者甚至在文本上也有了一定的差异。这类文章的文体学意义主要体现在对传统"经说体"的继承与发展上。  相似文献   

5.
《诗》之《周南》、《召南》与《易》之关系探究,分从两方面进行把握,结构上,《诗》有二《南》犹《易》有《乾》、《坤》;内容上,诗有二《南》犹《易》有《成》、《观》。  相似文献   

6.
《三国演义》和《平家物语》两部作品中都蕴含了对世事、人生无常的感叹,但由于中日两国文化背景的差异、创作时代不同等原因,两者在对"无常"的认识上有很大差异。《三国演义》从宏观历史的角度出发,用儒家思想去解释"无常",将"无常"产生的原因归结为社会政治的腐败;《平家物语》从佛教的无常观出发,认为"无常"之所以产生,虽然与社会、个人的善恶有关,但决定因素在于人生本身的无常,具有一定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7.
《金瓶梅》和《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存在着诸多的不同。首先在主题的倾向上不同,一个是晚明黑暗社会的揭示,一个是与资本主义工业化对人“自我”扭曲的寓言。其次在文化价值与道德观念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即《金》描写的性专门在技术化倾向上做文章,而《查》在描写性时着眼点放在人生的探索上。再次是文化背景不同,《金》中的性描写,有许多是病态性心理的反映,并非健康的人类应有的性要求;而《查》的性描写,带有一种西方文化的颓废色彩,是一种野性的性放纵,它企图以人性的复归,即两性关系的纯自然性,来挽救西方社会的沉沦,但这种原始野性式的性表现,反而掩盖了对资本主义社会腐朽的揭露,这正像《金瓶梅》中过多的性描写,也冲淡了对封建社会的批判一样。  相似文献   

8.
《围城》与《儒林外史》讽刺艺术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生于清中叶的《儒林外史》是中国讽刺文学的集大成者,它将批判的锋芒直指封建科举制度,通过封建文士追求功名富贵的卑劣行径以及他们在科举桎梏下悲哀惨绝的人生,彻底揭露了科举制度的腐败及其对人性的戕害。作为古代文学史上第一部优秀的长篇讽剌小说,它所创造的寓悲剧于喜剧中的“戚而能谐,婉而多讽”的讽刺艺术使吴敬梓成为中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巨匠,并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围城》是一部在人生边上审视人生的小说, 1947年在上海初版时,在国内外文坛上就引起了轰动。之后,这部小说曾风行一时,广为流传,现早已被改编…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不同于才子佳人小说,也不同于以前的言情小说,这也是它如此富于影响和震撼人心的所在。而《红楼梦》营造的时代、文化和人生悲剧,又从多方位多角度展现了一种民族精神的觉醒,也彰显出作者对现实、文化和人生的反思与探索的可贵精神。  相似文献   

10.
"道路"作为一种时空体,在小说情节的建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呐喊》《彷徨》中,鲁迅写到了众多的"路",这些"路"既制造了熟人的相遇,也制造了陌生人的偶遇,有的还以其隐喻意义有深化情节的内涵,推动情节向前发展。这些"路"上的人生,体现出的是小说人物痛苦、愚昧、麻木、冷漠的生存状态,具有深远的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心雕龙》和《文选》对曹植的评价精彩各异。《文心雕龙》对曹植作品有赞扬,有贬低,也有完全不予提及,而《文选》对曹植作品的选录并没有因循其观点。《文心雕龙》是带有复古倾向的著述,而《文选》是以文学随时代的推移而发展的观念为基本理念,所以它们各自文学思想的异同也多少会反映在对曹植的评价上。  相似文献   

12.
《离骚》与《浮士德》虽然是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作品,但两者存在可比性。从时代背景来看,《离骚》吸收了战国士文化的精神;《浮士德》虽然不是典型的狂飚突进时代作品,但歌德仍然将狂飚突进的时代精神带进了《浮士德》。从作品精神来看,《离骚》主人公用九死未悔、体解未变的精神来追求美政理想;《浮士德》则执著地寻求宇宙人生的真理。在求索形式上,《离骚》采用了上叩天阍、下求佚女的追求方式;《浮士德》则让主人公出入天人古今,在神魔幻境中展开热烈浪漫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美国现当代小说家迈克尔·坎宁安的《时时刻刻》,作为对20世纪英国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达洛卫夫人》的继承与发展,已成当代美国文学研究的热门小说。小说跟随三个女主人公的视角、注意点、感受和思维方式,深入她们内心,讲述她们一天的生活。她们的故事也由此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拼贴画,使读者超越时空界限、体验不同人生,进而对生命、对自我、对死亡有了新的认识与感悟。事实上,源于伍尔夫《达洛卫夫人》的《时时刻刻》,无论在情节、人物还是主题上都与《达洛卫夫人》交相辉映。就此,该文作者针对这两部小说的互文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 ,《过秦论》、《师说》和《六国论》三文有值得比较的价值 ,通过对照、分析会对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借鉴意义。首先 ,从提出论点的方法和部位上看 ,三文不尽一致。《六国论》开宗明义 ,在文章启首即提出中心论点 :“六国破灭 ,非兵不利、战不善 ,弊在赂秦。”属演绎法。《过秦论》首先罗列大量史料 ,论述秦从秦孝公开始到秦始皇150年间的兼并战争和秦王朝因施暴而致亡的历史过程 ,最后用归纳法得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仁义不施 ,攻守之势异也。”《师说》的中心论点既不在开头 ,也不在结尾 ,而在课文的主体即中…  相似文献   

15.
《吊屈原赋》、《服鸟鸟赋》皆为汉代咏怀写志名篇。通过笺释,我们认为:《吊屈原赋》乃现存汉代表现"士不遇"主题的重要作品,其写法上继承了屈原《离骚》香草美人之传统,赋中大量用比,连类繁举,在对屈原的遭遇深表同情的同时,还对迫害屈原的群小表示了极度的愤慨,因而《吊屈原赋》在悲悼屈原的同时,也在悲悼自己。尤其是用古事写今情,做到了古典今情的完美统一。而《鵩鸟赋》通篇大旨,在以道家齐物之理,自慰远谪之情,其中"齐生死,等荣辱",以对抗人生之牵累与忧患,尤为突出,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论其艺术特色时说:"贾谊《鵩鸟》,致辨于情理。"而在赋体文学发展中,"《鵩鸟》为赋之变体,即其体而通之,凡能为子书者,于赋皆足自成一家"。  相似文献   

16.
《围城》     
<正>《围城》是钱钟书唯一的一部小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讽刺小说。在题材和主题上,钱钟书在广阔的生活背景下,全景式地展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众生相,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人生、社会的荒凉。作品通过主人公方鸿渐的命运变迁,艺术地概括了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中,一代欧化知识分子的特征和命运,写出了一部现代中国的"儒林外史"。在这一群知识分子的生活里,  相似文献   

17.
《诗》不仅是儒家的经典,而且也是先秦诸子思想的源头,作为道家代表人物的庄子就曾经引《诗》和论《诗》。庄子的许多思想和重要的观点都可以在《诗》中找到相对应的篇章。一部《庄子》不仅在精神内涵上对《诗》有诸多继承,而且在艺术上,其虚荒诞幻的世界是对《诗》中颂神母题的深化,《诗》中浪漫夸张手法、《诗》之寓言和叠词等表现手法对庄了审言和重言等的形成也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史记》被公认是历史实录,《夷坚志》自认为是社会实录,两者有继承关系,本文比较其内容和艺术上的异同。《夷坚志》影响到后代的如《南村辍耕录》、《剪燈新话》、《聊斋志异》等一流笔记、小说名著。当代受影响的如荣获中国文学最高奖项———"茅盾文学奖"的《白鹿原》、《张居正》、《野葫芦引》、《曾国藩》、《走在人生的边上》等一些当代中国的一流名著。本文则以实例说明古代作家相信和热心描写占卜的真实心理。  相似文献   

19.
《孔子诗论》与《黄鸟》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鸟》在《诗经》中有两首,分别是《秦风·黄鸟》和《小雅·黄鸟》。《诗经》中同题的作品其反映的情感也往往相同,《孔子诗论》第九简所论之《黄鸟》应是兼指二者而非其中的某一首。  相似文献   

20.
《诗经》的"感兴"原理起源于《易经》"兼三才而两之"的宇宙观。古人在这种宇宙观指导下观察宇宙人生,并在其过程中产生了"感",即由单纯的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发展到对内部身心的体验。"观感"的结果是人对天地万象的意义有了极深沉的领悟,并随之产生了"感兴",进入天人一体的意义世界。《诗经》《易经》的意义系统是贯通的,《诗经》之"兴"绝非随意,物象与情感间皆有固定的联系,"取象立言"是"兴"之真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