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阮静 《浙江档案》2007,(11):32-33
一、黄杨木雕的艺术特色与艺术价值乐清黄杨木雕是我国木雕艺术中一个重要艺术门类。它与青田石雕、东阳木雕一起,被誉为"浙江三雕"。乐清黄杨木雕之所以一直引入注目,经久不衰,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文化厅1993年公布的第一批民间艺术家(18位)之中的王凤祚个人档案最近被浙江省档案馆征集进馆。浙江的传统雕刻工艺,在全国的工艺美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如:东阳木雕、青田石雕、乐清黄杨木雕,被称为浙江"三雕"。它有精巧、瑰美、细腻、雅致的艺术风格,具有典型的江南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优秀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凤祚(1905-1993),乐清翁洋人,黄杨木雕一代宗师。原浙江省特级名艺人,浙江省一、二、三届政协委员、浙江省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会员。他平生治艺严谨,在佛像雕塑、圆雕、镂雕、彩雕、脱胎…  相似文献   

3.
郭艺 《群众文化》2001,(5):30-32
乐清黄杨木雕工艺,距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目前,以众多家庭作坊式的个体手工业的形式,形成浙江省具有一定规模的手工艺创作群体。现有从业人员3000人左右,其中,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2名、高级工艺美术职称8名,近10件作品被轻工部评为“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一等奖和希望杯奖,7件作品被国家作为珍品收藏。  相似文献   

4.
林邦栋(乐清细纹刻纸传承人,81岁,从事乐清细纹刻纸67年):我从事乐清细纹刻纸是祖传的,我是第四代,我的祖父、父亲是第二代、第三代。我是13岁的时候跟我父亲学的,开始时做大型灯彩,1970年的时候搞了《红楼梦》、《西游记》等灯彩的布景。我父亲灯彩、油漆画、细纹刻纸都会的,我的曾祖父也很喜欢这个东西,那时元宵节搞龙灯的时候都要用到的。  相似文献   

5.
继承传统工艺 传承优秀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东阳木雕在全国木雕行业里的规模是最大的。目前,东阳市内真正搞雕刻的企业大概有600多家,再加上雕刻家具的企业在内大概有1000多家。为什么东阳木雕会在全国木雕行业内规模最大呢?因为东阳木雕的应用范围很广。第一,东阳木雕是一种与实用性相结合的东西,它既是欣赏品,又是实用品;第二,东阳木雕用作陈设的如屏  相似文献   

6.
福州木雕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在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极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郭发柽先生为我国著名的雕刻艺术家,长期从事雕刻艺术实践和雕刻艺术理论研究。不但创作了不少优秀的雕刻艺术品,而且也撰写了许多有关雕刻艺术的论文和文章,尤其对福州木雕、寿山石雕、象牙雕刻等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从本期开始,我们将特邀郭发柽先生分期就福州木雕的历史沿革、艺术流派、品种分类、雕刻原料、表现形式、制作过程、刀法技法、名家名作、收藏维护等逐一进行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阮静 《浙江档案》2009,(4):29-29
乐清细纹刻纸发源于乐清民间剪纸的“龙船花”,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元代大德年间(公元1297—1307)《乐清县志》记载:“社里笙歌达巨,通衢剪彩为众共赏,与民同乐。”由于乐清地处海滨,在风俗信仰中注重祈海神和信龙神,逐步形成了对龙图腾的崇拜。大约在明末清初年问,乐清沿海一带农村在春节期间出现了一种别致的龙灯,因它形如船,故称龙船.后发展为一种“首饰龙”。艺人们以刻纸装饰在龙船上,这种刻纸被称为“龙船花”。评判龙船灯的标准水平,主要看龙船纸扎和细纹刻纸的精致情况。  相似文献   

8.
东阳木雕     
东阳木雕,因发源于浙江东阳而得名,居中国四大木雕之首,与黄杨木雕、青田石雕、瓯塑合称浙江三雕一塑,是浙江省首批重点保护的传统工艺美术品种,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东阳木雕,历史悠久,流长千年而愈茂愈盛,师宗鲁班,滋长于秦汉,形成于唐,经宋至明,技艺臻于纯熟境界,至清代,进入全盛。据《康熙新  相似文献   

9.
瓯塑,俗称彩色油坭塑,又称"彩色浮雕",是浙江温州独有的民间艺术.它与"黄杨木雕"、"东阳木雕"、"青田石雕"并称"浙江三雕一塑",是浙江省政府认定首批"浙江传统优秀工艺美术品类"之一,列入省级重点保护项目范围.2008年6月,瓯塑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0.
一、原料福州木雕应用的原材料有多种,主要有龙[木、黄杨木、樟木、荔枝木、红木、檀木、柚木、杉木、红豆杉木、白玉兰木、柳杉木、楠木、花梨木、山洋木、桃叶石榴木、茶树根、鸡翅木等约二十余种,而以龙[木与黄杨木应用为多。现将部分用材简单介绍如下:1、龙[木龙[,俗称桂圆  相似文献   

11.
<正>福州木雕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它伴随着福州先人铿锵步伐从远古走来,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雨洗礼。从构木为巢到刳木为舟;从揉木为耒到剥木以战。大至殿堂楼阁、佛像雕刻,小至案几陈设、把玩小品,都有福州木雕深沉的痕迹。  相似文献   

12.
乐清是"温州模式"的发祥地,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私营企业发展的数量、规模、速度都在全省乃至全国名居前茅.据统计:乐清私营企业已占整个经济板块的80%以上,成为乐清经济的主体部分.如何确保私营企业的健康发展,保持乐清经济的稳步增长,是每个乐清人都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2007年,由乐清日报负责整合“乐清之窗”和乐清日报电子版,建成全新的地方门户网站中国乐清网,成功地整合了全市电视、报纸、广播的新闻资源,形成了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组成的全方位网站格局,真正做到了多媒体、立体化的新闻宣传模式。乐清日报创办的数字报缘何这般火热?  相似文献   

14.
2月27日,乐清日报新老报人相聚在新报业大楼,纪念乐清日报创刊53年,庆贺新的报业大楼落成并正式启用。创刊于1955年9月的乐清日报,2000年10月1日起改出四版彩印对开报,2001年1月1日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改出日报。2003年12月25日加盟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在加盟浙报集团后的4年里,乐清日报的各项事业有了较快发展。新闻质量日益提高,"三贴  相似文献   

15.
《新闻实践》2006,(8):31-31
陈华荣,男。1952年出生于乐清柳市镇。现任中共乐清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乐清日报总编辑,兼任乐清市拔尖人才联谊会副会长、温州市地方报刊协会会长。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浙江万里学院兼职教授。  相似文献   

16.
图片新闻     
正2014年2月25日至3月2日,由福建省图书馆和福州市晋安区文化馆联合主办、福州艺博园文化有限公司协办的"闽台木雕精品展"在福建省图书馆一楼大厅展出,共展出38件福州和台湾两地木雕艺人创作的木雕精品。福州木雕具有悠久的历史,2007年列入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台湾木雕传承了闽籍木雕艺人的传统技艺,又糅合了台湾原住民平浦族文化、西洋美学及东洋文化等诸多元素。该  相似文献   

17.
《新闻传播》2012,(11):2
刘斌.1943年出生,从师于何荣、王树森、刘文亨等玉雕老艺人学习玉雕的设计和制作。1960年组建了哈尔滨工艺美术雕刻厂玉雕车间。先后为玉雕、牙雕、石雕、木雕等设计了大量的出口产品、展品和国家礼品。刘斌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黑龙江省工艺美术专业高级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金属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刘斌继承和发扬了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华,特别是把古老优秀的雕刻技艺从南方移植到黑龙江开花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先后创作出具有地域风格的新工艺品"角雕工艺画",  相似文献   

18.
每当翻开乐清日报的《柳市星期三》周刊,就不禁为之别具一格的特色叫好。 2012年4月11日,乐清日报面向中国电器之都、温州第一强镇柳市镇,创办了名为《柳市星期三》的周刊,每期于周三出版,四开加长型8版,在柳市全镇和乐清市区,随乐清日报发行。到11月21日,共已出版32期,  相似文献   

19.
黄泳 《青年记者》2007,(12):111-112
浙江省乐清市以民营经济发达著称。民营经济是乐清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乐清又是中国民营经济发祥地之一。这些年来,全国各地来乐清学习取经者络绎不绝,乐清因民营经济而闻名遐迩。  相似文献   

20.
黄泳  郑维富 《青年记者》2007,(3):110-111
2006年月6日,作为县(市)一级的乐清日报社首家向全国各地的乐清人试开通了融纸质、网络和视频媒介为一体的乐清日报数字报。几个月来,乐清日报数字报在不断地探索中日臻完善起来,其征订发行工作呈现出喜人的态势。[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