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 基因工程作为一种新的育种方法与杂交技术和传统育种方法相比,具有更大的精确性和导向性,且育种周期短,并能克服远缘杂交的障碍等,极大地提高了育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在短短20年的时间里,转基因作物就从实验室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大大推动了世界农业经济的迅猛发展。自1996年美国大面积种植转基因作物以来,转基因食品以惊人的速度向全球扩散,2002年全球种植转基因作物的面积已达5 867×10~7 hm~2。2004年10月,转基因水稻已经  相似文献   

2.
基因技术     
《生物学教学》2007,32(8):78-79
中国瑞士科学家合作培养出具有长寿命叶片的转基因木薯;美国批准大规模种植转基因水稻引发争议;基因测试表明欧洲人在7000年前还无法消化牛奶;  相似文献   

3.
我国首个转基因水稻品种已投入商业化种植,但是关于转基因水稻是否带来基因污染还没有定性结论。在其商业化种植中关于“基因污染”的信息提供与获悉,涉及到农民的环境信息权的保障,从转基因水稻种植过程中农民环境信息权的现状看,应探讨保障我们农民环境信息权的对策,以切实保护农民权益,推动农村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这一次,让我们来关心“饭碗里的事”。 前不久,农业部批准了两种“新型抗虫水稻”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这则看上去“不起眼”的新闻却引起了多方人士的激烈论辩。新的水稻品种,又是抗虫的,这样的好事为什么还会有人反对呢?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两种水稻是“转基因水稻”,而水稻又是中国人的主食。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水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不断提高其产量和改良其品质是当前水稻育种的重要任务。水稻遗传转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通过转基因技术改良水稻遗传特性成为可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转基因水稻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技术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渗透进了人类的生产与生活,转基因技术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背负着很多质疑。如何直观了解转基因技术,本文从转基因食品、转基因技术在动植物上的运用以及基因治疗出发,层层推进,揭开转基因技术的面纱。  相似文献   

7.
有朋友问:前几天同事说,像小西红柿、小乳瓜、小南瓜等,都是转基因食品,应该尽量少食用。虽然目前可能没有实验证明这些食品对人体不利,但这些转基因食品和一般的食品不同。比如小西红柿洗了后,放上1个礼拜都不会腐烂,但普通的西红柿却不然,这说明连微生物或菌类都不吃这些转基因食品,所以我们应该少吃。这种观点对吗?现在生活中,到底有哪些食品是我们不知道的转基因食品?  相似文献   

8.
《中国教工》2014,(10):45-45
《新京报》评论文章说,央视记者在湖北省武汉市的一家大型超市随机购买了5种大米,随后将这些大米送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五种大米中,有三种含有转基因成分。记者随后调查发现,当地种子市场上有转基因抗虫稻种在销售,许多农民在种植这种转基因抗虫稻。这些非法的转基因稻种是如何流出的?转基因稻种侵入农田,并与其他稻种杂交,这对于农业乃至物种安全会带来怎样的影响?转基因大米在公众被蒙蔽的情况下,被大量消费,公众的知情权被置于何地?国家至今未批准转基因大米进行商业种植,显然是考虑到这项技术仍存在的风险,但现实中的转基因大米种植销售,事实上突破了审批关口,令国家法令成为一纸空文。  相似文献   

9.
《滨州学院学报》2018,(6):84-88
采用定性PCR的方法,以转基因植物常用的调控序列CaMV35S启动子、NOS终止子及报告基因gus、选择标记基因nptⅡ的序列设计特异引物;以转基因抗虫棉田里的杂草基因组DNA为模板,对棉田杂草进行转基因成分的检测。发现在检测的五种棉田杂草中两种存在转基因成分,初步说明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过程中存在转基因逃逸现象。  相似文献   

10.
《生物学教学》2006,31(2):79-79
据2005年8月21日《新民晚报》援引新华社东京2005年8月20日电称,日本的一个研究小组成功培育出了“护心辅酶CoQ10”含量比普通水稻最多高18倍的转基因水稻。据报道,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护心辅酶CoQ10”,而不是通过化学合成生产。“护心辅酶CoQ10”具有抗氧化和缓解疲劳等保健功效。目前这种转基因水稻新品种尚未获准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基因技术]     
《生物学教学》2005,30(11):73-74
中美科学家合作研究转基因抗虫水稻对中国水稻生产和农民健康的影响 据东方网2005年4月30151消息,中美科学家发现,在中国生产性试验田里,转基因抗虫水稻比非转基因水稻产量提高6%,农药施用量减少80%,同时降低了对农民健康的不良影响。专家认为,这些研究结果显示了中国转基因水稻的潜在的商业化价值,是增加国际竞争力和农民收入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2.
利用基因修饰和重组DNA等生物技术使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这种生物就称为基因修饰有机体(GMO),或转基因生物。1983年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植物构建成功,1985年第一尾转基因鱼问世,1986年转基因生物批准田间试验。1994年Calgene公司研制的延熟番茄成为首例被批准商业化的转基因植物。目前,已投人实际应用的GMO大多为农作物(以下GMO均指作物)。  相似文献   

13.
《生物学教学》2008,(11):71-71
据2008年4月4日《新民晚报》消息,日前,浙江大学农学院沈志成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发明了一种转基因技术,解决了进行田间试验的转基因水稻“逃逸”难题。他们在进行水稻转基因操作时,在向水稻基因组转入抗虫、纤维素酶或人乳铁蛋白基因的同时,利用RNA干扰技术抑制了水稻本身具有的对除草剂苯达松的“解毒酶”,  相似文献   

14.
魏延安 《留学生》2013,(7):40-41
长期以来,一提到转基因,不少人都会报以警惕的目光,这使得转基因食品一直难以端上餐桌。而近日农业部批准发放了三个转基因大豆进口安全证书的消息,使得转基因食品再度引发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食品现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技术的发展 ,使转基因食品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 .就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现状、可接受性、安全性问题及其展望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转基因食品现状及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转基因食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了解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现状和安全性有助于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我国早在1992年开始实施“水稻基因组计划”项目,到现在已培育出抗病虫害的转基因水稻以及抗病毒的转基因马铃薯(图1)、黄瓜、番茄等。用这些转基因粮食、蔬菜等加工成的食品即属于转基因食品。  相似文献   

18.
《生物学教学》2010,(8):73-73
据2010年3月22日《参考消息》援引奥地利《新闻报》2010年3月21日报道,14年来,全球绿色基因技术开疆扩土,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日增。全球25个国家去年共种植转基因作物1.34亿ha,比2008年增加7%。最大的转基因植物种植是美国,巴西则超过阿根廷位居第二。而在欧洲。因为法、德两国改变了转基因植物的政策,  相似文献   

19.
冯华 《老年教育》2014,(3):18-19
有的人相信转基因食品安全可靠,有的人不论相关机构怎么证明都不愿吃转基因食品。选或不选,是每个人的自主权。不过,面对身边琳琅满目的食品,许多关心健康的消费者发愁,怎么知道究竟是不是转基因?生活中有无可能完全避免转基因?那些在网上流传甚广的鉴别转基因食品的方法正确吗?  相似文献   

20.
黄静 《林区教学》2011,(6):48-49
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中存在着伦理困境。因为转基因技术既能为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创造出巨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也可能危及人类健康和自然环境的安全,产生许多社会问题。所以,为了保障转基因技术的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我们应该正确地认识到转基因技术发展中的伦理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