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都是他们因为倡导改革政治而被贬谪降职后的发奋之作,都是为表述他们虽遭贬谪却仍存济世安民之心的主题的散文名篇。尽管这两篇佳作在主题立意方面相近,但在表达方式、结构技巧、语言运用等方面却迥乎不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2.
《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是范仲淹和欧阳修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散发展史上的名篇佳构。本主要从两篇作品来考察范仲淹和欧阳修二人的人格和个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印证“如其人”这一名的论断。  相似文献   

3.
古代不少传世美文都写于作者人生出现重大变故(被贬官)之后,如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刘禹锡的《陋室铭》等。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也一样,写于自己被贬为滁州太守第二年。文中生动地描绘了琅琊山的奇丽环境和变幻多姿的自然风光,展现了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表达了他悠然自得的旷达乐观情怀以及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此文盛传不衰。与其他文章不同的是,《醉翁亭记》并不是以第一人称来写。  相似文献   

4.
范仲淹、欧阳修同为北宋政治家、散文家,但透过《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我们却发现他们两人有显著不同。范仲淹可谓之“仁人”,欧阳修可谓之“达人”。在范仲淹的笔下,景有着鲜明的感情色彩。“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则“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春和景明,  相似文献   

5.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都是作者被贬官谪居时所作,在文中作者不仅“激于感遇”,抒情写志,而且独运神运,另辟蹊径,展示了多姿多采的山水之景,使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6.
《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是范仲淹和欧阳修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散文发展史上的名篇佳构。本文主要从两篇作品来考察范仲淹和欧阳修二人的人格和个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印证“文如其人”这一著名的论断。  相似文献   

7.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同写于宋仁宗庆历六年即1046年,同是著名的游记散文。从表层上看,二文有所不同:《岳》文侧重对朋友的婉言规劝和对个人抱负的慷慨剖白,通篇隐含着深深的忧虑;而《醉》文则主要表达了作者邀游山水与民同乐的感情,全文洋溢着浓浓的欢愉。但仔细品读,对比分析,再结合作者的生活时代和创作背景,就不难发现,在更深层次上,《岳》文之“忧”与《醉》文之“乐”似异而实同,二文都表达了忧国忧民与民同乐的思想感  相似文献   

8.
北师大版九年级安排了《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三篇课文,这三篇文章都是千古美文,作者分别是陶渊明、范仲淹、欧阳修,他们有很多相似之处,教学中,从文章特色、人生际遇、人生态度三个角度去赏读文章,同时侧重后两个方面,启示我们从中去感受他们伟大的情操和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9.
贬谪文学是我国古代社会政治现象与文化现象相结合的一种特殊的文学。贬谪文人基于贬谪的背景,将内心的精神世界与外在的生命世界,进行重新定位与构建,将个人的精神生命融入文学作品,折射出特殊的生命境况下,一个人的政治品质和人格精神。初中语文教材中选择了很多贬谪文学,其中最具特点是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几篇文章。这些先贤大儒努力以"乐"诠释人生,直面政治生活的挫折,在各自的贬谪路上走出了不一样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欧阳修和范仲淹都是宋代散文大家。初中第五册遴选的两篇散文─—《醉翁亭记》(以下简称《醉》)和《岳阳楼记》(以下简称《岳》)正是其代表作虽各树一帜,各有千秋,却又有共同的特点:意境优美、写景自然、结构完美语言洗炼,即有异曲同工之妙。一、写景抒情议论,自然结合欧阳修作为一个政治上有远大目标的封建知识分子,遭受排挤打击后心情苦闷在所难免,尽管如此,从《醉文中可看出欧阳修并未真的消沉下去,写“游人之乐”为的是从侧面赞美自己在滁州的政绩,“安此丰年之乐表现出“与民同乐”的思想。在刻山绘水之时,一幅幅风景画…  相似文献   

11.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的代表作,写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前一年,“庆历新政”的代表人物范仲淹、富弼、杜衍、韩琦相继被罢官,对此,在河北都转运使任上的欧阳修对此极为愤慨,上《论杜衍范仲淹等罢政事状》为之辩解,因此触怒权臣,被贬为滁洲太守,在滁洲的第二年,其写了这篇传颂千古的著名散文。  相似文献   

12.
古代游记散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始得西山宴游记》,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苏轼的《石钟山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相似文献   

13.
陈宏亮 《现代语文》2005,(12):44-44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等人推行“庆历新政”失败,欧阳修因上书为他们辩护获罪,被贬为滁州太守。在滁州任职期间,他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记》。作为一代文豪,欧阳修写文章向来追求用词精妙、简练而又通俗。《醉翁亭记》还留下了一段推敲文句的文苑佳话,为人们所传诵。  相似文献   

14.
李建国 《学语文》2005,(1):16-16
《岳阳楼记》(简称《岳》)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抒发的忧国忧民思想。千百年来一直备受后人推崇。《醉翁亭记》(简称《醉》)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一篇著名散文,过去人们一般认为它的主题表达了封建士大夫阶层寄情山水、恬淡闲适、随遇而安的思想。人教社的初中语文课本认为文章表现了作者被贬后悠然自得的旷达情怀。我认为两篇散文的主题基本相同,都抒发了作者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5.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同写于宋仁宗庆历六年即1046年,同是著名的游记散文。从表层上看,二文有所不同:《岳》文侧重对朋友的婉言规劝和对个人抱负的慷慨剖白,通篇隐含着深深的忧虑;而《醉》文则主要表达了作者遨游山水与民同乐的感情,全文洋溢着浓浓的欢愉。但仔细品读,对比分析,再结合作者的生活时代和创造背景,就不难发  相似文献   

16.
欧阳修 ,字永叔 ,号醉翁 ,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为人正直敢言 ,要求政治革新 ,站在范仲淹一边 ,因此受到政治上的打击 ,屡遭贬谪。他是北宋文学革新运动的领导人物 ,写文章以韩愈为榜样 ,大力倡导有内容的古文。他积极培养、奖掖后进 ,对北宋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宋仁宗庆历五年 ,欧阳修因上书为范仲淹的“庆历新政”辩护 ,被降职滁州太守 ,《醉翁亭记》作于他任滁州的第二年 ( 1 0 4 6 )。这篇散文通过景物描写 ,充分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悠然自得的闲适心情和随意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诵读《醉翁亭记》 ,我们会深深地陶醉在文…  相似文献   

17.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弘扬爱国主义思想,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名篇佳作,引导学生学好这些作品,注重文道结合,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下面,笔者就谈谈《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两文的写作思路及特点。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这两篇脍炙人口的古典散文,都是作者被贬官谪居时所作。文中作者不仅“激于感遇”、抒情写志,而且独运神思,异彩纷呈,展示了多姿多彩的山水之景,使人耳目一新。 《岳阳楼记》以“谪”字为线索,以两个“异”斡旋其间,以“快乐”两字阐述题旨,熔记事、写景、议论为一炉,会“…  相似文献   

18.
范仲淹《岳阳楼记》写于岳阳,其理由有三:一是,求记与撰记间隔时间之长、记成后转递书刻紧张的时间问题和滕子京对所求之《岳阳楼记》的要求,及当时严峻的现实情况的需要,是范仲淹亲临实地作记的主要原因;二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此记写于岳阳的内证;三是,范仲淹在岳阳市云溪区置有田庄,乃其亲赴岳州作记的重要旁证。  相似文献   

19.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在艺术上作番比赛,笔者惊讶地发现它们之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20.
读《岳阳楼记》 ,都佩服范仲淹。大家都知道 ,范仲淹作《岳阳楼记》的心境并不好。当时 ,他因为遭受贬官贬谪的打击 ,心中还郁结着阴云。他似乎确有志士的执著和文士的豁达 ,因此能不为灰暗的心情主宰 ,依然用笔写出颇具意气的心曲。如果不是有人硬要挖掘他宦海浮沉留在文中的“烙印” ,谁能从文中读出作者低回的情绪呢?读《岳阳楼记》大半留下的就是这种印象。然而 ,有材料表明 ,这仅仅是范仲淹思想的一面。他的另一面 ,骆玉明先生在《新民晚报》的一篇文章中讲道 :“说起范仲淹 ,人们容易想起他那‘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