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电子书产业链整合的必要性体现在可降低因竞争无序度较大产生的较高的交易费用,提升电子书产业资源利用效率和产业链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电子书产业的健康发展。文章从动力机制、技术机制和市场机制三个层面探讨了电子书产业整合的机制问题,并认为政府的宏观协调、行业的监督规范和企业的理性参与,是电子书产业链整合机制实施的前提和保障。  相似文献   

2.
电子书产业链的扩容,催生着新的商业模式。目前中国电子书发展已经出现了三种商业模式:以电子阅读器为主导、以复制亚马逊为特征的全产业链模式;利用平台优势,专注于提供资源的平台服务模式;优化阅读软件,提供极致阅读体验的精品策略模式。文章对三种模式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存在问题提出了看法,认为电子阅读器客户端开发、阅读体验与服务的提升是未来电子书产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电子书阅读器产业链竞合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书阅读器作为融合内容产业、IT产业、电信产业等多个领域的新生产物,其产业链和价值链构成较为复杂,上游连着内容提供者,中游有虚拟运营商、电信运营商,下游为硬件和内容的消费者。本文尝试着从产业链的构成、产业链双(多)边市场环节间的博弈、未来趋势几个角度对电子书阅读器产业的竞合关系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及预测。  相似文献   

4.
郭晶  王怡静 《科技与出版》2021,(10):148-152
版权保护问题是电子书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难题.文章介绍了美国电子书产业由政府、产业、社会构成的"三位一体"的版权保护体系,其中,版权立法和行政监管是基础,产业链各级自我保护是主体,集体管理和行业自律是补充;分析了美国电子书版权保护方面的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即法律法规覆盖面不足、企业对新技术的开发不够积极,提出对我国电子书版权保护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郭薇薇 《青年记者》2017,(5):104-105
传统电影产业链的构成 传统电影产业是将艺术创意转化为经济价值的产业,它以创意为内核,对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和商流进行了有机整合.从产业价值链的角度来看,传统电影产业以创意为先导,以内容为核心,以市场为准绳,以满足观众需求为目标,主要由制片、发行、放映、后产品开发四个环节构成.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美国自助出版业迅速崛起,表现出强劲的势头.本文从商业模式所包括的用户价值定义、利润公式、产业定位、核心资源和流程四大层面,对提供自助出版服务的美国电子书分销商Smashwords的商业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力图对我国电子书产业链上的传统出版商、分销商和内容平台运营商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吴雷  毕昱 《编辑之友》2013,(1):79-82
数字出版领域的电子图书产业发展多年仍未形成规模效益,并产生了种种乱象。本文通过分析影响电子书产业发展的原因,提出了由出版企业共同建立数字内容投送平台的方案,并对该平台的建设机制及需解决的核心问题作出阐述,以此来解决影响电子图书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逐步引导各方合理分工,构建良性的数字出版产业链。  相似文献   

8.
我国中文电子书馆配市场面临版权保护、定价机制、业务应用平台三大产业链瓶颈.基于CNONIX数据中心,构建能够为出版商、馆配商、图书馆提供纸电一体化采选与交易服务,为用户提供电子书一站式阅读服务的“全国电子书馆配应用综合业务平台(eBook-NBP)”,是推进电子书馆配应用模式优化转型、构建图书馆电子书服务产业链新生态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电子书出版产业的基本现状是产业规模有限,对出版业整体贡献较大,但良性发展机制尚未形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出版社动力不足,优质内容供给不足;发行平台的枢纽作用发挥不充分;阅读设备与移动应用尚有诸多不便之处:读者付费阅读意愿不高.本文就我国电子书出版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四点建议,出台有关政策平衡市场主体权益,理顺电子书市场运行机制;出版社应将电子书业务作为重要的利润增长点,增加优质内容供给;发行平台应发挥枢纽作用,为电子书产业链良性发展做出更多贡献;读者应尊重知识产权,拒绝盗版.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快速发展,电子书产业更是如火如荼,在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电子书产业还存在着产业链合作模式不清晰,内容资源匮乏,版权保护不健全,标准不统一等一系列的问题。这种现状严重制约了电子书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改变这种状况,值此全国新闻出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成立电子书内容标准项目组之际,中国出版集团和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向全国出版单位、版权机构内容拥有者等提出如下倡议:一、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成立全国电子书标准联盟,联盟的建立旨在横向结合产业链的数字内容拥有  相似文献   

11.
杨扬  孔少华 《出版科学》2016,24(1):86-89
电子书产业是信息社会中涌现出来的新兴业态,近些年来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台湾地区由于市场规模小,资源紧缺,往往难以实现产业发展中的规模效应。针对这一现状,台湾电子书平台在运营中另辟蹊径,以“创新性”“体验性”和“社交性”为发展方向,致力于丰富电子出版物的内容,提升平台的服务质量,培养读者的阅读兴趣,在实践中不断壮大电子出版市场。本文以台湾地区电子书城Readmoo平台的经营经验为例,深入分析台湾电子书平台的创新实践和运营哲学。  相似文献   

12.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在近十年内突飞猛进,产值已超过500亿元,无论技术实力和规模都已跻身于全球领先行列,涌现出一批具有一定规模、拥有各自竞争优势的专业数字出版企业。中文电子书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已被国外读者接受。在当前传统图书销售下降的情况下,推进内容产业的数字化开发,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构建新的数字出版产业链,加快出版产业整体格局的转变,通过传统出版产业链与数字出版的整合以及大规模营销来拓展市场,是中国出版业应对金融危机、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举措,也是“走出去”的掘金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实例分析了EPUB电子书格式的结构,归纳了EPUB3新格式的功能和特征,指出EPUB3格式规范是一个重要的可参照标准,对我国电子书产业和电子书标准制定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提出我国电子书标准的制定应借鉴国外电子书格式标准的长处,为电子书平台建设提供技术标准和内容标准的支持,以促进我国的电子书产业快速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11年中国首届电子书产业峰会在北京举行,几乎所有重要平台的玩家都参加了此次盛会,尤其是作为内容提供商的传统出版机构与新近进入电子书分销平台领域的几家IT巨头,共同憧憬了电子书产业的诱人前景,探讨诸如定价与分成等产业合作重大事宜,争论关乎商业利益的盗版问题及其治理。百道新出版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电子书产业研究报告》首次提出了电子书1.0、2.0、  相似文献   

15.
电子书产业发展下的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书产业与数字出版引发的阅读革命给图书的出版、发行和服务带来了重大变化,直接影响图书馆的上下游产业,同时给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带来了较大影响。高校图书馆应建立样本馆藏、核心馆藏和虚拟馆藏,采用密集书库、藏阅分离的空间布局,建立多种合作获取图书资源模式,提供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一体化检索,建立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整合评价体系,以应对电子书产业的发展和读者阅读新趋势。  相似文献   

16.
《出版参考》2013,(9):7
《光明日报》报道:纵观国内电子书市场,企业多在电子书的硬件上竞争,而内容平台却缺乏建设。《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发展电子书产业的意见》中明确提到,电子书原创内容显得不足,而产业链中相关标准缺失,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突出。电子书卖的是电子产品,但是更重要的是书所承载的内容。经过几年的发展,世界电子书领军产品——美国亚马逊Kindle的形态日趋完善,不但可以购书、读书、查字典、添加标记、添加笔记,还能将笔记同步到社交网络与别人分享等等。业内人士认为,Kindle的成功乃  相似文献   

17.
电子书版权保护与版权授权模式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版权保护是电子书发展的瓶颈之一。本文从分析电子书的营销模式着手,探讨了其核心竞争力与内容版权的关系,阐述了授权障碍表象下电子书产业链上各主体利益失衡的本质,对创新授权策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归纳总结了美国电子书市场近年来的发展特点,并从商业模式、产业链升级以及国际机遇等方面指出美国电子书未来发展的趋势,旨在对我国电子书乃至整个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肖钠 《新世纪图书馆》2020,(3):64-69,87
在学术电子书产业链的发展过程中,信息协同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信息协同模式有利于进一步明晰产业链各节点企业的协同内容和方式。本文在阐述学术电子书产业链信息协同的内涵和原因的基础上,引入信息生态链理论,分析学术电子书产业链信息协同的动因及影响因素,最后构建学术电子书产业链信息协同模式。本研究对学术电子书产业链采取信息协同管理,以提高当前学术电子书的供需匹配度及解决产业链上各节点的利益矛盾冲突提供了新思路和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20.
2015年,我国电子书市场发展迅猛,电子书电商平台的遍地开花与资本的争相流入,加剧了付费电子书市场的竞争程度.定价制度和相关法律的缺失,使得我国电子书价格仍处于产业链各方博弈中.本文以实际调研数据为基础,分析目前我国电子书的主流定价模式和价格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促进我国付费电子书市场健康发展的创新定价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