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安徽省文物总店在1980年从安徽省皖南地区征集到一幅清代画家罗聘《岁寒三友图》,经有关专家鉴定为真迹,并于1982年捐赠给安徽省博物馆。此幅画为设色水墨,纸本,纵165厘米,横47厘米。落款为"三友图画奉籍翁先生一笑,两峰罗聘"。无年代。钤朱文方印"得州罗聘"。罗聘(1733—1799年),字遁夫,号两峰,又号花之寺僧、衣云和尚等。原籍安徽歙县人,在其先辈迁入扬州后,遂为扬州人。罗聘的童年生活贫寒艰辛,但他聪颖勤奋好学,所读过  相似文献   

2.
刘兆程 《收藏》2015,(5):36-45
扬州画派,是以清代扬州地区画家抑或寓居扬州的画家为基础形成的一个独立的画派,自华喦始,至罗聘终,延续近百年,影响深远。扬州画派书画作品的特点不仅仅体现在其立意求新上,还体现在其对笔墨的理解以及对传统绘画的思路拓展上,为中国画的发展注入了一股新活力。  相似文献   

3.
戴南海 《收藏》2001,(6):56-57
罗聘(1733~1799年),字遁夫,号两峰,别号金牛山人、花之寺僧、衣云和尚等。原籍安徽歙县,生于扬州。罗聘家境不富,父母早逝,但从小读书用功,记忆力强,边读书边学画,年轻时就在诗、画方面有了名声。他酷爱金石考古,常外出漫游,这对他的画风颇有滋养作用。三次上北京,虽名动公卿,“倒屣(音喜)恐晚”,却“一生道长,半世饥躯”,甚至“质衣欲尽,债帖难偿”。  相似文献   

4.
清代画家张赐宁(1743-1817年),字坤一,号桂岩、十三峰老人、富春山樵、北海外史,沧州(今河北沧县)人。初游幕于江南,后官通州管河州判,晚年侨寓维扬(今江苏扬州)。山水、人物、花鸟、墨竹,无所不工。笔墨爽健,苍秀浑厚,超然拔俗,不拘旧法,气魄沉雄,与罗聘齐名,雅近石涛。他的画对后世画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杨居让 《收藏》2014,(3):82-85
明嘉靖时期陕西周至王三聘所刻《字学大全》,采用大开本、宋体字、粗黑口、白绵纸、包背装印制装帧,与同一时期嘉靖刻本相比,显得更为古雅而不同寻常。迄今为止,在陕西刻本和出版志中对此本还未有提及。  相似文献   

6.
刘汉忠 《收藏界》2012,(5):93-94
清代嘉、道年间,广西临桂(今桂林)罗存理、罗辰父子在岭南画坛颇负盛名。罗存理性好浏览,工山水,喜作穹岩绝壑,灌木丛莽,与当时名家陈洪绶、黄慎、罗聘诸人齐名。  相似文献   

7.
黄阳兴 《收藏》2012,(12):40-48
磨喝乐是佛教“摩喉罗”的通俗称谓,又名“磨合罗”。铺陈磨喝乐塑像用以“乞巧”活动是宋金时期七夕节的重要风俗。磨喝乐大致是指宋金时期盛行的持莲童子像,此类莲花童子图像是当时瓷器、铜器、金银器、木雕乃至砖雕、绘画等的流行题材。近年各地出土多件金代红绿彩磨喝乐瓷塑以及各类模仿磨喝乐瓷塑和泥塑等,十分珍贵,笔者以为这是佛教世俗...  相似文献   

8.
《收藏界》2010,(5):132-132
2010年扬州博古艺术品销售中心春季国际大型拍卖会于5月3、4日在扬州金陵大饭店(扬州文昌西路318号)及扬州博古中心(扬州邗江中路430号)同时预展,5、6日重磅开槌。上拍瓷器、书画、玉器、青铜器、木器、杂件等计2000余件,很多精品、极品将在价格低廉的情况下开拍,大部分拍品均无底价起槌,此次拍卖经过精心筹备,规模宏大,精品纷呈。  相似文献   

9.
风景线     
江苏扬州 2006年4月16日,扬州启用“古运河风光”风景日戳8枚,图案依次是:茱萸湾、东关古渡、普哈丁园、吴道台宅第、天主教堂、文峰塔、高曼寺、瓜洲古渡。茱萸湾在隋唐时期就是大运河由北向南进入扬州的第一个码头,隋炀帝三下扬州都经过这里。东关古渡在扬州老城东城门  相似文献   

10.
正扬州自古繁庶,地处南北水陆交通要津,在唐代,"天下之富扬为首",在宋代则为"淮左名都",经济繁荣,文艺兴盛。明清时期,扬州为两淮盐运漕运中心,万商云集。康熙和乾隆南巡时多次去扬州,扬州成为风尚华离之所。然而,扬州的繁盛却在道光三十年(1853)春嘎然而止。这年3月,太平天国军陷南京,清军在其东郊及扬州建立江南、江北  相似文献   

11.
许多字典、词典都未将"孃"字单独列出,而是将"孃"、"娘"二字并提解释,不加区分地把"孃"当作"娘"的异体字或繁体字,忽视了二者的使用范围,抹杀了二者的区别.文章对<敦煌变文集>中的"孃"和"娘"二字进行了语义分析,并且在词语组合上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牛"来"牛"往     
牛本是一种勤勤恳恳、毫不张扬的动物,却偏偏被人用来形容高傲自大的神气样,"牛气"一词是也.引申开来,那种不含自大成分的值得骄傲的也成了"牛".  相似文献   

13.
"武"释"道"论     
武术理论是在道家思想影响下逐渐形成与完善起来的,而凝练了的武术理论同时也在诠释着道家哲学思想内核.文章从武术的拳理、技击战略、价值伦理、修炼理论以及意境理论分别对道家的哲学思想、辩证观、天人论、性命观及美学思想作了全面而完备地阐释.  相似文献   

14.
原色 《当代体育》2009,(1):30-31
所有的球迷应该都有这样一种共性,想了解一位自己喜爱的明星都是先从名字开始,而大家是否发现这些球星名字中所蕴涵的所属国家的语言特点。例如俄罗斯人的名字普遍包含"斯基"、"夫"、"娃";意大利人的名字通常以元音结尾,比如托蒂、皮耶罗、曾加。而亚平宁足坛上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都是前南斯拉夫人的后裔,他们的名字都以"奇"(-ic)结尾。例如已经退役的名宿萨维切维奇、米哈伊洛维奇、博克西奇、尤戈维奇,还有现役的伊布拉希莫维奇、斯坦科维奇、西米奇,以及萨利哈米季奇等。这些"奇"人构成了亚平宁足坛的别样风景。而我们今天所要介绍的这些"奇"人是如今还活跃在意甲赛场上的或身经百战,或年轻有为的球员。  相似文献   

15.
武术是以人的身体活动来完成的,所以武术在具有技击作用的同时还具有健身作用,武术从来就兼有健身和技击实战的社会职能,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所侧重。文章通过对传统武术的技击实战、表演竞赛、养生保健进行研究分析,以使我们能以科学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传统武术中的"打、练、养"及他们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并由此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6.
浅谈"时机"与"时机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员良好的时机和时机感是比赛获胜的保证,阐述了什么是时机与时机感以及时机和时机感在训练、比赛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超量恢复理论是指人体机能能力和能量储备由负荷后暂时下降和减少的状态恢复到负荷前水平的过程中,能源物质的补偿在一段时间内超过原有水平的现象.“爆胎”训练理论描述负荷刺激超过运动员机体极限承受能力时机体能力突然为零的现象.把爆胎训练理论与超量恢复理论进行组合,必将弥补超量恢复理论的不足,并且填补了训练学一理论空缺,使机体机能能力的动态发展得到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对应,实践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吴荣清 《收藏》2013,(3):132-137
中国的石佛造像,早年流失海外者甚多,内中不乏精品,有些代表性的作品,在王昶《金石萃编》、罗振玉《海外贞珉录》、阮元《山左金石志》、端方《陶斋藏石记》等亦有著录。流落到日本的佛像,在大村西崖著《支那美术史雕塑篇》和松原三郎著《中国佛教雕刻史研究》、水野清一著《中国的佛教美术》等书中亦多有图版揭载。虽然国内石佛像遗存尚多,但这些流失海外的石像有些颇具学术价值,今择其重要的数尊介绍如下。较早期的石佛像有北魏太安元年(455年)张永造石佛坐像,现藏日本京都藤井有邻馆。此像为砂岩质,  相似文献   

19.
“射手座”     
这里说的射手座,当然不是星座的概念,而是我对射手的座次的简称。虽此非彼,但射手们的成就不能不归宿于星运。我是说,他们各在怎样风格的联赛中,会决定他们取得的入球数。谈射手,应该首先谈他们面对的防守。毫无疑问,意甲是防守最好的联赛,它的优势在于  相似文献   

20.
"撑船"     
一、游戏目的 1.培养学生拼搏、进取的精神,增强自尊、自信能力. 2.锻炼学生上、下肢协调配合能力和身体平衡能力. 3.发展学生上、下肢及腰腹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