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泽君 《收藏》2011,(7):100-103
贵州赤造银元版式始终是泉界的一个谜,周西城的"周大洋",神秘得像鬼魅一样若隐若现,一直得到藏友和专家的深度关注。"周大洋"是按照四川军政府汉字十八圈"壹元"银币版式铸造的银币,但又在币的正面珠圈内右下方工整地錾刻了一个"周"字,在银币上藏名为周西成一贯作风。  相似文献   

2.
林南中 《收藏》2010,(9):139-141
1794年美国正式铸行币值1元的主币“自由女神像银元”,1873年美国铸造了著名的贸易银币“拿花银元”,这是一种专门用于远东贸易的货币。此后美国于1887年铸造“摩根银币”,1921年“摩根银币”由“和平银币”所替代。这些早期美国银币都曾随着贸易往来而流人中国沿海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3.
陈锦山 《收藏》2014,(10):80-82
2001年12月,福建泉州北门街工地出土了一批窖藏中外银元,经过整理发现,这批银元的铸期为1881~1934年间。其中有民国时期孙像开国纪念币31枚,孙像23年帆船币2枚,袁像银币103枚;墨西哥鹰洋6枚;英国贸易银币55枚,英国爱德华七世头像银币1枚;法属贸易银币8枚;日本明治银元76枚,  相似文献   

4.
袁水清 《收藏》2008,(7):110-111
最早流入中国的外国机制银币——西班牙银元 自明代中叶起,随着东西方海上新肮路的开辟,以及通商贸易渐趋发达,外国银元外始流入中国。1570年西班牙侵入吕宋(菲律宾),于次年古领马尼拉并辟为商埠,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开始以其银元换取中国丝绸等物,这种银元大多是在1521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的墨西哥铸造的,成为最早流入中国东南沿海一带的外国银元。清代以降,顺治至乾隆年间(1644~1795年),流入中国的外国银币,主要是西班牙在墨西哥生产的机制银元。  相似文献   

5.
刘盛全 《收藏界》2012,(6):73-73
据资料显示,清朝从光绪十年(1884年)到宣统三年(1911年)这些年间,对于银币的本位采用"两"或是"元"制,一直都没有统一过。同样银元的图案和成色,也是各色斑斓,各省各自为政,也没有达成一致。到宣统三年,清政府颁布币制条例,才使中央掌握了统一的银币制造发行权。  相似文献   

6.
陈锦山 《收藏》2014,(19):80-82
2001年12月,福建泉州北门街工地出土了一批窖藏中外银元,经过整理发现,这批银元的铸期为1881~1934年间。其中有民国时期孙像开国纪念币31枚,孙像23年帆船币2枚,袁像银币103枚;墨西哥鹰洋6枚;英国贸易银币55枚,英国爱德华七世头像银币1枚;法属贸易银币8枚;日本明治银元76枚,日本大正银  相似文献   

7.
杨觉 《收藏界》2010,(6):102-103
日本贸易银币的币面铸有"飞龙戏珠"图案(图1),俗称"日本龙洋"。1868年,日本明治天皇上台,为开展对外经济和商品贸易,维新政府于明治三年(1870年)开始铸造面值"一圆"的贸易银元,直至大正三年(1914年)为止。  相似文献   

8.
张建功 《收藏》2009,(1):134-137
新疆光绪银元是典型的新疆地方历史货币,在中国近代银币中独树一帜。新疆银币藏品较为丰富,现将本人藏品及所见实物整理成文,供广大钱币爱好者鉴赏、点评。  相似文献   

9.
杨觉 《收藏界》2010,(8):72-73
加打“苏维埃”戳记的银币,在华光普先生所著《中国银币目录》一书中有记述:1931年湘鄂西苏维埃政府铸行,系土版银元,铸工较原版粗糙,袁像右侧戳有“苏维埃”三字硬记。限苏区流用。  相似文献   

10.
袁水清 《收藏》2008,(5):120-122
种类最多的银元——清吉林省造光绪元宝清朝的机器局本系兵工厂,但初铸银元时系由机器局承办,后才更名为银元局。吉林省机器局自光绪十年(1884年)铸造厂平后,十几年间没有铸造其他银币,直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才开始铸光绪元宝无纪年银币,俗称龙洋,计有库平七钱二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