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藏》2013,(3):9
胎釉的区别:景德镇元代至正期青花亮丽滋润,胎釉白中泛青,被收藏界认知。据胎釉观察与考证:以上手察看江西九江市博物馆藏元代元祐期青花兽头塔式盖罐、江西高安县博物馆藏元代至正期青花龙纹梅瓶、晚期青花缠枝花卉高足杯等代表元青花三个时期的典型实物标本,以及景德镇出土元青花瓷片的研究发现,不是仅有胎釉白中泛青  相似文献   

2.
《收藏界》2010,(9):18-18
民间有无"元青花",一直是学术界关心的问题;民间有多少"元青花",应该是概念上的问题。要理清这一问题也不难,只要理出元青花出产的历史和使用情况,问题就凸显于眼前。 爱好元青花的人都知道,青花产生于唐,成熟于元。云南的建水、玉溪等地也出产元青花。但今天我们研讨的主要还是元代景德镇出产的成熟、有价值、人们看好的元青花。  相似文献   

3.
李卫民 《收藏界》2011,(4):59-61
元青花乃瓷中珍宝,世界知名,当然那是指元代景德镇所产,用进口苏麻离青料精工制作的青花瓷。然而,元青花并非只此一家,据相关资料记载,除江西外,福建、浙江、湖南、湖北、云南在元代均有青花瓷器生产,只不过工艺不如景德镇罢了。但从未见有四川生产元青花的文字记载或实物出土,四川不产元青花似乎已是定论。  相似文献   

4.
大漠行者 《收藏》2011,(8):I0012-I0013
元青花的创烧以及收藏鉴赏是一种世界性文化现象,更是全球范围内,文博界、收藏界最为关注、追逐的焦点。我国是创烧元青花的所在地,已经发现的元青花遗迹遍布全国各地,凡是元代的一些重要区域,都有发现使用元青花的痕迹,像河北保定、内蒙古集宁路、江西高安等地发现元青花窖藏,  相似文献   

5.
痴迷元青花     
卢喜超 《收藏》2007,(4):45-45
玩瓷的人几乎都知道,现在要想在国内古玩市场上淘得一件元青花整器简直比登天还难。因为文博系统的专家一直对元青花有一个比较定型的认识,那就是全世界只有300件元青花(至正型)。这个定论一直左右着元青花研究者的思想。但是民间收藏家却并不认同这一点。他们认为民间出现的元青花有些是从御窑(即宫窑)遗址流失出去的,也有的是“官搭民烧”后的一些“粗器”流传出来。  相似文献   

6.
自从1929年英国人霍布逊在文选中专门介绍了“至正十一年”(1351年)款的青花云龙纹象耳瓶后,1952年又经美国人波普研究,元青花在瓷器史中脱颖而出。随后,国内元大都窖藏、江西丰城县凌氏墓和江苏金坛的元明墓中先后出土了带有纪年款的元青花瓷,国内外收藏家乃争先恐后收集元青花瓷器。  相似文献   

7.
周方清 《收藏》2010,(4):37-37
研究界以往把元青花分为延褚型(国产钴料)和至正型(进口钴料)两类,所谓“延祜型元青花”的认定依据来自1975年湖北省黄梅县西池窑厂元延祜六年(1319年)墓出土的两件塔式瓶。据悉,对该罐的科技检测结果证明其青花纹饰采用铁料而非钴料,对这一说法我是不赞同的。  相似文献   

8.
王蔚华  王长启 《收藏》2007,(4):150-158
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约翰·波普从一对有至正十一年(1351年)款的青花象耳云龙纹瓶入手,提出元代青花器分期及其特征理论,世人从此开始了对元青花的系统研究,并掀起元青花热。近几十年来,从窑藏与墓葬中出土了数批元青花瓷器,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景德镇瓷器是中国陶瓷的皇冠,那元代青花瓷就是这顶皇冠上的明珠。其特点是:风格粗犷,器型硕大,纹饰繁丽,发色纯正。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加上存世量稀少(全世界博物馆收藏量仅300件左右),使得元青花价格不菲。2005年7月,在英国伦敦一次艺术品拍卖会上,一只"鬼谷子下山"元青花大罐,成交价竟折合人民币2.3亿元。中国邮票上有3件元青花,它们个个堪称国宝,而且各有自己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10.
本刊今年第5期刊登陈竺勤先生《从"至正十一年"铭元青花谈起》一文后,很快收到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读者和收藏爱好者的来信,质疑和探讨陈竺勤先生的观点和见解。本期我们刊发了郭宽先生的文章,同时转载《中国文物报》记者王征先生关于《中国古陶瓷学会召开元青花专题研讨会》的消息。我们惊喜地发现,我国古陶瓷研究的官方权威机构终于发言了,这对引领元青花的研究和辨伪,指导广大元青花爱好者如何收藏元青花,维护元青花研究的科学性无疑是十分有益的。我们期望广大收藏爱好者、古玩行业的"行家"和古陶瓷界的专家学者消除隔阂和偏见,携起手来,为研究和解决元青花领域的各种疑难问题共同奋斗。我刊将开辟专栏,刊载各种不同的见解和声音,展开元青花研究辨伪的广泛讨论。  相似文献   

11.
曹淦源 《收藏界》2010,(3):46-51
一,引言 一九七九年十月,景德镇陶瓷馆古瓷专业组陈孟龙、李会中两先生以研究复制元青花瓷为课题,开始探讨元青花的彩绘工艺。起初他俩沿用自明中期以来的传统青花钩线、  相似文献   

12.
首先申明,这里的“存世量”不是精确的数学概念。其次,这里所讲的“元青花”是指目前被认为是景德镇及其周边窑口所生产的、器型大、较高档的那一部分,不含其他窑口的产品。按传统的统计,国外主要有土耳其、伊朗、英国、日本、巴基斯坦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收藏,约200多件,加上国内博物馆和上世纪1949年以后出土的(张浦生先生做过统计,约120件左右),以及海内外私人藏家的收藏,这几部分总共约400件左右。但是元青花的实际存世量应该比这一数字要高,或者说较上述统计有较大的出入。  相似文献   

13.
罗学正 《收藏》2006,(9):63-63
关于元青花的研究,学术界历来兴趣很浓,2004年11月间,山东济南召开的元青花专题研讨会上,与会者对参展元青花的真为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14.
宁志超 《收藏》2006,(2):62-63
近几年来,伴随着国内大量“元代青花瓷器”(指习惯所称的“至正型”精品元青花瓷)在民间的涌现,关于这类青花瓷器真伪的争论也与日俱增。本刊自2005年第2期发表了由5篇文章组成的“民藏‘元青花’论坛”后,又先后选登了一些有关这一内容正反两方面的文章。  相似文献   

15.
正元青花平底盘多出土于元代的遗址、窖藏、窑址、墓葬和沉船等,其中以墓葬出土数量最多。除江西景德镇为瓷器的烧造产地外,其他均处于元代漕运、海运的航线上或邻近地带。总体而言,元青花平底盘以国内收藏为主。出土典型器物除博物馆旧藏外,出土的典型元青花平底盘有以下9例。1.1970年北京后英房元代居住遗址中出土元青  相似文献   

16.
石雨 《收藏》2008,(10):38-39
近两年,以济南、上海、景德镇和高安相继召开四次元青花研讨会为标志,社会上对元青花的收藏和研究持续升温,这是一件好事。但笔者感到“元青花热”中存在一定的偏颇、偏激甚至茫然、盲目的成分。相当一部分藏家和专家,或缺乏深入研究,或带有门户之见,或夹带自身利益,各自观点尖锐对立,有的还呛出浓烈的火药味,更多的收藏者只能隔岸观火,既插不上手,也插不上嘴。一时间,民间究竟有没有元青花?元青花到底好在哪儿?元青花该如何鉴定等基本问题,似乎都成了莫衷一是的“悬案”。常识和辩证法都告诉我们,说民间不存在元青花,这肯定犯了绝对化的错误。但多数否定者恐怕也不会绝对到这个程度,他们更想强调的是,民间元青花极少或很少。因此,对民间有无元青花的讨论,最好限定在“很少”或有“一定存世量”的判断上。  相似文献   

17.
耿志潮 《收藏》2007,(2):50-50
洪武青瓷概念的生产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1964年南京明故宫遗址、20世纪80年代初景德镇珠山官窑遗址和1984年北京四中基建工地原皇宫库房遗址出土了明初瓷器残片,才引起了一些古陶瓷研究者的关注。真正开始较系统地研究是在1994年景德镇珠山明初官司窑遗址的科学发掘之后。随着大量洪武青花瓷器残片的出土,研究者才得以将一些传世的洪武青花器与元青花和永乐青花区分开来,由是,人们才开始了解大明洪武朝青花器物。  相似文献   

18.
熊振东  金国庆 《收藏》2006,(6):70-78
文西省高安市博物馆现藏元代青花瓷器共19件,其中18件为1980年江西第二电机厂窑藏出土(窑藏出土19件,其中一件青花蕉叶纹觚于1990年调拨中国历史博物馆即今国家博物馆),另一件为20世纪80年代从外地征集。此19件青花瓷器囊括了景德镇元代青花瓷器的所有类型,即延祐型、至正型、筒笔型(图1-3),为系统研究景德镇元代青花瓷器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9.
《收藏》2011,(4)
陶瓷泰斗王锡良大师、仿元青花鼻相欧阳世彬教授授等17位大师联袂献礼建党90周年,今天大师的佳作就是明天的文物!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立90周年,福运满堂青花粉彩十二生肖大师瓷由江西省陶瓷研究所、景德镇文物局权威出品监制,陶瓷泰斗王锡良大师任艺术总设计,仿元青花鼻祖欧阳世彬教授任青花总指导,3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庆  相似文献   

20.
《收藏界》2007,(8)
国内元青花热如日中天,民间收藏家对于层出不穷、形形色色的元青花,必须提起十二分精神,特别是对一些"从没有见过的"东西,既不可轻易肯定,亦不可断然否定。为了深入探讨元青花的时代生产背景和社会功能,这里介绍一件鲜为人知的元青花瓷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