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初中生的教育问题一直以来都受到了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广泛重视,因为初中生正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心智尚不成熟,很容易出现偏激心理,如果不进行正确地引导和教育,会使学生误入歧途,甚至可能出现悲剧。对学生挫折心理进行研究,分析初中生产生挫折心理的原因及其行为表现,提出对初中生挫折心理的教育引导策略。这不仅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发展性心理辅导的基本要求,根据初中生在该阶段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发展任务及存在的心理问题,明确了初中生发展性心理辅导的目标与措施,旨在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化、系统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儿童行为障碍及其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体的成长,不仅仅是生理的发育完善,同时还意味着人的社会心理的日趋成熟。问题是在的成长过程中,这种生理和心理的成熟并不和谐一致。行为障碍以其较严重的、广泛和持久的生活及社会功能损伤严重阻碍着青少年儿童心理与行为的健康发展。本拟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预防的视角来关注青少年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状况及其解决,以期促进青少年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及为开展这项工作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初中阶段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被心理学家称之为“心理断奶期”、“狂飙时期”、“危机时期”。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极为重要的阶段,对这一阶段的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教育和辅导,让他们圆满完成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学会应付未来生活的种种经验和技巧,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一生的发展。本文将对初中生的不良心理行为运用发展性的心理辅导理论和方法进行综合干预,以期总结一套可行性、干预性强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基本模式。一、初中生发展性心理辅导的目标体系初中生正处于情绪不稳定的时期,…  相似文献   

5.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育工作要深入中学开展一系列心理辅导实践活动,接触和了解中学教育教学实际,掌握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及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培养他们具有心理学理论素养。教育工作必须具有科学的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方法,才能更好地解决初中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为此,要构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系和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选择一个多动症儿童的家庭作为研究对象 ,主要通过现场观察和非正式交谈的研究方法收集个案资料 ,描述多动症儿童的行为障碍对父母生活质量的影响、对家庭亲子关系和谐发展的影响 ,以及在这种影响下父母产生的心理反应。本文认为 ,为了帮助行为障碍儿童 ,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两个方面 :其一 ,针对行为障碍儿童的具体情况为其制订个别教育计划 ;其二 ,关注行为障碍儿童父母的心理状态和特殊需要 ,开展对父母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和亲社会行为发展特点的调查与教育对策李红霞,彭阳,崔雅芬品德教育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初中阶段,这项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一时期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开始形成的时期。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初中生就会出现心理上的不安,...  相似文献   

8.
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校在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我们根据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德育目标的要求,把指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办事、学会学习、学会健体”确定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并规划了实现这一目标的三条途径:一是对全体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指导课,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教育,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培养他们具有初步的道德评价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二是对有心理健康发展障碍或心理疾患的学生通过心理咨询,有针对性进行心理辅导和矫冶;三是营造外部教育环境,办好家…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的社会教育模式中,初中生的教育模式与家庭教养模式是密切相关的。通过对这两个模式的协调,以满足当下的初中生教育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家庭状况、学校状况等都会影响初中生的个人心理,甚至对其个人生理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家庭生活是初中生需要为之度过很多时间的场所,父母的自然言行举止、教育模式对于初中生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通过父母的良好科学观念的树立,可以培养良好的家庭氛围,以满足初中生的心理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0.
问题的提出随着青春期的来临,初中生的交往心理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这种变化之所以微妙是因为:一方面初中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需要越来越离不开异性间的相互交往;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对这一交往十分敏感、有所忌讳。正因为如此,笔者才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产生了兴趣。本研究旨在探讨初中生异性交往心理发展的特点、趋向,为我国正在开展的青春期教育提供一些定量资料。  相似文献   

11.
姚丹 《教育探索》2002,(8):41-42
初中阶段是人生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由于第二性特征的出现,使初中生们具有了“成人感”,具有了朦胧的性意识,但同时又有许多羞涩;由于学得了初步的知识,他们往往自以为是地评点世态、纵论人生,但又常常错误百出,遭人讥笑;他们富于幻想,对未来充满憧憬和渴望,但又往往眼高手低,耻于从点滴做起。所以,处于这种心身发育状态下的男女初中生应得到特别的关注。为此,笔者试图从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即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角度,探讨初中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教育对策。1.幼稚性初中时期,正是一个…  相似文献   

12.
陈家发 《教师》2012,(5):35-36
初中生年龄段一般为11、12岁~14、15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处于生理、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初中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以及心理教育的主力,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和人格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日常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实例进行分析,初步探讨了初中班主任柔性管理模式对初中生人格发展和心理形成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对初中生进行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要针对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因势利导,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使学生形成积极快乐的心态,和谐健康地发展与成长。  相似文献   

14.
非适应性行为也称行为障碍,是各种心理过程障碍的结果。在中国学习和生活期间,来华留学生在思维模式、社会交往和生活学习等方面会产生行为障碍。针对来华留学生行为障碍的表现和原因,应从跨文化思维、心理援助及创新留学生教育模式等方面采取应对策略,以促进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心理、行为障碍与犯罪之探析高传贤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随着生理机能的发育成熟,心理活动也趋向成熟。他们在心理、行为上可产生成年人中的任何一种心理、行为障碍,但是,他们的心理、行为异常与成年人的异常又不完全相同,他们表现出来的症状一般都...  相似文献   

16.
肖莉 《教育现代化》2005,(4):126-127
明确学校心理教育的内涵对扩大心理教育的对象、确定心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心理教育的师资力量,搞好心理教育的组织和实施及评估心理教育的成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心理教育的概念分析,阐述了学校心理教育的三个方面的内涵;矫正心理和行为障碍、调节适应性心理问题用开发人的心理潜能。不同层次的心理教育.其教育的对象、内容.方法、对教育者的专业水平要求和教育目标是不同的。三个层次的内涵相互关联,在学校心理教育活动中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逆反心理很强,直来直去对他们进行理性的教育,难免会遭到学生的厌恶或心理对抗,所以对初中生进行情感培养不可以直白说教或独立教育。情感的产生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8.
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要帮助青少年缓解精神压力,通过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来排除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障碍,矫正异常心理和行为。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要防患于未然,要从小对青少年的非智力因素进行有意识的培养与训练。使青少年具备应对压力和挫折  相似文献   

19.
初中生处于生理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对其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越来越迫切。笔者对学生进行了个案跟踪,发现网络媒介随时都有可能对初中生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产生影响。本文尝试为发展初中生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朱文华 《早期教育》2006,(11):36-36
近年来。幼儿中出现心理发展偏差、发生情绪和行为障碍以及各种心理疾病的人数明显增加,如孤僻、胆怯、多动等。因此,研究幼儿发展中的心理问题,寻求解决办法。十分必要。 一、开展心理辅导。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 心理辅导是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它包括发展性辅导和矫正性辅导两种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