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克拉申认为,第二语言应习得为主,学得为辅;然而,在汉语语境下,英语作为一门外语,缺少自然习得的语言环境,课堂教学依然是英语学习的主阵地。我国外语学习的实际情况决定,在汉语语境下,习得学得并举是英语学习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2.
"学得"与"习得"不仅是掌握二语的两种重要途径,同样也适用于非目标语言环境下的外语学习。大学英语视听说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因此,教学中除有意识的"学得"外,设置真实语境、优化视听输入、缓解课堂焦虑变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的口语输出,才能使学生轻松、自然地"习得"英语。  相似文献   

3.
中国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依然存在费时低效的现象.本文从克拉申的语言习得假说入手,说明"习得"在语言环境建立中的必要性.我国大学英语学习环境是外语而不是第二语言学习环境,要想学好英语,必须通过学习者的反复语言实践,而"学习对"既是大学生建立英语学习环境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改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儿童的语言学习较成年人的语言学习有显著的差异,儿童的语言学习带有特殊的“习得”特征,而成年人的语言学习过程具有明显的“学得”戍份。英语在中国的教学和学习不同于“二语”环境下的母语之外的其它语言的学习。在中国进行汉语之外的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均有“外语”学习特征,如当下中国的“二语习得”界将英语学习称为“英语外语学习”,将日语学习称为“日语外语学习”等等。一般而言,无论是“二语学习”还是“外语学习”,虽说儿童阶段的语言学习具有显著的“母语”语言能力“习得”特征,而中国儿童英语或是另一门非汉语的学习是否具有显著的“习得”特征,不能简单妄下结论。这是因为学习者受语言环境、学习环境、学习策略应用等不利因素的局限,即就是在儿童学习阶段,英语或其它一门外语能力的获得还是带有很明显的“学得”特征。本文主要讨论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环境中儿童英语能力获得过程的基本特征以及如何在儿童语言学习过程中开展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  相似文献   

5.
大学英语课程质量工程建设要求调整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来实现学习者潜意识下的有效语言输入,实现由外语学得向二语习得的积极语言学习环境转变。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之需,以提升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拓展课程建设是传统意义上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全面改革与全新尝试。通过对大学英语拓展课程"实用翻译"的随机抽样调查与个案分析发现有效输入的理念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际语言使用能力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学习英语最普遍的场所是课堂,最通常的方法是在教师带领下学习和练习,并不存在轻松、自然形成对英语的认识进而掌握英语的条件。因此,在我国环境里进行英语学习属于外语学习而非第二语言习得。习得与学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在动机、环境、条件和实践等许多关键环节上都有不同之处,如果不加以区别,不仅会造成认识上的混乱,也会给教学实践带来许多困难。  相似文献   

7.
美国著名的功能派语言学家乔姆斯基Chomsky提示人们:学习母语是说在前、读在后;而在没有外语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学习外语,是读在前、说在后。我们在汉语语言环境里学习英语,要达到能用英语讲、用英语交流的目的,就必须先学会朗读英语,这符合语言习得的规律。因此教师应该创设学生大量朗读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朗读接触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通过朗读在语言情境中感受语言和理解语言规律。  相似文献   

8.
英语是学习语言的课程,学习语言的关键在于"说"。语文也是学习语言的课程,但两者又有很大的区别: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学生没有练习的语言环境。因此,小学生学英语的关键在于"说",教师可以通过说英语,创设环境;利用图片等形式,诱导学生开口,给学生"说"的机会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区分第二语言和外语入手,对中介语进行了定义,同时对"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也进行了定义和区分,阐明了语言环境对学英语的重要性,设想了一种较为理想的适合英语学习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讨论了英语习得的网上论谈语言输入环境、网上论谈作为英语学习的中间环节所起的促学作用及网上论谈作为连结环节在输出为导向的外语学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儿童英语学习过程不仅仅是儿童在教师引领下"学得英语"的过程,也是儿童主动"习得英语"的过程。基于语言"习得理论",在儿童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启发儿童将抽象的语法知识融入对英语语言的运用(语用)、对英语语篇的感悟(语感)。由此,让儿童不仅掌握语汇、语音、语法,也让儿童体悟到英美国家人的生活习惯、习俗、文化、传统等。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对易于混淆的二语习得和外语习得的概念进行了比较和解释,明确了两者的主要区别。以此为基础,本文重点对二语与外语环境下儿童语言习得沉默期成因和区别进行了研究。在此过程中,根据语言学习机制和沉默期形成理论,以笔者在国内外对语言学习对象所做的调查为依据,从语言环境、情感因素、文化差异、年龄区别等各个因素揭示了儿童在二语与外语环境下语言习得沉默期成因和结果的差异,为外语教学策略的合理设计和提高教学效率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3.
"习得"与"学得"是语言教学中两个极其重要的概念,两者与儿童的语言学习紧密相关,与我国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语言文字运用高度相关。长期以来,我国的语文教学理论对语言"学得"的研究偏少,以致在语文教师中传播有限甚至带来一些混淆和困惑。因此,对"习得"与"学得"的概念以及两者关系的厘清和探索,构建儿童语言"习得·学得"一体化的教学策略就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外语学习的编码方式刍议语言完全可能独具一格,与其他认知系统有根本区别,需要有不同的习得方法和不同的遗传编制程序。虽然“大脑和语言之间的内在联系现在人们认识得还很不够”,人脑之谜还待进一步探索,但从信息论观点看待语言学习,主要是心理过程的实验结果,就可以对外语学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内地的学生虽学了多年英语,但不少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很难与英语本族人进行自由交谈。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在我国缺乏外语语言习得环境,且部分教育行政决策者和教学工作者没有认识到外语语言习得环境对外语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首先,本文阐明了母语与外语之间的区别,指出其区别是由于不同的语言环境造成的。其次,在主体部分文章论述了母语的习得与学习同外语的习得与学习环境的不同,导致地以下三个方面的不同:1,习得与学习的目的不同;2,习得与学习的心理活动不同;3,习得与学习的过程不同。第三方面的不同充分证明了语言环境对于语言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得出结论:一个语言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学习动用语言的环境,并提出几点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自然交际环境中通过使用来学习语言是一种潜意识的语言发展过程,学习者会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目标语;而在非目标语环境下学习语言就会遭遇到很多限制而难有快速、有效的发展且所能达到的水平和境界也有限。笔者将语言学习过程中的环境与"习得"、"学得"联系起来,分析其辩证关系和相互作用,并提出了汉语环境下学习外语的一些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英语是小学生学习的一门外语,它的教学应当遵循外语教学的原理,顺应第二语言的习得规律,并且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能力。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他们爱学英语;同时要注重读说练习,创设语言环境,强化语言的自然灌输;抓住学生对语言的输入,多记多背。但是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还处于养成阶段,他们的兴趣既容易抓住也容易失去,他们强于直观记忆弱与联想归纳,这就要求我们要谨防一  相似文献   

19.
周承丽 《文教资料》2006,(27):160-161
作者从语言学、心理学、生理学等理论出发,认为儿童习得母语具有多方面的优势。相比之下,由于缺乏这些有利条件,大多数中国人学习英语都觉得困难重重。本文通过分析这两种语言习得的异同,难易的原因,以及母语习得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指出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母语的正迁移作用,促进英语学习。作者建议性地提出:外语教学可以参照母语习得过程的某些方面,扬长避短,从而改变教学方法,提高外语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20.
外语学习在语言环境、语言输入、情感因素、母语知识的影响等方面同第二语言习得存在重要区别,从而导致外语学习者所掌握的语言熟练程度远远不如第二语言习得者。尽管监控模式、语言知识模式、语言处理模式、社会模式是针对第二语言习得提出的主要理论模式,但是每一种模式都对外语学习起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