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编者按: 最近任正非在一次公司内部管理层会议上发出了华为"冬天"的盛世危言.其实了解华为以及任正非本人一贯风格的话,都不会以为这是一个作秀的文本.当春天还徜徉不去的时候,我们感觉到在"冬天"的背后站着一位心存忧患,却又志向高远的企业家,他居安思危的远见卓识的确发人深省.我们特约此文,以期对该文本做到冰山一角的领悟,并与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2.
说到近些年农业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我们首先都是瞄准国外的例子.而这一次,我们要介绍的是一家从研发思想到团队都充满"中国风"的公司——北京百丰天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百丰生物),这家公司利用"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自然农法理论,加之以现代技术与传统农技相结合,力图以充满"东方智慧"的天然农资产品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  相似文献   

3.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社会学自传入中国起初就遵循的内在传统。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社会学学科原则在中国也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论战。源于西方世界的"实证主义"和充斥在学术共同体中的方法问题一直是社会学家研究和讨论的重点。而真正属于中国的社会学理论却鲜有。理论自觉是社会学本土化进程中的必要环节。从文化自觉走向理论自觉也是中国社会学理论建构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嫦娥奔月、敦煌飞天的神奇传说始终萦绕在每个中国人的心头。从明代的万户飞天到如今的卫星闪耀,中华民族始终没有中止过飞天梦想。回眸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所走过的不平凡历程,一次次托举起我们这个民族尊严与自豪  相似文献   

5.
外部军事威胁和市场经济因素是中国高科技发展最重要的动力.上个世纪6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军事威胁,迫使中国人开始了在高科技领域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并成功地完成了"两弹一星"工程.这次实践的成果为近十年高科技在中国的崛起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和人才基础.文革的混乱造成了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实践的中断.直到90年代,中国在军工领域积累的人才技术资源和市场经济因素在改革开放的实验场--深圳实现了成功的聚变,从而使中国的高科技真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在深圳模式的示范效应下,高科技产业化浪潮迅速扩展到众多的大城市.  相似文献   

6.
官僚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种重要政治制度。作为清朝杰出皇帝,在统治前期,乾隆基于对官僚政治的深刻洞察,以专制皇权为依托,对官僚体制的弊端进行果断整治,对其实现了较为成功的驾驭。由于有以科举制为基础的成熟选官机制,国家能够选拔到有真才实学,且为百姓实心办事的官员。封建官僚体系较好地发挥了执行皇帝各项爱民养民政策的职能。"康乾盛世"逐步走向了顶峰。本文试图以乾隆前期的治国实践为考察对象,来梳理为实现治理国家目标,乾隆在其执政前期对封建官僚体系进行成功驾驭和有效控制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周翠华 《科教文汇》2008,(32):111-111
回顾中国语文教育课程经历了:起始、变革、异化、探讨、反复、匡正、改革的七次改革,我们成为新课程的一名实验者,内心经历着一次强烈的震荡,我们面临着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理论走向实践这样一个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8.
历史与创新     
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 ,是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的过程 ,即从无知走向少知、走向多知和用知识预测未来的过程。说到底是人类不断知识创新的过程。第一次回答。人 ,是从那里来的 ,很久不能回答这个问题。后来我们的先祖回答了这个问题 ,有回答就是创新 ,这就是亚当夏娃之说。从没有提问 ,到能够提问 ;从不能回答 ,到有了答案 ,这是人类知识的大创新 ,文化的大进步。尽管这次回答是不正确的、不科学的。但这毕竟是人类第一次回答了这样重要的问题。人的出现是神明的意志 ,人的命运自然是神明的安排了。从陈胜、吴广求解放开始 ,到中国历代皇帝的登…  相似文献   

9.
从伦敦到悉尼,从上海到孟买,从布鲁塞尔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对于一个走过10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人而言,什么最吸引他的全部感官?美国《纽约时报》已故著名记者兼美食专栏作家R.W.阿普尔心中的答案是饮食。就在因病去世前不久(2006年10月6日),这位美食爱好者还在为同道中人炮制最后一道"大餐"——一份全球"美食地图",列举了美国之外十个国家的十大餐馆。他在文章中说,这些餐厅并非全是世界公认的顶级餐厅,却凭借各自特色拥有"值得专程坐飞机前去一试"的吸引力。和横扫西方世界的"米其林"星级餐馆不同的是,阿普尔"美食地图"还涉及印度、中国这两个东方国家。中国的好吃一族可以去上海外滩寻觅阿普尔"美食地图"上几近完美的珍馐。  相似文献   

10.
在很多国家,创新型企业之间的集群被看作是驱动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发动机,经济活动中的创新集群对新技术、技能人员和研究投资具有越来越强的吸引力.在介绍OECD国家集群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该研究如何在深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研究走向政策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在"创新系统方法"和"集群方法"的基础上寻求更加整合的创新政策的范例.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浪潮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使中国不断走向文明富强,中国正迎来历史上的空前盛世;另一方面又面临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很多带有"主义"和"思潮"噱头的思想严重影响着社会成员的精神。而大学生就成长在这复杂又充满矛盾与冲突的多元文化环境下,他们产生了思想道德上的精神迷茫甚至迷失。文章围绕这一现象,借鉴伦理学核心知识,从道德结构、层次理论出发,探究二者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能更有效地运用关于二者的理论知识指导日常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使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升华,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等单位主办的第十一届"绿色中国"论坛在北京举办。众多社会知名专家学者参与并就本届论坛主题"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作了精彩的发言,在这一期的"科学与文化"栏,我们选出其中的一些文章,试图表达人类已从工业文明进入到生态文明这一现实,尤其是生态文明与我们国家现在这个时代之间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3.
与"三山五岳"相比,海拔不过千余米的井冈山并不算巍峨挺拔,却因为一个历史性的抉择而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国革命这条独特的道路是怎样开辟的?从井冈山点燃的星星之火,何以形成燎原之势?是什么力量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走向胜利?到此追寻历史,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  相似文献   

14.
从1980年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开始,到1996年明确要求培育现代农业企业的"九五"计划;从2000年的"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2017年"农业新业态"的提出,中国农业现代化走出了一条区别于所有国家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乔文增 《科技广场》2009,(12):250-252
中国是世界上最先有报纸的国家,从一千多年前的唐朝邸报到现在五花八门种类繁多的报纸,从雕版印刷术到激光照排技术,从"热与火"走向"光与电",软件的代代更新,效率的不断提高,报纸的发展,编排手段的进步,反映了传媒手段的进步,更是人类长足的跃进.跨入新世纪,计算机编排以其压倒性的优势,成为编排手段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对人的工作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对编排软件运用的熟练,直接影响到报纸编排的效率和视觉效果.报纸的版式设计也为报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详细探讨了古代报纸的发展,编排手段的发展,版式设计的革新,计算机编排的优势及常用的编排软件.  相似文献   

16.
明末清初西方科技输入中国之管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纵观历史,中华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大规模地引进、消化外来文化,曾经有过两次:第一次,从公元1世纪至8世纪,正当汉唐盛世,中国迎来了以佛教为中心的印度文化,第二次,从16世纪到18世纪初,即明万历至清康熙的100多年间,西方科技传人中国的时期。明清之际西学东渐在中国科技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文章仅就其起因、影响和后果等问题略述管见。  相似文献   

17.
正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穷二白",到如今走在世界科技前列,一次次科技盛会,将中国科技从寒冬带进春季,又从春季带到今日如火如荼的夏天。前进,向着民族的复兴!又是一次科技盛会。会场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边听边记边思考。"习总书记的讲话站在国际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下,又满怀国家民族美好  相似文献   

18.
[核心提示]:2009年10月29日,国防科技大学成功研制出的峰值性能为每秒1206万亿次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在湖南长沙亮相."天河一号"的诞生,是我国战略高技术和大型基础科技装备研制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创新成果,实现了我国自主研制超级计算机能力从百万亿次到千万亿次的跨越,也意味着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  相似文献   

19.
一、中学生的作文要不要教 作文能不能教?作文教学能不能"从粗放型走向集约型,达到稳产高产?"这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中国人把"朝鲜"这一专用名词发音为"Cháo Xi?n".但是我们认为这种发音是有违其国家创建制定国号时之本义的."朝鲜"一词从词汇意义上讲,本该发音为"Zhāo Xiān".本文将从朝鲜历史及词汇意义入手,阐明"朝鲜"一词本意及其发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