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在实践团队对徐州市的城中村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城中村形成的原因、发展现状、政府政策,对城中村的改造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文章认为城中村的概念是"在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原农村居住区域、人员和社会关系等就地保留下来,原来没机会参与而在城市化进程中逐步参与新的城市经济分工和产业布局,以土地、土地附着物以及城市工业化所带来的利益为生活来源,由原初级关系(地缘关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逐步向以次级关系(业缘关系和契约关系)为基础过渡中所形成的社区".  相似文献   

3.
孟祥林 《中国名城》2011,(10):21-26
城中村改造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目前普遍关注的问题。薛刘营作为北方城市保定的代莉}生的城中村,其发展历程以及改造中的措施、经验对于其他城市城中村改造中面临的问题的解决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薛刘营位于保定老城的外缘,处于老城向新城扩展的衔接位置。在保定城市迅速扩展的过程中薛刘营及其附近地区逐渐转变为保定市的次级城市中心,其顺利...  相似文献   

4.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殊产物,其拆迁后的更新不仅关系到城市品质的提升,也涉及失地居民的生计问题。以往传统的“大拆大建”模式,往往会忽视城中村居民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使其普遍面临空间福利失配、持续生计乏力、互动机会欠缺等不包容困境。因此,如何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实现城中村拆迁后的包容性更新,满足失地居民的可持续生计需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通过梳理国内外失地居民包容性研究及实践进展,分析城中村失地居民的包容性困境与需求,基于可持续生计视角,建构了包容性的城中村拆迁后更新的理论基础和设计框架,并以苏州陆慕老街为实践案例,结合设计框架从“情感-自然、实质-经济、交往-社会”3个维度,提出“功能聚焦、空间营造、交通建构、绿色均等、设施共享”的技术路线,旨在为构建包容性的城中村拆迁后更新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5.
当前,西安市城中村正值建设改造中,同时又恰逢和谐文化和创建文明城市的开展,城中村文化建设再次成为一个热点。本文以徐家庄村为例,通过自编问卷的发放和相关数据处理,把握西安市城中村文化建设的现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城中村、村民等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对昆明市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失地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及运行情况进行了一些分析和探讨,并对失地人员人员养老保险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城中村改造施工引发的房屋裂缝进行分析,提出了具体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举出改造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8.
王玉龙 《职业圈》2007,(24):27-28
文章以美国马萨诸塞州布鲁克莱因镇为个案,分析了美国乡镇的建制及运作的特点,总结出美国乡镇政府的功能定位及行政方式.了解他们的做法有利于对我国当前城中村的发展做出审视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孙侃 《文化交流》2017,(12):21-25
正一部家族迁徙史,折射出史无前例的城市嬗变,成为一份社会变迁和发展的珍贵记录杭州的城中村改造工程正如火如荼。按照城中村改造方案,至2020年,杭州主城区的246个村将华丽转身为"配套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的"都市新区"。庞云泰,一位出生于1954年的杭州铁路系统职工,他精心编印的家谱,正是通过家族迁徙史,折射出这场史无前例的城市嬗变,成为一份社会变迁和发展的珍贵记录。  相似文献   

10.
当今城市化建设已步入快速发展的时期,然而国内许多城市的城中村仍呈现自由化发展的趋势,由此滋生出一系列严峻的社会问题,严重阻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围绕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大目标,建筑师在建筑设计中应精雕细琢,力争得居者、城市与建筑的共赢,结合某工程设计实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梁莲杏 《职业圈》2010,(12):192-193
当今城市化建设已步入快速发展的时期,然而国内许多城市的城中村仍呈现自由化发展的趋势,由此滋生出一系列严峻的社会问题,严重阻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围绕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大目标。建筑师在建筑设计中应精雕细琢。力争得居者、城市与建筑的共赢,结合某工程设计实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每年都要发生多起空难,这些或大或小的航空事故除了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外,也留下了一个个悬而未决的谜团,尤其是对那些没有生还者的空难,没有人能知道在空难降临的最后一刻到底发生了什么,也没有人能够完全分析出每起空难的真实原因.  相似文献   

13.
设计是一门综合了艺术与技术的学科,设计与艺术、技术的关系,以及设计中艺术与技术的关系,都会对设计本身造成影响,它们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文章通过对设计中艺和l生与技术性的剖析,来论证设计、艺术、技术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魏平峰 《职业圈》2007,(21):159-160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如何做好高校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是后勤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文章对高校后勤工作在目标、方向、创新、原则、认识、观念、能力、环境、精神、意识等十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探讨了其相应的手段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王慧 《职业圈》2007,(11):125-125
不同的办学思想、办学定位、办学实力、办学特色和办学规模,决定了不同的外语学院具有不同的内涵.文章从以上角度出发,对"外语学院"的译文进行了精心收集、整理和分析,提高对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乐"的超越与"仁"爱之美--孔子美学的"类"觉醒本质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美学通过人生的“乐之”境界 ,明确提出了其对美的形成根源的根本看法 ,指出了美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而奠定了儒家美学的“类”本体论基础。“里仁为美”体现了他的入世致用和境界物化的美学内容 ,是“乐之”境界的“仁”学实践。而“大同”理想则体现了他对人的“类”本质和社会发展“类”归宿的天才觉悟及对异化的断然拒绝 ,表明了人与人、人与自然感应相通、呼吸与共、和谐相处的可能性 ,即在与天“同一”的“乐”的和谐态中所达到的超生物和超社会的审美存在 ,这是人性在获得物质和社会的非异化满足后的美学归宿。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教育的飞速发展,加强素质教育成为教育领域的共识.针对高校教育的改革,文章从高校体育承前启后的作用着手,对"三步曲"中高校体育教学、大学生业余活动的自我锻炼、高校体育对终身体育的影响分别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陈雪飞 《职业圈》2007,(17):103-104
两宋时期,由于城镇数量的增加和扩大,人口大批流向城市.不再由宫廷奉养的专业歌舞艺人与农村优秀艺人开辟了固定的演出场所--勾栏.民间舞蹈作为"京瓦伎艺"进入城市勾栏演出,深受市民欢迎.文章依据文献资料对勾栏记载,分析、探讨、推测宋代勾栏的形态和特性.初步认为民间舞蹈第一次走入剧场应该从宋代的勾栏演出开始,勾栏是中国民间舞蹈商业化运作的剧场雏形.目前舞蹈理论界对舞蹈剧场的研究较少,因此对两宋时期勾栏进行探讨,有助于了解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舞蹈演出的声学效果,从而确立勾栏演出在民间舞蹈市场化演出史上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双碳"目标、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等背景,结合国企党建相关工作要求和保供电的外部形势,提出了基于华东电网工作实际的"五维一体"电网调控工作模式,从"政治保障、组织保障、队伍保障、技术保障、资源保障"五个方面,明确了强化"党建+电网调控"工程实施的具体内容.实践证明,该工作模式对提升电网调控工作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阿潘 《文化交流》2004,(3):13-16
著名导演马科执导的《曹操与杨修》曾经轰动一时,近日他抱病应邀来到西子湖畔的“浙昆”接导昆剧大戏《公孙子都》,在他穿梭于沪杭的间隙,本刊特约作者对他进行了独家采访,写下了这位大导演从艺的坎坷经历和对戏剧艺术的挚爱心声——特稿特稿132004年第三期·文化交流上海京剧院著名导演马科自24岁执导《红色风暴》,到年近花甲时执导《曹操与杨修》,沿着中西“结合”的路子一路“过关斩将”,排了京、话、越、粤、淮、歌、豫、晋近十个剧种达80余个剧目,可说声名显赫,硕果累累。恢复建制后的浙江昆剧团,为庆贺纪念联合国授予的“人类口头和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