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刘晨 《职业圈》2008,(7):91
一个成功的商人很难同时做合格父母,一个得父母欢心的孩子也不-定就能成为企业未来的合格管理者.像洛克菲勒那样长盛不衰的家族企业在西方已经不胜枚举,在中国还没有一个王均瑶和陈逸飞"后继无人"的例子却不在少数,为什么?因为中国的的家族企业领袖们面对错综复杂的"非常家事"可能还没作好应有的准备.身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创业者,他们做出了非凡的成绩,然而他们的"80后"子女却还没有脱掉独生子女的稚气.……  相似文献   

2.
"形式保守" "体制落后" "难以适应全球化趋势"……一直以来,家族企业被限定在这样的框框里,而在近些年来却成为企业界、经济学界热议的"关键词",引来诸多业界专家的评论、创业者的效仿、媒体的围观. 让我们大跌眼镜的是,种种研究表明,大型家族企业近年来在出乎意料地发展、壮大.从综合数据来看,在各个主要股市中,家族企业的表现要明显好于那些没有血脉传递关系的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家族企业正在经历一场"温和的变革",呈现给世人一副"新面孔",家族企业未来的传承与发展如何走出一条良性循环模式?对此,本刊记者约访了著名营销策划人、著名国学企管导师谭小芳.  相似文献   

3.
家族企业"富不过三代",这是目前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亚洲甚至全球都无法回避的一个现象.葡萄牙便有"富裕农民、贵族儿子、乞丐穷孙"的说法;德国则用"创造、继承、毁灭"来代表三代人的命运.在美国,家族企业在第二代能够存在的只有30%,到第三代还存在的不到12%,到第四代及以后依然存在的只剩3%.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宗旨.很多企业都声称要"以人为本",但他们大多都把"以人为本"挂在嘴上,却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其原因是他们还没有理解其内涵.文章主要探讨如何通过"加法"体现"以人为本"的精髓,从而有效增加企业价值.  相似文献   

5.
据统计,目前在中国大陆的非公有制经济中,家族式经营的企业至少占到了90%以上,而在江浙等沿海地区比例更高.我国的台湾、香港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华人所建立的家族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充分地显示出了他们的效率和竞争力.中国的家族企业是在经济体制剧烈变革、游戏规则不断变更的背景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6.
家族企业作为一种长期存在的企业组织形式.早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历经二三十年的发展,很多中国家族企业的发展也遇到了诸多瓶颈制约,代际传承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本文在介绍家族企业传承的概括的基础上,就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一所著名大学,也许没有一个著名刊物,但一个著名刊物却能够有力地帮助学校成为著名大学.1993年初阎纯德教授和我说起他正在筹备文化类研究刊物的时候,我问他用什么刊名,他说"中国文化研究".我说,太好了,你抢占了一个制高点!创刊艰难,办刊更加不易.阎纯德教授"十年辛苦不寻常",韩经太教授接过了这个接力棒,他们和编辑部同仁兢兢业业,把一个连学报都不是的一个普通期刊,办成了在全国颇具影响力的刊物,和学报<语言教学与研究>一起成为北京语言大学的金名片."中国文化研究"没有辜负这个响亮的名字.许多学人受惠于它,我也是一个受益者.  相似文献   

8.
家族管理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经济现象.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企业规模的扩大,家族企业的管理创新是必然的.通过论述中国家族企业的特点以及家族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针对管理模式的建议,希望能对家族企业发展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日本独具特色的家文化为考察对象,着重研究了日本家文化对家族企业发展的影响,以期从日本家族企业的发展路径里得到对中国家族企业的启示,提出对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的展望.  相似文献   

10.
泉·坡·树     
我的家乡属川南浅丘地区.那一个个小山丘像刚出屉的馒头,给人以醇厚、馨香、舒适之感.它的骨骼是坚硬的岩石,撑起刚直的脊梁,彰显着铮铮骨气. 那些坐落在小山脚下的山村,像依偎在父母脚下的小孩子,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其中一个土名叫"汪家街"的小山村,是我的衣胞之地,这是一个聚族而居的小山村.奇怪的是,村里人大多姓秦,却没有一人姓汪.  相似文献   

1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如今作为处理信息的人力资源被认为是组织的最大财富.在当今中国许多本土企业组织中,员工还没有真正成为组织的最大财富,他们的身心健康正遭受到了严重的危机.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家族企业的"家文化"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突出特征,是家族企业的核心,同时也对家族企业文化的形成造成了重大影响.所以,以"家文化"组建起来的家族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比其他各种文化背景下的企业更为复杂. 此时,当"夫妻店""父子店"初具规模,家族企业就得清晰界定和处理好所有权、公司治理和管理等三个领域的问题,而家文化在企业制度建设和企业精神建设方面很难跟得上现代企业的发展,企业文化的滞后会严重削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那么家族企业将何去何从?带着这样的问题本刊记者走访了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曾任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的仲继银老师.  相似文献   

13.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也在这一时期逐步发展至顶峰.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朝代,文官集团作为皇权辅政者的角色而存在,他们将希望寄托于"致君尧舜"的努力,却又和皇权冲突不断,甚至斗争连连,在专制皇权的极端发展面前等待他们的只有失败,而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真正的获胜者只有一个,那就是封建体制本身.  相似文献   

14.
《职业圈》2005,(9):52
"服务员,快!再帮我换20个硬币!" 4个到餐厅吃饭的年青人在玩"赚钱机器".因为刚才投完10个1元硬币后还没有玩够,他们大声喊了起来.  相似文献   

15.
家族企业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企业组织形态之一,但家族企业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存续时间不够永续,而我国家族企业的寿命更短.文章分析了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就其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刊一直在探讨如何向世界讲述中国的故事,如何让中国以我们自己希望的形象出现在国际舞台上,一路探讨下来,有一个强烈的体会,只有理论没有实践的外宣,会显得疏远而清高;而有实践的热度却缺少思考的深度的个案,又缺少共享的价值。在工作中,我们就接触到很多这样的人,他们能够很好地把几者结合起来,为我们的外宣工作提供一种宝贵的财富。2007年末,我们来到成都,时任成都市委宣传部部长的郝康理接受了本刊的专访,他对外宣工作的认识,他对合纵连横思想的发挥,他对外宣工作强烈的责任感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手里拿到2008年最新的两期《中国国家地理》,封面标题"圈点新天府"和"为何成都天府之冠地位难撼?""天府"和"成都"也再次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在发稿之际,得到了郝康理调任四川省统计局局长的消息。但是他身后的战场热度还在,他留给我们的思考还在延续,经验还可以共分享,因而我们在与郝康理协商后,将此稿登出。  相似文献   

17.
前年春节在回国飞机上,我的邻座是位黑人--西非某国驻华大使馆二等秘书.一路上我们聊了许多中国问题.他给我两点深刻印象:一是他的素质大概不算高,当然这不是因为他一身落魄商人的打扮,而是他不停地找空姐要酒却不喝,最后把六七瓶酒都装进旅行包里带下了飞机.另一个印象是他对我说,中国发展太快了,但是中国人还没有大国国民应有的素质.这是他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由于我已经私下认定这位来自非洲战乱国家的外交官"素质不算高",所以连他这样的人都说中国人还不配做大国公民就给了我一些刺激.  相似文献   

18.
对,你说的没错——我是个坏蛋——很多人都这么说,我自己也知道,但我不介意,"坏蛋"这个词听起来还蛮响亮的,不是吗?我可以想像,陶妮和她的父母围坐在饭桌前,她父母历数我的缺点,希望好女儿远离我这个坏蛋,他们希望陶妮一周、一个月,最好永远都不要再跟我接触。  相似文献   

19.
"七·七"事变后亡国灭种的现实危险,推动着自清末萌发、五四前后发展、九一八后形成的民族复兴思潮继续走向高涨,其表现之一,便是"民族复兴"话语下知识界围绕"民族建国"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当时人们的一个基本观点,即认为抗战与建国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其最终目的是要将中国从一个传统的没有王朝的"王朝国家"建设成为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民族复兴"话语下,知识界不仅讨论了如何将中国从一个传统的没有王朝的"王朝国家"建设成为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而且还讨论了未来建成的"新中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性质的国家的问题。这些讨论,在今天看来仍有它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曾朝晖 《职业圈》2008,(10):12-14
家族企业“富不过三代”,这是目前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亚洲甚至全球都无法回避的一个现象。葡萄牙便有“富裕农民、贵族儿子、乞丐穷孙”的说法;德国则用“创造、继承、毁灭”来代表三代人的命运。在美国,家族企业在第二代能够存在的只有30%,到第三代还存在的不到12%,到第四代及以后依然存在的只剩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