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既往社会认知研究难以整合背景和文化因素.社会认知领域理论以领域、背景与文化为主题,将背景和文化视为社会认知的内在因素,从一个更广泛的视角解决了这一难题.在社会认知领域理论指导下,社会认知研究可从领域的界定与区分着手确定社会认知的研究内容,而在研究变量选择时,背景与文化的研究既是外部变量又是内部变量.临床法是领域理论下社会认知研究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隐喻和转喻在经历了从传统修辞学研究内容向现代认知语言学研究领域的转变后,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认知语言学家把隐喻和转喻看作是一种认知机制,是人类社会对世界事物进行整合概念化的过程。以隐喻和转喻不同的认知依据为基础,分析各自的特点,同时揭示隐喻和转喻这两种认知模式的本质特征及其差异。  相似文献   

3.
攻击性认知是攻击性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近20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攻击性认知的概念、神经生理基础、结构、功能、评估方法、影响因素等展开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攻击性认知的未来研究可以从攻击性认知概念的清晰化,神经生理基础的精确化,结构的深入探究,功能的进一步挖掘,评估方法的完善以及亲社会媒介对攻击性认知的改变等方面开展。  相似文献   

4.
攻击行为的社会认知研究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攻击行为是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确切地说,它直接关系到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发展的方向与结果。因此,在目前的诸多心理与行为研究领域中,攻击行为作为一项世界性的课题,早已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持之以恒的关注,特别是自上个世界五十年代开始,随着实验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在人类信息加工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从攻击行为的社会认知加工过程角度来解释攻击行为的发生机制,已成为当今心理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并积累了相当丰硕的一大批有关攻击行为社会认知领域的科学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教学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是国内外教育界的前沿研究领域,是基于认知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发展和完善的。依据信息管理专业学生两个能力培养需求,要构建情境认知教学体系。并且,情境认知教学体系的建立,可以很好地提供"学校与社会零距离"的教学途径,从而促进专业内涵建设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随着对内隐记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内隐记忆的研究已经被应用到了许多领域,与其它广泛领域的结合也是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内隐记忆在社会认知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概念和研究方法方面。通过借鉴其研究方法,社会认知领域的内隐记忆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7.
作为内隐社会认知的一个重要方面,内隐自尊的研究目前逐渐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该文参阅了国内外内隐社会认知尤其是内隐自尊的一些研究,总结了到目前为止研究者们所运用的测量方法,主要包括内隐联想测验及其变式,基于启动任务范式的一些测量方法,Stroop颜色命名任务,字母和生日数字偏好任务,自我统觉测验等十来种,基于前人在该领域的研究结果对各测量方法做适当的评论,以便为后续内隐自尊研究方法上的选择提供参考,也为研究者改良内隐研究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具身认知是当前哲学认识论的实证转向以及第二代认知观兴起的背景下认知研究中最重要和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方向之一。具身认知强调的是人的身体、动作与情境在整个认知过程中的关联性,具身社会认知是当下具身理论与社会认知研究相结合的产物。虽然具身社会认知研究的起步较晚,但却有着深刻的哲学与心理学思想渊源,存在主义、现象学、机能主义心理学等都是其理论基础。具身社会认知已经在实证领域内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拓展了具身社会领域的理论与实证依据,但想要获取更大的发展,还必须解决当前存在的诸如理论体系混乱、研究方法不足以及科学性欠缺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脑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与认知心理学的相互融合在认知神经心理学领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与此同时通过脑功能定位技术开展大脑功能与社会信息加工机制相互关系的研究,也成为心珲学家进行社会认知理论探索的必然,本文试图通过时近10年来脑成像技术在社会认知研究领域所取得成果的介绍,使读者对脑成像在社会认知领域中的积极作用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各种心理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社会认知研究,事件相关电位(the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ERP)是其中之一.它拓展了传统的行为研究方法,有效测评外显行为背后的潜在大脑加工.文章在回顾总结近年来相关电位成分在社会认知领域应用的基础上,展望了ERP技术在我国社会认知心理学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隐社会认知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经验,但这一经验潜在地对个体的行为和判断产生影响。内隐社会认知研究采用的是内隐记忆的间接测量技术和方法;已有的研究揭示出社会知觉,刻板印象,性别差异,印象形成中存在内隐社会认知,与学习其他材料比较,社会认知学习具有更强的内隐性。目前,内隐社会认知已成为社会认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2.
近来的研究已经开始解释具体的神经结构、基因和神经传导系统在社会认知研究中所扮演的角色.颞叶的皮质区感知与社会相关的刺激;杏仁核、右躯体感觉皮层、眶额叶、扣带回和感知动机、情绪、认知刺激相关.未来的研究不仅仅是局限于动物的社会认知研究,更需要关注人类的社会认知研究.方法上要把行为的方法和生理的方法结合起来,以寻求汇聚性的证据来揭示社会认知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关于欺负者的社会认知能力主要有两种理论: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和冷认知理论.从这两种研究范式得出了欺负者的两种形象:社会技能缺陷儿童和社会技能良好儿童.两种理论的分歧体现在三个方面:对欺负行为及社会能力的界定不一致;两种研究取向所关注的研究指标不同;两种研究取向选取的被试存在差异.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是考察不同欺负类型欺负者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和心理理论水平,考察社会认知能力良好的欺负者的移情能力及欺负者的道德判断和情绪特点.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的终身学习的特点就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在社会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富的时代,需要对社会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服务于学习型社会。根据服务业就业门槛低等特征,文章构建了一个包括学习方案研究中心、配送中心、传播网络和渠道、有效的学习评估系统等构成部分的学习型社会教育资源的组织与配送模式。  相似文献   

15.
内隐社会认知探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内隐社会认知作为一个崭新的心理学构想,旨在揭示无意识成分参与了有意识的社会认知加工过程。它是无意识思想、认知理论和社会心理研究日渐整合、凝聚的结果。内隐社会认知的提出对丰富和发展社会心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性别刻板印象是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重点之一,20世纪以来,随着认知心理学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全面进步,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成果也在不断丰富。本文从性别刻板印象的概念、产生机制、行为效应、应对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梳理与概述,并基于以上内容对其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学生的数学观由数学知识观、数学学习观和数学自我概念3部分构成.在数学教学改革和内隐社会认知大行其道的背景下,把内隐社会认知和数学观的研究结合起来,了解学生内隐的数学自我概念是必要的.采用内隐联想测验和刻板印象解释偏差这两种内隐认知测量方法测量学生的内隐数学自我概念是可行的.未来研究中还可以尝试用其它内隐认知研究方法研究数学观.  相似文献   

18.
人类的大多数认知活动都发生意识觉察或意识控制之外。部分内隐加工会影响社会知觉、判断和行为。基于大量的内隐测量程序被开发、应用,以及更多使用内隐测量程序研究社会认知的报告的事实,内隐社会认知的最近15年可以被称为"测量时代(Age of Measurement)"。内隐测量的内容、结果与外显测量的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在关于社会认知的内容、加工过程及预测行为等方面各有优势。今后内隐测量的研究方向是探索内隐测量背手的心理机制,以及内隐测量到的心理构念影响行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We argue that greater precision is needed in the use of the term distributed cognition if this perspective is to significantly impact educational research. We describe a continuum of interpretations of distributed cognition ranging from a conceptualization of cognition as an individual phenomenon that is influenced by factors external to the individual, to a conceptualization of cognition as a social phenomenon that cannot be reduced to individual psychological constructs. We discuss the issues raised by the papers in the current volume, and locate the perspectives taken in these papers along the distributed cognition continuu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tributed cognition and situated cognition is then examined, as these terms are often used interchangeably. Finally, we discuss key issues for further research in distributed cogni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