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重庆永川市萱花小学是一所建校时间短、发展规模快,拥有3000多名师生的城区学校。学校结合重庆市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关于小学生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的研究》的研究方向,在总结十余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采取课题牵动战略,融科研于管理,逐步形成以科研带动校本管理、以科研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态势。为此,学校将办学理念确定为“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将办学特色确定为“生活化教育”,将办学目标确定为“三年内将学校建设成为永川生活化教育示范学校,六年内将学校建设成为渝西地区具有示范辐射作用的生活化教育特色学校”。  相似文献   

2.
课题研究坚持“文化引领、特色发展”的理念,以学校管理、师资、课程、教学、活动为研究对象,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题,构建以“博”为核心的学校文化体系,它包括理念系统、视觉系统、行为系统.课题从特色管理、特色师资、特色课程、特色教学、特色活动等5个层面,开展对“博”之学校文化及对博雅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性和操作性成果,使学校凸显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3.
赵传伟 《今日教育》2006,(12S):20-22
重庆永川市萱花小学是一所建校时间短、发展规模快.拥有3000多名师生的城区学校。学校结合重庆市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关于小学生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的研究》的研究方向.在总结十余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采取课题牵动战略,融科研于管理。逐步形成以科研带动枝本管理、以科研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态势。为此,学校将办学理念确定为“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将办学特色确定为“生活化教育”,将办学目标确定为“三年内将学校建设成为永川生活化教育示范学校,六年内将学校建设成为渝西地区具有示范辐射作用的生活化教育特色学校”.[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期间.我校的工作思路是“抓管理、提质量、创特色、求发展”。我们将把“古诗诵读”校本课程作为学校特色.本着“融人文教育于经典古诗文诵读中”的创建特色理念,着力打造学校品牌。并通过采取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开发“古诗诵读”校本课程.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走上了学校特色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一、“和融教育”理念“和融”教育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中叶,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思想。南通市东方中学位于全国首批十四个沿海开发区——江苏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内,随着开发区经济礼会的飞速发展,学校办学规模也不断扩大,师生人数日益增多。在教师层面,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简介
  李芳,女,中共党员,湘潭市雨湖区熙春路逸夫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国家级心理辅导教师。湖南省中小学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湘潭市心理学会理事,湘潭市雨湖区政协委员,湖南省教育科研课题优秀负责人,湖南省学校管理“创新与发展”优秀校长。湘潭市“芙蓉百岗明星”“优秀教师”“十佳少先队辅导员”“优秀德育工作者”。雨湖区“十佳校长”“十佳青年教师”“优秀岗位能手”“优秀共产党员”。她在二十余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一直坚持以“学生为主,民主施教”的教学观,“情感参与,激励为主”的管理理念,积极投入教育教学的改革与管理中,并能大胆地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实践行为,同时创造性的进行研究。她主持并参与的课题研究成果获省级奖励10项,市级课题成果奖励8项,本人撰写的论文或经验总结50余篇分别获国家、省级奖励。先后多次在市区关心下一代培训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会议”上进行“三结合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交流,多次参加学校特色建设校长论坛,她的“幸福教育”治校理念多次在省市级媒体报道。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中的学校文化特色可以分为基于历史传统、地域特点与教育对象特点这三类,北京市第十七中学的“师陶文化”、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丽泽中学的“丽泽文化”以及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建设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品牌国际学校”即是这三类文化特色的代表.学校文化特色的物化路径主要体现在环境中的物化、课程中的拓展、教育教学中的内化与管理中的渗透等方面.学校文化特色建设,应进一步提炼学校核心价值理念,并使学校文化特色建设与核心价值理念两者达到一致,文化特色的物化过程应全面、系统,使学校文化特色既有根基,又有个性与系统性,从而真正成为学校特色.  相似文献   

8.
山西通宝育杰学校以“尊重生命,为学生一生发展负责”为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打破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务主要由班主任来完成这一常规,开拓了全员育人的新模式——心理健康指导教师制度。在实际的教学中.盥校以让学生保持快乐的情绪、美好的情感为首要任务,把情感教育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轴线,这是学校最具有特色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教育生活世界”是人类生活世界的一部分,是一个以育人为目的、融学校主体与资源、使命制度、价值观念、教学转化、环境熏陶、心性成长等特质因素为整体的实践的生活世界,是一个具有特定资格、责任、情感、格调、尊严的生活世界;其使命是“在教育生活实践中为国家与社会造就合格人才”,其总特征是“有序全面勤勉科学地培养学生的人格与智能”;主要特点为奉献仁爱、塑造人格、拥抱知识、以师为本、激情与理想;普遍的精神气质是正道、谦恭、包容、上进等。为维护教育的本性与纯洁,必要坚决克服学校教育中的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吕孝华 《教育》2008,(8):55-55
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层面。情感因素,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与智力因素同等重要的地位。常言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教育是现代学校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和核心内容,它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开发学生身心潜能、深化学校素质教育、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及提高教师教育素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和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教书育人》2014,(7):F0002-F0002
江苏省海安县李堡镇中心小学创办于1904年,是一所百年老校。该校秉持“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我”的办学理念,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科研兴校”的办学策略,逐渐形成了“自主教育”的办学特色。“自主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关注发展。该校从三个层面构建了“自主教育”的操作框架:一是学校层面,让学校在自主管理中和谐发展;二是教师层面,让教师在自主研修中主动发展;三是学生层面,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全面发展。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平安校园”、“南通市特色学校”、“南通市情境教育实验学校”、“南通市节能减排先进学校”、“海安县素质教育示范学校”、“海安县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1):I0004-I0004
青岛大枣园小学围绕“创办人民满意教育,坚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形成了“精细化”的管理特色和“优质化”的教学思路。学校先后获得“山东省规范化学校、青岛市规范化学校、山东省科技工作先进单位、青岛市文明单位、青岛市艺术规范化学校”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3.
课改以来,我校积极融人新理念、新文化,围绕“管”、“教”、“研”、“学”四个字,以制度建设为核心,以教师发展性评价为重点,不断创新管理内涵,建构了既有一定的教育理想追求,又切合教育发展现状的学校管理制度。这些制度体系涉及日常岗位职责、职能部门管理细则、教育教学常规、教育科研机制,能够有效促进教师专业主动发展,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建设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和学校品牌。下面谈两方面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4.
为提升教材在高中地理课程之区域教学中的适用性,解决其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育人”与“育分”偏离、课程知识与生活世界脱离、个体学习行为与生命价值体验背离等问题,践行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念,本文提出了融入区域资源变革育人方式的创新思路,形成融入区域资源,贯通教育世界、生活世界、学生个体成长世界的地理学科育人样态,从课程育人、资源育人的角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5.
毕盈 《天津教育》2021,(1):39-40
“幸福”来自我们的生活经历,源于我们的心理体验。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的学习和深入研究,围绕学校“幸福教育”的发展特色,我们以“做幸福的中心人”为方向勾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蓝图,确立了“让每一名中心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每一位中心教师愉悦快乐地工作,让每一个教育教学活动都留下精彩印记”的中心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我们以教师、学生和实践活动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三个层面最大限度地彰显了“让快乐写在脸上,让生命更加精彩”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6.
合肥市六安路小学(以下简称六小)秉承传承和创新的理念,从实际出发探寻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资源,顺应时代特征,提炼出六小特色的“融生”文化。在“融生”文化的引领下,确定办学目标、育人目标、教师发展目标、校训以及多元立体、丰富多彩的“融生”课程体系。六小一直致力于打破学校与家庭、社会的界限,推动协同育人新模式;重点构建“融生”课程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助推学生生命成长;契合时代需求,落实教育教学改革,科学规划、分层培养,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凝聚师生智慧,努力打造具有学校特色、浸润师生品格的学校文化场域。寻根聚魂,以“文”化人。人与学校文化,就是在这样的构建过程中相互推动、彼此成全。六小未来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和原动力就是师生对于学校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坚定信心,这成为学校的精神象征,焕发出无与伦比的教育魅力,为每一位六小人的血脉里注入独一无二的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17.
李建铭  王军 《生活教育》2013,(12):85-86
摘要:作为一所市级陶研实验学校,无锡市孙桥小学坚持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为指导,致力于《小学乐活教育》的实践研究,提出并实践着学校“快乐活泼真生活,灵动睿智巧成长”的乐活教育蓝图。本文主要阐述的是学校在“课堂文化、社团文化、班级文化”层面彰显“贴近生活、开放多元、鲜活灵动”的乐活教育精神。关键词:以学定教;自主活动;个性管理;乐活教育  相似文献   

18.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学校教师活力不够,缺乏教学激情,教师教育教学处于“回应”层面。一个客观存在和不容忽视的因素是学校行政与教师“情感断层”。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使学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已是学校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黄永红 《考试周刊》2012,(79):44-45
目前在教育界,抨击“教育脱离生活”的呼声越来越高。“教育脱离现实生活是当代中国教育的一大问题……只重书本,只重知识的传授,把学校教育与生活教育分离开来,以学校教育代替生活教育……长期以来,在学校内部,由于灌输式的‘分科教育’及以书本知识为中心和以考试为目的,导致了学生与生活世界和经验世界的分离”。由于这种疏离,仅仅把知识传递作为自己的使命,长期以来,便导致知识与生活相悖离,使课程学习与实际生活之间缺乏内在关联,知识的引入和应用没有切实联系各种实际,知识的接受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经验和体验,教学过程仍停留在认识层面,师生之间缺乏情感上的沟通、理解、合作、互动等,忽略人格培养和心灵的唤醒,使现代人失去活力。  相似文献   

20.
当下,学校都非常重视特色文化建设,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虚无化,无实质研究。有的学校有文化标签,无建设行为;有归纳过程,无演绎过程;有顶层设计,无实践支撑,导致学校文化建设停留在理念层面,没有对学校办学行为起到实质性的促进作用。二是空泛性,无自身特色。办学思想、办学方略、办学目标、管理理念、校训校风等方面,口号一大堆,“争创一流”“以人为本”“人民满意”等,空洞无物,千校一面,无学校个性。三是割裂式,无整体设计。学校内部,办学特色建设、学校管理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学生个性发展等,一个领域一个工作理念,一个领域一套评价标准,学校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思考和整体部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