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组装置多种实验潜江市张金小学(433100)林支勇植物靠根吸水的实验,第四册《自然》课本上是这样设计的:取来一个试管和一棵幼苗,在试管里装大半管水,把幼苗的根浸在水里。在水面上加一层植物油,防止水蒸发到空气中去。然后把试管口塞好。在试管壁上标出水面...  相似文献   

2.
小学自然第四册第十五课《植物怎样“喝水”》,课文为了证实植物用根吸水,用导管运输水分,用叶蒸腾水分,设计了三个实验。我认为可以把三个实验合并成一个实验做,不仅简便易行,而且实验效果好。实验目的:使学生懂得植物用根吸水,用导管运输水分,用气孔蒸腾水分,实验材料:试管一个、植物幼苗(根系完整、茎叶透明、叶较大的植物),棉花塞、植物油、红色墨水、塑料袋、棉线、试管架。买验过程:  相似文献   

3.
王旻 《福建教育》2000,(8):74-75
自然科教材中的许多学生实验,必须花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如第九册《根的作用》一课中要学生做证明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的实验,先安排学生采用最容易想到的方法:“在容器中放些水,找一棵带根的植物,把根漫在水里,在容器的水面处做一记号,过些时间,观察容器中的水会不会减少。”再让学生分析这样的实验为什么不严密(水面会蒸发水分),  相似文献   

4.
本单元(十五——十八课)着重介绍植协体内的运动变化及生理机能,以及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目的是认识植物的生理机能,初步懂得按“问题——假设——设计实验——验证——结论”的科学程序是研究自然科学的一种常用方法。《植物怎样“喝水”》一课,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植物用根吸收水份,用导管运输水份,用气孔蒸腾水份,以此说明植物的正常生命活动离不开水。同时,把大量的水份不断地蒸腾到环境中。《植物怎样“吃东西”》一课,通过查阅资料,使学生懂得光合作用是绿叶在阳光下,把二氧化碳和水份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根的作用》时,我设计了“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的实验。学生在试验中不仅发现了试管内的水量减少,而且发现了植物叶的多少与根的吸水多少有关。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小学自然第九册第八课《根的作用》,设计了“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的实验,学生在实验中,不仅发现了试管内的水量减少,而且发现了不同的植物,根的吸水量也不同。到底根的吸水量的多少与什么有关呢? 同学们争论起来,有的说:“与根的大小有关”,有的说:“与根的多少有关”,有的说:“与叶的多少有关,与根没关系”……  相似文献   

7.
研究液体压强和浓度的关系实验是初中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生分组实验。快捷、准确地做好这个实验是学生掌握《压强》这一章内容的关键环节。现行教材中提供的实验方法是“利用一平底试管内装细沙,使竖直浮在水中不动”。通过改变试管内细沙的重量来改变试管浸入水中的深度,分别用直尺测出试管顶部到水面的距离;用天平测出试管及细沙的重量,列表对比完成这一实验。课本中的实验方法存在以下缺点:平底试管很难做到竖直浮在水中不动;更  相似文献   

8.
在对高中《生物》教材“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进行课堂设计时,教材上只有观察渗透作用传统演示实验,为了让学生对“水分的渗透作用”和“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有感性认识,拟引导学生再设计两个探究实验。第一个实验是这样设计的:取两块体积大小一样的萝卜块,分别放在装有等量的清水和30%蔗糖溶液的两个烧杯中;第二个实验是教材上的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第一个探究实验的设计是自行增加的,目的是让学生有更直观的印象。这节课学生一定很感兴趣。因为要做实验,这节课安排在实验室上。学生看到那么多的实验器材非常兴奋。  相似文献   

9.
2 实验方法在试管中加入约 5毫升水 ;试管中液面上方塞一小团脱脂棉 ,在脱脂棉团上放入 2 -3克碳化钙。用玻棒将托有碳化钙的棉团推下 ,与水面接触吸收水份 ,反应开始。塞好带导管的塞子 ,导管中有平稳气流产生。当棉花吸收水份使液面下降后 ,可通过摇动试管使棉团持续不断吸收试管下部的水。3 实验评析①不需配制饱和食盐水。②此法利用脱脂棉团吸收的水份与碳化钙反应 ,产生的气流平稳。③持续时间长 ,克服了传统方法中产气时间短的问题 ,能从容做完性质实验。④不会产生泥浆状泡沫。乙炔制备分组实验的改进@惠苏平$扬州师范学校!江苏22…  相似文献   

10.
一踏进中学大门,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尽管语文、数学、英语课使我爱不释手,但生物这门自然基础课,把我带到了大自然中,吸引我去探索生物的秘密。 前不久的生物课上,老师给我们讲解了“植物对水份的吸收”一课。原理很简单,植物离开水,就要“渴”死。可是事情很奇妙,植物没长“嘴”,从哪儿“喝”水呢?老师说:“植物主要通过根毛从土壤中吸收水份”。那么,根毛怎样吸收水份呢?教室安静极了!只听见老师的话语在上空回荡:植物细胞可以吸水,也可失水。当周围水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  相似文献   

11.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是新华师大版八年级上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植物根毛是怎样吸收水分的,教材中安排了“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过程如下:将两块大小和质量都相同的条状萝卜分别放入20%Na Cl水溶液和清水中.一段时间后,比较两个萝卜条的质量和形状,通过质量的变化和形状软硬的变化来帮助学生认识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然而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该实验存在以下不足:  相似文献   

12.
柴光茹 《科学教育》2004,10(3):28-28
日前在锦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研讨会上,锦州市第五中学科学课田教师作了一节题为《植物怎样吸收水分》的观摩课。课上做“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准备的实验材料是萝卜。田老师没有直接让学生按教材上的实验过程进行操作,而是先让同学们分组制定实验计划。经过一阵热烈的讨论之后,  相似文献   

13.
九植物根吸收水分(《自然常识》二册P.37)变通1.挖一株带根的植物,洗净泥土,将根插入盛水瓶中(选用瓶颈细而长的洒瓶),主茎用棉线轻扎,固定在瓶口上。水面滴些植物油,以防水份蒸发。盛水多少,以使浮油层齐瓶口为准。叫学生观察并记住水位后,将其放置教室一角,叫学生随时观察水位变化情况。几小时后,即可见液面下降,时间越长,下降越多,以证明植物根有吸收水份的作用。变通2.挖同种植物两株(形状、大小尽量一致),用上法分别插入两个瓶中。一瓶盛蒸馏水,另一瓶盛土壤浸出液,让学生观察、记  相似文献   

14.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一节是绿色植物新陈代谢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渗透吸水”既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又是本节教材的难点。如果教师单凭一支粉笔,一张嘴,要让学生理解掌握是很困难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通过改进渗透作用原理演示实验,增加学生实验,利用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方法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生物实验探究与创新实践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材所列出的实验都属于验证性的。验证性实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加强实验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下面通过初中生物教材中“植物细胞吸水、失水实验”对此做一探讨。1 挖掘实验探究点 ,克服思维定势“植物细胞吸水、失水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 ,细胞就吸水 ;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 ,细胞就失水。教材在讲述这一原理时 ,是从以下演示实验引入的 :用 2个烧杯 ,甲杯装清水 ,乙杯装盐水 ,各放…  相似文献   

16.
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的第1节安排了一个实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这个探究活动与以往旧教材中的“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不同,不再是以实验来验证教材的知识内容,而是通过探究,让学生自己发现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发现细胞壁的全透性,这样可使学生很好地领悟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质疑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7.
1教材分析 "探究溶液浓度的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是苏科版七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三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和无机盐"第二课时"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中的实验.本课时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即"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细胞吸水的原理"和"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过程",其中"细胞吸水的原理"是重点,也是难点."探究溶液浓度的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的实验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植物细胞吸水的原理.  相似文献   

18.
姜峰 《生物学教学》2002,27(5):15-15
1 探究根依靠哪部分向前生长1.1 假设 根是依靠根尖向前生长的。1.2 方法步骤 把吸水纸围在试管内壁上。取种子几粒 ,放在吸水纸和试管内壁之间 ,试管里注入清水 ,到吸水纸的一部分浸在水里为止 ,但不要浸没种子。把试管放在温暖的地方 ,让种子萌发。等到幼根到4cm左右时 ,挑选两株幼根长得比较直的幼苗 ,切去其中一株幼苗的根尖。为了固定幼苗 ,在每株幼苗上小心地用大头针戳穿一枚子叶 ,然后把两株幼苗分别钉在两个软木塞的下面 ,并保持幼根的位置垂直向下。把软木塞分别盖在两个试管上 ,但不要塞紧 ,留些空隙 ,让空气流通。试管里…  相似文献   

19.
上节课我们讲过植物的叶子上有“气孔”。(类似人的汗腺) 发现的问题:叶子上的“气孔”可能与植物制造“食物”有关。 进行假设:植物通过叶子吸收二氧化碳与根吸收来的水分制造淀粉。 用实验验证:在一盆阔叶植物上选择一片健全的叶子,用两张同样大小的不透光的黑纸,把这张叶片的一部分从正面和被背面遮盖起来,再用回形针把黑纸固定在叶片上,把这盆植物放在阳光下。(经过两三天摘下,便于下课时继续做实验时用)  相似文献   

20.
新教材《生物》第一册(上)第38页演示实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和《植物学》教材第41页《细胞吸收水分的实验》,现象都很不明显,结论难于理解。 我们按以下方法设计实验,不但实验现象明显,见效快,而且节省经费,还容易改成学生分组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