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红桥 《考试周刊》2011,(11):219-219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从教材内容和学生需求出发,有所侧重,既保证体验学习的实效性,又保持体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使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对客观世界意义的领悟、对生命意义的体验和对生命价值的体验,使学生全面、和谐、自由地发展,从而达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以教材内容和学生需求出发,有所侧重,既保证体验学习的实效性又保持体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使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对客观世界意义的领悟,对生命意义的体验和对生命价值的体验,使学生全面、和谐、自由地发展,从而达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生命语文的教育观强调语文课程既要面向学生的生命体验,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也要契合语文核心素养的本质要求。在生命语文课堂中,教师应从文化滋养、活动育人、审美品评三个角度,引导学生展开生命体验、理性思辨、熏陶感染,使学生对文本的内涵理解更加深刻,获得文化修养、审美能力等方面的提高。这样的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能有效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常柱 《考试周刊》2010,(47):80-80
学生不仅仅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更是完整意义上的生命体验者和创造者。学习知识对于学生来说.需要调动自身的生活体验全身心地参与创造的过程,为此要不断增加自己的生活体验,获得丰富的成果体验,并使之成为自己生命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找准内在含义的重要能力,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三大学习能力之一。  相似文献   

5.
体验教学早就被教育界广为关注,不少人做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教育学视野中的体验主要有以下几层含义:(1)体验本身是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教育不只是让学生获得各种知识的滋养,而且要丰富他们对世界的感受和体验,发展他们对生命意义的深切感悟。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培养人不断地体验和领悟世界的意义和人本身存在的意义,是充分关注人的生命体验,关注入的全面发展,使学习者成为自我生命的体验者和创造者。  相似文献   

6.
谈自主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主学习”是《新课标》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马克思关于教育应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理论,从根本上说,就是教育要保护人的天性,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促进人的创造力的发展,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促进生命的全面升华。自主学习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真正的动力源泉和真切的品味乐趣,还能够在生命能量的释放过程中提升生命的价值。把学生学习的权力交给学生。  相似文献   

7.
李大勇 《考试周刊》2011,(55):86-87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主学习,去发现有关的数学知识。使学生感悟到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人地位,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体验生活的道德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向青年学生日常生活资源开发的道德体验,既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又是寻求支持道德学习的条件。传统的道德教育由于远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而丧失了生活意义,而体验生活的道德学习起始于生活世界,与学生生活贯通,使学生对生活意义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在日常生活历程中,收获人格发展与认同中所需要的体认。  相似文献   

9.
尊师爱生是当前师生关系的主要特征,把和谐作为尊师爱生的准则,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建构学习,使学生体验到人格的尊严和生命的意义,并更好地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生命化教育的意义所追寻的是人的生命的完整,即人格心灵的完整、个性的发展、情感和兴趣的满足,同时生命化教育也是一种充满生命体验与关怀,感悟生命意义,赋予生命活力的教学境界,数学教育生命化是以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发展为基础,通过对生活世界的关注,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人格提升、个性张扬,同时使教师的职业生命得到焕发,师生生命在数学课堂中交往互动、共同经历中不断生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谢华芳 《现代教学》2008,(11):49-49
体验是学生亲历学习过程、产生情感并赋予其特殊意义的一项活动。在生命科学教学中应采取科学的方法与手段,包括生命教育的融入与渗透,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知情交融的教学情境创设,深刻持久的实践活动体验,使学生的情感朝着有利于体验教学的方向发展,提升师生生命质量与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2.
兴发教学是兴起和引发学生对学习生活的热爱,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发现生活中的美、体味人生的意义,从而形成健全人格的新型教学理念和模式。具体包括情感的兴发、思考的兴发及行对知的兴发。兴发教学注重个体对生命的积极体验,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信念、促进学生思维与创新能力的提升、适应学生终身发展与社会参与、映射师生普遍的道德与人性等重要价值。应着重从激活个体思维、拓展学科渗透渠道、构建平等对话平台、打造实践体验基地等几个方面让兴发教学落地,培育拥有健康生命质量的个体。  相似文献   

13.
道德与法治课程要以学生的体验为基础,通过建构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亲历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体验式教学以人的实践发展为依归,强调身体参与,关注学生经由学习而获得彰显和扩展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4.
教学是学生生活的主要时空.教学目标的确定,师生关系的建构,教学方法、组织形式的设计,都与学生发展具有内在联系.传统的中小学教育丧失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在教学中表现得相当突出.生命意义的丧失和缺乏,使教学演变成为一种训练活动.教学活动方式囿于对书本知识的接受性、被动性的学习,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理解、体验和感悟,学生对生活无所感、无所悟.  相似文献   

15.
真正的深度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精神,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可以使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要求,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便于因材施教,便于把学习与学生生活、生命、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使学习变成一种愉快的生命体验。真正的深度预习必须做到四个"落实"。  相似文献   

16.
学习体验的发生结构与教学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学习体验既是一种生命体验,又是建构知识意义、焕发生命活力、提升生命价值的手段和途径,因而是教学活动揭示、展现、提升生命意义的关键。学习体验的发生依承于历构层、预构层、临构层的相互作用与有机统一。教学目标向学习期望的转化、教学内容向学习内容的内化、教学授受向教学对话的转变能够有效引发学生的学习体验。  相似文献   

17.
初中历史与社会"体验型生态对话"教学课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菊秀 《文教资料》2008,(11):127-129
本文试图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步探讨,对历史与社会"体验型生态对话"课堂教学课型的特征、基本策略、基本环节进行总结."体验型生态对话"教学课型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课堂教学是通过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课前、课中、课后的合作学习,使学生与文本信息、与人交叉立体体验达到张扬个性和生命的多元,以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教育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目的,使学生认识到生命存在的意义,明白自我与他人、社会、国家的价值吻合。体验是生命存在的方式,在体验中,人不断地追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以实现对生命的创造和超越。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积极的生命体验,体验式生命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设计体验式生命教育活动帮助学生认知自我生命;丰富实践教育内涵,帮助学生认知社会生命;吸收借鉴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认知精神性生命是其基本方法,最终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的生命是自我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性生命的立体式统一体。  相似文献   

19.
分层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学生对自我的学科定位明确,学生获得了比较积极的学习体验,从而激发了学习热情;同时也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关注到不同学习层面的个体,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全面发展学生的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20.
“感悟生命“是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立足《触摸春天》教学过程,践行活动教学理念,设计系列联系学生生活经验的体验活动,鼓励学生课外阅读,重视单元学习的整体性,使课堂学习与学生行为改变发生联系,对引导学生感悟生命意义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