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学习“根毛是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这节课前,学生已经知道了植物是通过根吸收水分的。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探索根吸收水分的具体部位,应让学生直接观察植物的根及根毛,估算根毛的数量和总长度,从而直观地认识到根毛的巨大数量及对吸收水分的重要性,从生物圈水循环的高度认识“大量根毛吸收水分”的意义。因此,根毛的培养和观察,就成了学好本节课的基础和关键。通过多次实验,总结的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2.
"渗透作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的内容,也是该节的重点和难点。渗透吸水是细胞吸收水分的主要方式,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教材"问题探讨"  相似文献   

3.
杨振峰 《生物学教学》2008,33(11):33-34
1.1教材分析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三章第四节“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总结,说明植物吸收水分的原理。并简单介绍了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用途——蒸腾作用及其意义。完整地展示了从吸收水分到利用水分的过程。这一安排反映了研究性学习的要求,即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发现问题,理解并掌握知识。也符合认识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渗透作用演示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渗透吸水是植物根尖吸收水分的主要方式。那么,如何理解渗透作用原理便成了“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一节的重点。在教学中,通过实验演示来突破重点,可以给学生直观的印象,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及实事求是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人体的消化和吸收>是重点节,内容较多,为体现该节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指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授课时,特设计以下板书:  相似文献   

6.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一节是绿色植物新陈代谢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渗透吸水”既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又是本节教材的难点。如果教师单凭一支粉笔,一张嘴,要让学生理解掌握是很困难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通过改进渗透作用原理演示实验,增加学生实验,利用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方法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根吸收水分主要靠渗透作用。渗透作用的原理是"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这一节的重点、难点。利用实验来突破这个难点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课本上介绍的  相似文献   

8.
“体内物质的运输”一章包括“血液”、“血管和心脏”、“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四节内容。本章地位非常重要,因为本教材前半部分围绕着新陈代谢内容展开的“体内物质的运输”、“消化和吸收”、“呼吸”、“排泄”、“新陈代谢”五章内容,其核心是新陈代谢。它们之间的联系是体内物质的运输,确切地说是“血液循环”,通过物质代谢将它们全部联系起来。因此,本节课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1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本节课通过对“血液”、“血管和心脏”概念特点的复习,通过对脊椎动物血液循环特点、比较的复习,归纳人体“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9.
1 教材内容分析 “植物根的生长”是在上一节植物“种子的萌发”的学习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植物的营养生长中对水、无机盐等营养物质的吸收是通过根来完成的,而根的吸收作用与它的结构密切相关,从而牢固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识别根尖的基本结构,说出根尖结构中各部分的主要功能,以及植物根是如何生长的.这也是教学内容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矿质代谢是绿色植物新陈代谢的主要形式之一,矿质元素的吸收是矿质代谢的重要方面·是“矿质代谢”一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正确理解矿质元素吸收过程是本节的关键。正常生活的根细胞吸收土壤溶液中的各种矿质元素离子过程是动态的,借助静态挂图和板画讲授,学生很难理解。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自制了一框吸收过程动态投影片.直观形象地演示吸收全过程,效果良好。投影片的制作和使用如下:一、制作1、基片准备一张12厘米X12厘米的明胶片,上绘根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的一部分.分别用橙黄色和褐色显示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载体).见图]2…  相似文献   

11.
朱清 《生物学教学》2000,25(2):21-22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理解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2)了解灌溉和施肥的原理。(3)了解无土栽培的原理及其优点。其中(1)为基础目标,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2)、(3)为发展目标,是对新知识的运用和展望。教学方法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综合教学方法。教学媒体采用多种媒体的优化组合,有录像、微机、实物、投影、实验、模拟图片。具体设计见下表: 本节课教学设计的独到之处主要表现在:(1)首先通过一段自制的一组对比实验录像导入新课,最后又通过一段无土栽培录像结束新课,前呼后应,既直观又生动地…  相似文献   

12.
根吸收水分主要靠渗透作用.渗透作用的原理是"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这一节的重点、难点.利用实验来突破这个难点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课本上介绍的该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3.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这是教师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现选择高中《生物》重难点“很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一节内容,谈谈实施的过程及体会。1从素质教育要求出发,依据教学大纲制定教学目标 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通过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现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制定本节内容的教学目标如下:1.1认识目标理解根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交换吸附。1.2动作技能①自学实验内容做好“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的实验。②学习对照实验的科学思维方法。③培养自学能力、比较能力及观察能力。1…  相似文献   

14.
李静 《生物学教学》2007,32(2):39-40
本文介绍了在“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一节的教学中将渗透作用的演示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尝试,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5.
郑跃 《现代教育》2012,(10):70-72
本文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通过对生物教材《消化与吸收》一节进行教学设计改革,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在探究和讨论中领悟知识。  相似文献   

16.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当前课改持续深化,实施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前提条件下,发挥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探究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1 教学内容分析 “探究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八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五单元第十七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相关知识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和“大气中二氧化碳-氧气的平衡”:其中“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本节课重点和难点分为两个部分:验证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探究绿色植物在光下放出的气体.  相似文献   

17.
时间:2007年10月31日上午第四节课(45分钟) 地点:石家庄二中高二年级8班(理科重点班)内容:植物对水分的吸收新授课课堂背景: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与利用一节需要辨析的概念多,实验原理描述较复杂,且本节内容与初中知识联系紧密,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本节知识,还得把学生已经遗忘的相关初中知识补充进来,经过权衡,决定这节课只讲水分的吸收,不讲水分的利用,以保证重难点的教学时间。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自己去分析、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相似文献   

18.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一节涉及了一些高中生物的原理,对初一学生来说,这些原理是抽象的,难理解的,这就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怎样才能突破这一难点,上好这节课,本试就对这节课的处理谈谈自己的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19.
渗透现象是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1“物质的跨膜运输实例”一节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细胞吸收水分的重要过程。本文以土豆这种常见的蔬菜为实验材料,通过定性和定量研究方式来展现水分子的渗透作用,从而使学生能够从深层次角度理解渗透现象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1教材分析 "酶与酶促反应"是苏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它是生物代谢活动过程中的重要物质,是学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必备知识,其基本内容包括酶的概念和酶的催化特性. 在苏教版初中生物7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人体的消化和吸收"中学生已经知道了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高中教学就应该在此基础上丰富学生的认知,通过教学使他们进一步知道酶的化学本质、酶的催化特性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